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片源:爱奇艺
片长:2小时49分10秒
豆瓣评分:9.3
影片国籍:意大利
故事背景:维吉尼亚号蒸汽轮船一年往返于欧洲和美国5次,每一次的航行都是不一样的故事
核心概述:一位从小生活在船上的天才钢琴师,因为害怕陆地上的复杂生活,最终选择跟随那艘老船一起离开人世
主要人物:
1、丹尼·布德曼(收养1900的蒸汽煤炉工人)
2、丹尼·布德曼T.D.柠檬·1900(影片主角,天才钢琴家)
3、麦克斯·图尼(1900最好的朋友,1933年8月21号离船)
4、杰利·罗·莫顿(爵士乐鼻祖,曾在维吉尼亚号上和1900比赛钢琴)
5、派顿(1900在船上一见钟情的女子,他的父亲曾和1900有一面之缘)
说明:本文所有译名均参考爱奇艺,下文均以1900称呼主角
观影感受:
随着年事渐长,阅历渐丰。焦躁的心,也终于向往了宁静,这才发现,从前以为枯燥乏味的电影,原来竟别有洞天。
《海上钢琴师》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虽没有视觉上的撼人特效,但却是在认真地讲述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唯美,幽默相随。其中蕴藏的哲思,时至今日,依旧意义深远。
影片以麦克斯·图尼的回忆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海上钢琴师”1900传奇而悲剧的一生。
1900是个维吉尼亚号轮船上弃婴,他被船上一个名叫丹尼·布德曼的煤炉工人发现后收养,之后便一直在船上生活。
在他8岁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第一次接触到了钢琴,而后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精湛无比的钢琴技法。
他一生都没下过船,并且只在海上弹奏,船只靠岸时,他的琴声也随之停止。
随后,他的传闻渐渐在大陆上传播,很多人因此慕名来访,一位美国参议员甚至为了看他的表演,不惜用手帕掩住口鼻,挤在三等舱的人群堆里。
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是,自称爵士乐鼻祖的美国著名钢琴家杰利·罗·莫顿闻讯后,大张旗鼓地前往维吉尼亚号与1900比拼琴艺,最后却刹羽而归。
此后1900更是名声大噪。以他的本领,如果他选择下船,一定能在陆地上过着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优渥生活。
有一天,麦克斯问他为什么始终不愿意试着踏出一步,改变自己生活,重新开始。他这样回答:
“我认为,陆地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冬天来临时,巴望着夏天;夏天到来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所以人们永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四季如春的远方,那样的生活不适合我。”
可是,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有世界的计划”。有一次,在音乐发行商来找他录制唱片时,透过录制室的舷窗,他无意中瞥见了一位女子,一见钟情。
他曾多次制造机会接近那位女子,可惜都没机会搭话,他日夜思念,在得知女子名为派顿后,便在夜深人静时闯入女宾休息室,偷吻了她。
船靠岸的时候,1900又捧着那碟录制好的唱片,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派顿。他鼓起勇气,在下船的人流中和她搭话,但他最终依旧没表明自己的心意,只草草地说他认识她的父亲。
临别时,派顿亲吻了他的面颊,并告诉他她住的地方,希望他能常来看她和她父亲。
这场偶遇结束后,1900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日复一日。直到有一天,他对麦克斯说想下船了。麦克斯知道其实他是为了能再次见到派顿。
宣告离别的那天,1900穿上麦克斯赠送的大衣,戴上一顶新帽,郑重其事地和船上的所有成员告别。然而,他的脚步却停在了舷梯的中央:他反悔了。
没人知道他什么反悔。
1933年8月21号,麦克斯离开了维吉尼亚号,从此,他再没有关于维吉尼亚号和1900的任何讯息。
直到后来,麦克斯在各种机缘巧合下,得知那艘维吉尼亚号即将被当做报废船只炸毁,而他深信1900一定还藏身在船里,于是经过一番周折,两个旧友终于重逢。
麦克斯努力地劝导1900下船,时至今日,他觉得他必须做出改变了,但最后1900还是拒绝了他,选择跟随维吉尼亚号一起走下人生的舞台。
委实说,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心灵冲击。
或许,丹尼·布德曼T.D.柠檬·1900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矛盾的缩影:向往新生活,却又害怕新生活带来的挑战。
1900在拒绝麦克斯建议时所说的话令我感触颇深:
“阻止我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无法看见的东西。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中,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
“就拿一台钢琴来说,琴键有始有终,你知道它有88个键,没有其他可能。琴键有限,你却是无限的,在这些有限的琴键上,能创造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那是我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当我现在舷梯上,在我眼前展开的,是由几百万几亿个琴键组成的,没有尽头的键盘……如果键盘是无限的,那就没法在上面弹出任何音乐,你坐错了位置,那是属于上帝的钢琴。”
“老天,你看到那些街道了吗?光是街道,就有几千条,这该怎么选择?该选哪条街?哪个女人?哪栋房子?哪块土地是属于你的,应该观看哪处风景?还有该选怎么个死法?”
