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

创客,看起来好像很专业,接受创客教育的人,怕都是一些怪咖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的主要意义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机器人、编程、3D打印、焊接等知识,并学以致用,发挥创造力,创作出一些有趣实用的作品,让他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途的,是有意义的。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动手制作和学习理工知识的热情,而且很好的解答了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有的“学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到”的疑惑,自然也就让学生更愿意去学习知识。

此外,在阿童木人工智能的创客课堂上,一些复杂项目往往需要一个团队来集体完成,这也能锻炼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尤其是学生之间展开竞赛,更是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我认为这是值得开展的。

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1)

创客教育的概念,大概是从美国传过来的,因为“创客运动”,便是兴起于美国的“车库文化”。美国是一个理工科教育存在极大问题的国家。其中以数学教育问题最大,大量学校非常讲求对于数学的直观理解,而忽视了抽象思维的教育,以及重复练习的价值。于是很多美国学生都对数学望而生畏。美国很多人认为数学学得好是特殊情况,而数学学不好才是正常情况。而且,理工科让很多人觉得距离自己很远,大量的数理化理论学习也让人看不到实际的应用和意义(这在中国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美国大学理工科一向人员紧缺。美国在中小学并不是没有开展理工科方向的兴趣活动。比较经典的有水火箭(给大可乐瓶里面灌上水,然后充气,最后释放,用高压气将水排出,形成升力,一般用于讲解气压、反冲、动量等等),用木制雪糕棒或者火柴搭建桥梁(用于讲解初步理论力学、或初步材料力学)等等。这些活动有趣归有趣,但一点都不酷。美国文化带有一定的反智内涵,中学往往是所谓Cool Kid最受欢迎,对理工科感兴趣的学生,往往会被称为怪胎geek或者书呆子nerd(geek其实是个贬义词)。于是很多孩子天然就不愿意对理工科涉入太深,以免被别的孩子认为不酷。这个趋势我国近些年也出现了。1989年的时候美国知名发明家Dean Kaman(也是后来两轮平衡车的发明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发起了FIRST。FIRST是For Inspi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缩写,翻译过来大概是“为了对科技的激发和认知”。

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2)

这个活动就是要把理工科变酷,要让科技看起来非常酷。FIRST的活动基本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创客教育内容,我们就以FIRST来讲解一下创客教育的类型。它大致有四个不同年龄段的比赛。FLL Junior (FIRST Lego League Junior,FIRST乐高联赛儿童赛,幼儿园至三年级),FLL(FIRST Lego League,FIRST乐高联赛,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FTC(FIRST Tech Challenge,科技挑战赛,初一到高三)和FRC(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FIRST机器人竞赛,初三到高三)。FLL Jr. 是最初级的活动,有点像美国小学生的“科学节”(Science Fair),学生为一定的目标而用乐高组件搭建一个小机械或者小场景,并制作海报来向评委和其他参赛者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孩子觉得做起来有趣。

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3)

FLL针对的是动手制作能力较弱的小学、初中生。让他们用乐高组件直接搭建具有一定功能的小机器人,用mindstorm的“连连看”式的编程软件实现遥控小机器人运动。最后竞赛的内容一般都是抓取什么东西,识别物体,把这个放到那里,把东西堆起来,爬上一个台阶。诸如此类。一般都是学校雇佣老师来指导学生制作,如深圳育才集团常常邀请阿童木人工智能的老师,进行指导,而我们自身,也有苹果熟啦竞赛俱乐部,专门负责参与大型竞赛。这种竞赛一般都是非对抗性的,以分数或速度来定胜负。这个阶段,实际上就以简洁的对抗、竞争来加强孩子参与的动力。

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4)

FRC是FIRST最老牌也是最顶级的活动,第一届FRC于1992年举办。它面向高中生,要求学生组成团队,根据竞赛目标从零开始制作一台机器人,最终要进行三对三的对抗性竞赛。这牵扯到相对复杂的机械设计、理论计算、生产加工、编写程序等等。他们往往需要本地工程公司或大学派出志愿者进行技术指导。FRC的直接对抗竞赛,更近一步地加强了学生的动力,也使得活动变得十分刺激。阿童木人工智能已经带领了三届学生,参与FRC比赛,曾获得亚洲赛区季军,我看到我们的学生们,都很享受参赛的刺激与快乐。

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5)

这个比赛对于这群学生来说简直像狂欢节一样。每个队伍在后台都有自己的场地,他们常常摆出吃喝以及自己队伍的胸针。大量的学生都在愉快地交流。即便以成人的角度去看,这也是个相当有趣的活动。我国公立教育依然资金有限,难以在各个学校直接开展此类活动。因此各类课外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部分都是用乐高或者一些成套的机械组件来让学生动手制作。这些机构良莠不齐,费用也不低,需要家长注意分辨。有志于送孩子出国读大学的,也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指导学生组队参与FIRST比赛,尤其是FRC比赛的教育机构。这个经历有利于学生申请美国理工科专业,阿童木人工智能的一些学生,因为在FRC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哥伦比亚大学等常春藤名校青睐。

创客教育的必要(创客教育这种不考试)(6)

更多信息请关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号。阿童木人工智能专注于3-18岁孩子的机器人、编程、创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专注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