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保合少镇水泉村(呼和浩特东北隅的)

第一次知道保合少村,其实是因为“大窑文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些关于保合少村的历史资料。

呼市保合少镇水泉村(呼和浩特东北隅的)(1)

保合少其实是个蒙语,标准读法应该为“保尔合少”,汉语意思为紫色的山头。相传明末清初时,四户云姓蒙古族人在此定居放牧耕种,其中云德格胜的祖父为世袭蒙古贵族,居住在现村东叫做“乌梁素”的旧营子,因村北有座红土山丘,故命村名为“保尔合少”;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蒙古族原占民开始向汉人租让土地,先有山西洪洞县张氏三兄弟来此租地种田,后又开设油坊、缸坊和街面店铺,成为当地的富裕户。

呼市保合少镇水泉村(呼和浩特东北隅的)(2)

到了乾隆年间,先后有归化城商号大盛魁来此开设分店,并有杨、刘、温、赵、徐、李等晋商在此设店建铺,于是形成了归化城东北隅的一个繁华集镇。当年,大小商号有120多家,人口有3500多人,商家买卖十分繁盛,当时被人们称为“旱路码头”。

呼市保合少镇水泉村(呼和浩特东北隅的)(3)

据了解,保合少村早年曾考取秀才1人,举人1人,解放前本村的李致方曾留学日本,并成立了归绥地区著名的私立“名言小学”,但在1937年10月,绥远被日军占领后,名言小学被全部查封,因为当时校内的很多老师都是共产党员。

呼市保合少镇水泉村(呼和浩特东北隅的)(4)

如今的保合少村,无论是经商办企业的,还是发展农牧林业生产的,都已经走上了小康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