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大峡谷石板岩桥白天景色(秘境宝泉碧水丹山之中)

民国第五任总统徐世昌的《西寨行》长诗,其中有“太行东北来,山势蛇龙走蜿蜒向河洛,盘屈此岩薮……峦峰耸村背,幽邃西崖陡飞瀑千仞悬,落涧寒光吼”描写的就是宝泉一带的太行山势和景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太行大峡谷石板岩桥白天景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行大峡谷石板岩桥白天景色(秘境宝泉碧水丹山之中)

太行大峡谷石板岩桥白天景色

民国第五任总统徐世昌的《西寨行》长诗,其中有“太行东北来,山势蛇龙走。蜿蜒向河洛,盘屈此岩薮。……峦峰耸村背,幽邃西崖陡。飞瀑千仞悬,落涧寒光吼。”描写的就是宝泉一带的太行山势和景色。

宝泉景区位于新乡南太行西端。出新乡城区西北约五十多公里,就到了宝泉。宝泉与焦作云台山为邻,处于两省(河南、山西)三县(辉县、修武和山西陵川)交界处,在辉县薄壁镇境内。薄壁镇历史悠久,因为附近有一处山崖,崖壁单薄似壁,故称薄壁,正在宝泉景区入口处,是宝泉景区自然的山水照壁墙。薄壁镇历史上特别繁华,不仅是商旅来往的交通要道,还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宝泉就在薄壁镇的紧邻,薄壁山后,历史上有名的太行八陉之一——白陉交通要道的关隘口下。

宝泉景区的历史记载很悠久。景区所在的山脉即为历史上有名的白鹿山。郦道元《水经注·清水》中有“又东,长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东南,伏流径十三里,重源浚发于邓城西北,世亦谓之重泉水也。”宝泉即长泉水的上源,当地百姓称峪河,是紧邻卫河源头清水的一条河流。从宝泉流出的峪河,即古长泉水,流经竹林七贤精神领袖嵇康的山阳旧居,今天辉县吴村镇一带,也就是《水经注》说的“七贤祠”的地方,是魏晋竹林七贤风流吟咏之地。再向下汇入古吴泽陂。再由古吴泽陂流出,形成古八光沟河。古八光沟河再与古清水汇合,称为长清水,就是今天的卫河上游获嘉、辉县交接一带。只是真正的沧海桑田,以上的河流、湖泊、泉水等山川盛景都已不在,唯在《水经注》中流淌,依稀可辨身影。现在依然不变能看到的,就是宝泉之景了。

宝泉有秘境之说。

宝泉之秘,秘在山水。宝泉山水,碧水丹山,盛大轰烈。宝泉景区位于太行山大转弯之处,太行山独有的大尺度断壁弯折,形成了宝泉典型的太行红岩绝壁峡谷风貌。宝泉景区以山水为名,丹山碧水勾勒出天地间的最美画卷。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50米。景区坐拥高峡平湖、雄奇峡谷、超高瀑群,犹如一幅鬼斧神工的峡谷画卷,其中最著名的景观,有游龙峡、叠翠谷、飞虹谷,包含四十多个小景点,集雄、秀、奇、幽于一体,揽山、水、林、洞于一身,专家赞誉“贵在原始,美在天然”,人称“中原小九寨”。

宝泉的山奇,诸峰神态各异。有名的有醉酒弥勒峰(又称骆驼峰)和猿人峰。醉酒弥勒和骆驼峰是同一座山峰。进宝泉景区途中,经过游龙半岛一地,从游龙半岛向湖水对面方向看,仿佛看到一尊弥勒佛醉卧于山水之间,憨态可掬,十分喜人,像是游龙峡峡谷的主人,邀请远道而来的客人。过游龙半岛,到了峡湾码头的地方,从峡湾码头的方向回看,醉酒弥勒峰又形似骆驼,故又名骆驼峰。若再细看,又似师徒四人在一起,骑坐白龙马的另版《西游记》。猿人峰则在去往宝泉群瀑的峡谷深处。山的半崖之间,远远望去,宛似举目等待的迎客使。宝泉山峰形态,千变万化,让人感叹造化之功。

宝泉是太行山水量最为丰沛的景区。分布着双龙瀑、见龙瀑、玉女瀑、飞龙瀑、青苔瀑等等瀑布,号称中原最大瀑布群。景区进入途中,首先看到的就是双龙瀑。双龙瀑位于宝泉谷尽头,由两道瀑布交汇而成。两瀑布相距离20余米,平时如线,洪水时若雷,落差达100多米。源头为两股水流,一股来自宝泉村的宝泉之水,另一股来自宝泉抽水蓄能发电站的上水库之水。瀑流从崖顶弧形飘落崖底,如同两条银白色的蛟龙,双龙瀑由此得名。再向景区内前行,看到的就是见龙瀑。见龙瀑又名潭头瀑布,因瀑布上方有潭头村而得名,落差达320米,瀑布最大流量可达每秒3000立方米,气势磅礴。由向景区内行,就看到玉女瀑。玉女瀑与潭头瀑布相距在另一山谷,千瀑谷中。玉女瀑落差100多米,形如玉女,亭立于碧潭之中,风华绝代,美撼凡尘,有诗“锥击青石注幽潭,一缕清香水涧兰”为赞。玉女瀑是下瀑布,顺千瀑谷拾阶而上,就到了宝泉景区的核心景观之处,看到飞龙瀑布了。飞龙瀑是宝泉丹崖绝壁最后的核心主角,巨大的水流从悬崖顶端倾泻而下,落差达180多米,直击悬崖底部,场面十分震撼人心,是太行山水瀑布的经典之作。水是宝泉之魂,宝泉之水的静处,也超幽静的脱俗。最具代表性的是翡翠海,一如其名。翡翠潭中的水色一年到头都是无比碧绿,一尘不染。微风吹拂,水面泛起了一圈圈很有节奏感的涟漪,犹如人间仙境,被誉为“太行第一潭”。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山转,五步一潭,十步一瀑,潭瀑相扣,扣人心弦。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峡谷两岸奇绝瑰丽的太行风光,或乘着游艇或水上摩托飞驰其间,或静静行走之中,动静各异,都能寻找到不同的感受。

