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鸿门宴上。亚父范增安排项庄为晚宴舞剑助兴,实则要刺杀沛公刘邦。当时项王、项伯面朝东坐,亚父面朝南坐。沛公面朝北坐,张良面朝西陪侍着,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掩护沛公,项庄没有办法刺击沛公。最后张良让樊哙护送刘邦成功逃往坝上而脱险。但作为项羽叔叔的项伯暗地背叛项羽,让刺杀行动功亏一篑。项羽难道没看出来么?项伯最终结局又如何?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1)

我们先来熟悉下项伯的个人简历:项伯 出生日不详,死于公元前192年,名缠,字伯,出生于下相,是战国末期楚国贵族。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早年杀了人,获得韩公子张良的庇护。项梁起事,后立怀王,项伯为左尹。楚军北救赵,项伯随项羽一起北上。后又随项羽进入关中,曾在鸿门宴中保护刘邦。暗地为刘邦争取到汉中,汉王朝建立后,刘邦为感念项伯当年在鸿门宴时的救命之恩,赐项氏刘姓,并封项伯射阳侯。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2)

这么看项伯貌似日子过得挺好。八面玲珑,楚汉通吃啊。其实项伯曾背叛项羽多次:鸿门宴之前项伯就密告张良项羽准备攻打刘邦的打算,回去后又说服项羽放过刘邦,这才有了鸿门宴不是刘邦最后的晚餐。鸿门宴之后,分封诸侯王的时候,刘邦被分到当时欠发达的蜀地,当时可不是什么天府之国。张良去找项伯帮忙,项伯又劝说项羽为刘邦争取了汉中。虽说项伯在报当年张良之义,但更是在将项王手中大好的形势拱手相让。当年汉大军在广武对峙时又劝说项羽释放刘邦的父亲,这虽说对双方实力没多大影响,但是不是说项伯在审时度势,为日后做打算能?项伯这一次次的背叛难道项羽没有察觉?不想除掉项伯么?我们具体分析下: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3)

1、项伯密告张良项羽要攻打刘邦的计划,项羽并没有实锤,最多是怀疑。如果仅仅是怀疑,凭项羽的性子对付一般人可能责罚,烹杀都有可能。项伯是项世家族重要人物,项羽是重情义,家族观念浓厚的人,仅凭怀疑是不会对自家人采取措施。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4)

2、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项伯却舞剑保护刘邦。这两个出自同阵营的人尽有截然相反的举动。旁人都看在明里,项羽怎会看不出,只不过是默许项伯罢了。鸿门宴之前,项伯已经劝说过项羽诛杀刘邦不符合道义,毕竟楚怀王和各诸侯有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况且刘邦也未动咸阳财务分毫。既然项伯给小领导事先就打了招呼,那鸿门宴的举动小领导自然会意,不责怪也不为奇。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5)

3、 项伯多次充当项羽的“谋士”,项羽尽都采纳了,可见项羽对于项伯这个叔叔还是很信任的;鸿门宴前劝说项羽不杀刘邦、分封诸侯时听张良之言又劝说项羽帮刘邦争取到汉中、楚汉大军在广武对峙时又劝说项羽释放差点被做成料理的刘太公(刘邦父亲)项羽全部听从了项伯的话。哎,人家刘邦帐中各个藏龙卧虎,项羽就一个亚夫还被气走吐血而亡,更有挖墙脚的项伯。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6)

4、最后,项伯是项羽的长辈,也是亲人,更是项氏集团的大股东之一。其实项伯在家族的地位也很高,项羽也不算一家之主(当上西楚霸王之后不知道项氏怎么按资排辈),按照楚人的习俗,兄弟的继承权和亲生儿子一样,项羽作为项梁的侄子继承权低于项伯。所以鸿门宴上项伯有意保刘邦,项庄自然不敢下手的。对于这么德高望重的长辈,项羽自然会尊敬。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7)

项伯多次背叛项羽可以说是对张良的义,但更多的是对刘邦的义。深层次讲,项伯是项氏家族的长辈,他更多关心的是家族长久基业。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谁能成就最后的霸业,不到最后未尝可知。对项伯而言可能找了两个“篮子”而已,但对于政治上过于稚嫩的项羽,留给后世的只有无尽叹息。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伯的态度(还记得鸿门宴上给刘邦挡剑的项伯么)(8)

各位,怎么看项伯这个人,他是卖主求荣?还是为了延续家族基业?又或是其他?欢迎留下您的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