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

澎湃新闻 薛晶 综合报道

持续高温影响下,我国南方多地出现重度气象干旱,长江、鄱阳湖、洞庭湖等河流湖泊水位持续萎缩。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1)

2022年8月17日,武汉,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汉阳南岸嘴露出大片沙滩。

长江武汉段:史上最低

长江武汉段水位一度创下有水文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截至8月13日18时,长江汉口站水位仅为17.55米。自16日12时起调度三峡等水库群向长江中下游补水,目前长江武汉段水位下降趋势明显放缓。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2)

2021年8月和2022年8月拍摄的长江武汉段卫星影像对比。

鄱阳湖:萎缩66%

早在8月6日2时,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已退至11.99米,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创下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纪录。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鄱阳湖近一个月水体面积减少了约66%。数据显示,湖体面积从今年4月近4000平方公里“缩水”到只剩600平方公里不到。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3)

2022年8月23日,江西九江,鄱阳湖湖床干涸龟裂,中心小岛落星墩露出全貌。

对比吉林一号宽幅01A星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和2022年8月8日拍摄的江西上饶鄱阳湖梅树岭附近的卫星影像。可以发现2022年8月的鄱阳湖水位较2021年同期湖体面积明显“缩水”,水面颜色也从蓝绿色变成淡黄色。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4)

2021年7月14日和2022年8月8日拍摄的鄱阳湖梅树岭附近的卫星影像。

“高分一号”卫星分别于2020年8月16日和2022年8月21日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曾经碧波万里的鄱阳湖如今滩涂裸露,干涸的地表呈现出“大地之树”的自然景观。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5)

2020年8月16日和2022年8月21日拍摄的鄱阳湖卫星影像。

洞庭湖萎缩67%

位于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水体面积,今年7月以来一直呈减少趋势。低于枯水位时间比多年平均提前了80多天,为1971年以来最早。

风云气象卫星监测显示,8月21日洞庭湖水体面积约为546平方公里,与近1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小约62%,为近10年最小值。与7月1日水体面积相比,减少约67%。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6)

2021年8月31日与2022年8月6日拍摄的湖南岳阳扁山附近的洞庭湖局部卫星影像。

对比吉林一号卫星分别于2021年8月和2022年8月拍摄的洞庭湖,可以明显发现今年8月的洞庭湖水位较去年同期明显偏低,露出更大面积的湖底。

洞庭湖和鄱阳湖干旱对比(卫星对比因干旱萎缩的长江)(7)

2021年8月31日与2022年8月6日拍摄的洞庭湖局部卫星影像。

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 环球网等

责任编辑:史训锋

校对:丁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