宝泉之秘,秘在自然之史。宝泉有25亿年前形成的太行地质特色,留下有变质岩、石英砂岩、波痕、泥裂(龟裂)等很多远古时代的珍贵石种。变质岩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内力地质作用下,在温度和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几种岩石混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花岗岩硬度高,耐磨损,不易风化,颜色美观。诸种岩石汇集宝泉,仍保持原始状态,规模宏大,品类丰富。叠翠谷是典型的代表。在叠翠谷里,有各种不同的石头,大小不一,形态万千,材质也不同,看上去简直是“石”的世界。有招宝石、巨石镇、玉石林、红石广场等知名景观。巨石镇下方有太古宙地层,出露厚度有几百米,为南太行出露厚度最大的地区。恐龙所在的白垩纪和侏罗纪距今不过2、3亿年,而太古宙却是25亿年前的地层,可见宝泉地质历史的久远。在玉石林里有一种波痕石,它是由于波浪作用用于沉积物表面而形成的波状痕迹。在此处巨石上可以看到至少8层波痕,且每层波长、波高形态各异,反映了当时沉积环境的变化。红石广场是太行山红岩绝壁景观的经典。红岩是太行山地质的一大特色,是红石头把太行山描绘成一幅千姿百态的壮丽画卷,而红石广场远景的红岩绝壁和近景的红色构成物,浑然一色,精美绝伦,给人一种独特红岩绝壁景观的视觉冲击。

宝泉自然之秘,不但是石头。宝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红豆杉、黄栌、构树、青檀、连翘等植物。最为珍贵的植物是红豆杉,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1994年红豆杉被我国定为一级珍稀保护植物,红豆杉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宝泉还有人们喜欢的猕猴。太行山猕猴,又称恒河猴,生境广泛。猕猴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游泳,以野果,花,树叶,昆虫等为食,是重要保护动物。

宝泉之秘,秘在人文传承。宝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宗教寺院、历史遗迹、革命战争遗迹星罗棋布。位于景区西部的驮佛寺始建于宋代,是白鹿山地区八大寺庙之一,保存有宋元明的碑刻和宋明时期的铁钟,有保存完好的龙首驮龟石碑。景区东部的老爷顶土地庙为清代所造,掩于绿树山巅,环境优雅、秀丽,时常云雾缭绕,恍若进入仙境。宝泉村的玉皇庙和小寨村的龙王庙等千年古刹,吸引着无数信徒慕名远道而来参拜。在寂静清幽的山间品茗悟禅,净化心灵,升华境界。宝泉有刘伶醒酒台,位于景区西部岩壁伸出的平台上,是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活动留下的遗迹。这方巨石,周围是层峦叠嶂,田陌平畴,脚下是万丈绝壁,在此醒酒,别有一番玄意。刘伶身材矮小,1.45米,容貌丑陋,但性情豪迈,胸襟开阔,不拘小节。刘伶借酒避世,惊世骇俗。有《酒德颂》,其中有“惟酒是务,焉知其余”,可见一斑。还有留下的千古名段子,有“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他的放荡纵酒,都是他崇尚自然、蔑视礼法、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宝泉还有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这条千年故道,就穿越在宝泉的悬崖绝壁和崇山峻岭之中,是目前太行八陉中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道。宝泉自古是豫、晋通商要道,古代驿站旧址,“照兴义”老票号,平甸古戏台,保存完好。现在,栈道上还留存着马蹄印和客栈遗存,是旅友寻古探幽钟爱之地。宝泉还有民国总统徐世昌建的别墅,与袁世凯在附近建的山庄,一东一西,遥遥相对。穿越时空,梦回远古,厚重的人文积淀,为宝泉平添了许多古风古韵。

宝泉之秘,秘在红色传承。宝泉是青山绿水,同时也是红色沃土。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我军活动的重要场所。太行山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二九师进入太行山,与太行山地方党组织结合,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迅速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宝泉景区迄今保留有陈赓大将走过的红色兵道,八路军的医院旧址、中共太行城市工作部新乡城市工作委员会旧址保存完好。驻足观看,凝固的红色历史让人心生敬意。宝泉还是六、七十年代“辉县人民干得好”的见证先进典型事迹的地方。进入宝泉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美丽的高峡平湖,就是宝泉湖,是1973年辉县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修建起来的。它的修建,将奔腾洪水束缚在山崖之间,旱涝得以调剂,使下游河道两岸成为富庶的良田。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宝泉有七十年代建设的潭头水力发电站,利用320米潭头瀑布的落差,建设引水式水电站,年产清洁能源3000万度,是豫北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的建设,提高附近深山区的供电可靠性,为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提供帮助,强农惠农作用明显。宝泉还有居亚洲第二的宝泉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投资四十多亿建设的大型水电基础项目工程,为解决华中电网用电峰谷差问题,承担河南电力系统削峰填谷、事故备用、调频等任务发挥作用。从战争年代对敌不屈不挠的太行红色精神,到后来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奋斗精神,红色太行精神在宝泉都有充分展现。

山水的大气磅礴,人文的厚重灿烂,这就是秘境宝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