“我在这艘船上出生,这世界在我身边不断更替变化,但每次只有二千人,这里有希望,但从不超过艏艉之间。在有限的钢琴上,你能自得其乐,我只学会了这样生活。”
“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女人,是太长的旅程,太浓的香水,是个不知该从何处谱起的乐章,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最好的结局就是,我走下人生的舞台。”
1900对人生的概括,像极了如今许多人的思考,因为害怕前方诸多的未知,或是预想到前进可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停止前进,扎寨安营,守得一方“净土”,岁月静好。
可是,时间总是向前流动的,旧事物总会被淘汰、被新事物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就像1900赖以栖身的维吉尼亚号,不论曾经是艘多么宏伟的蒸汽船,老旧了,结局都是销毁。
我们总说着“凡事具有两面性”或其他类似的至理名言,不过似乎这些深意的话,仅瞬间存在于高谈阔论的场合,而当面对血淋淋的挫折,我们更多的还是选择抱头鼠窜。
1900最大的悲剧在于他只看到了外部而忽视了内里。诚然,对一个从出生伊始便一直生活在船上人来说,要突然搬到陆地上生活,难度确实满星。但他忘记了自己的天赋和才华。
如前所述,以他的本事,到了陆地上一定能过上优渥的生活,只是其中也免不了痛苦。
忽然想起了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今天很痛苦,明天很痛苦,后天很幸福,可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
我们太多人习惯了抱怨,遇事不顺,各种怨天尤人,选择提前走下人生舞台的也不胜枚举,我们总认为我们正遭受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苦难。但正如白岩松说的:别闹了。
虽然时代不同,但每一代人面临的困境都是一样的,只是形式变了,换汤不换药。
可能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真的是特殊情况,不论家庭条件还是个人天赋都差得一塌糊涂,仿佛一出生就陷在了沼泽里,一无所有,怎么挣扎?
对此,我十分赞同阿德勒心理学关于目的论的说法:你因为有了“不想挣扎”的目的,所以才编造出“生在沼泽里”的理由,从而使你心安理得地达到不用挣扎的目的。
过去的经历是否会影响我们未来的人生,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看待它,即我们赋予它怎样的意义。可往最坏的角度想,当你一无所有了,你还害怕失去什么呢?
而不论如何,事实都是:过去的无法改变,当下的可以把握,未来的充满可能。
反观1900的朋友麦克斯,他在离船时独白道:我知道,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大海。
是啊,正如不断成长的人生,我们会不断离开,也会不断抵达。每一个离开和抵达之间,都是茫茫苦海,而人生是张单程票,你没法回头是岸,只能硬着头皮向前。
借鉴施一公教授的说法:人生只有这么一回,不体验到极致你绝对后悔。
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拥有这样的品质:不论时过境迁,也总能赋予不同时代人不同的思考。仔细想想,我们当下的处境是否也与影片中那个时代的人有相似之处呢?
所以如果是你,你会不会选择下船,去拥抱一个充满可能的新世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