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美国DVD版封套

1933年春天,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1905-1990)在返回瑞典家乡途中遇到她的剧作家朋友萨尔卡·维尔特尔Salka Viertel(1889-1978),剧作家推荐葛丽泰·嘉宝读读她撰写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传记。

这位女王的独特性格和她传奇般的经历使葛丽泰·嘉宝怦然心动,她立即同米高梅影片公司协商签约。不久,葛丽泰·嘉宝返回好莱坞,她带回了萨尔卡·维尔特尔改写的剧本和一整箱有关瑞典女王的资料。是年岁末,米高梅公司的《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问世。在这个意义上讲,这是葛丽泰·嘉宝策划的一部葛丽泰·嘉宝影片。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2)

葛丽泰·嘉宝扮演瑞典女王,究其原因是她对克里斯蒂娜由衷的欣赏和喜爱。她欣赏她独来独往的个性,欣赏她追求自由、敢于摆脱束缚的勇气,欣赏她高贵的帝王气质,欣赏她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情。而克里斯蒂娜的个性、勇气、气质和才情又恰恰是葛丽泰·嘉宝自身的构成元素,很难分清楚葛丽泰·嘉宝在扮演瑞典女王的过程中演的是克里斯蒂娜还是她自己。

葛丽泰·嘉宝不也是极力摆脱明星的光环而尽其所能去做一个自在的“我”吗?她不也是不愿随波逐流而独善其身吗?她不也是我行我素急流勇退吗?她不也是甘于隐居而自得其乐吗?克里斯蒂娜女王和葛丽泰·嘉宝何其相似乃尔。在这种艺术创作的冲动下,葛丽泰·嘉宝塑造克里斯蒂娜的成功就在情理之中了。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3)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宣传照

是时,葛丽泰·嘉宝已是享誉全球的大明星,十几年的银海沉浮,拥抱了荣誉和花环;半生的社会生活体验,品尝了世间的甘酸冷暖。有了如此丰厚的艺术与生活的积淀,嘉宝内心与精神的充实、自信和富有犹如一位女王一样。在她扮演克里斯蒂娜的同时,她也登上了艺术殿堂的王位,达到了她表演艺术辉煌的巅峰。

导演鲁宾·马莫利安Rouben Mamoulian(1897-1987)全力发挥葛丽泰·嘉宝的演技魅力,而葛丽泰·嘉宝也跟她银幕上下的情侣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1897-1936)演出了令人难忘的爱情场面,使本片成为有声片早期的历史爱情片经典作。《瑞典女王》是葛丽泰·嘉宝电影生涯的高峰,葛丽泰·嘉宝将人物的尊严、魅力和洒脱都传达得出神入化,葛丽泰·嘉宝本人也最喜欢自己所饰演的这一角色。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4)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片场,导演鲁宾·马莫利安Rouben Mamoulian(右)和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左)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中)在研究剧情

影片基本上是尊重历史的。历史上的瑞典女王性情孤傲,博览群书。她生于战争年代,因为她将来要做国王,所以从小就被当作男孩子来抚养,喜穿男装。但是,她对朝政,尤其是对连年的战争没有兴趣。她27岁退位,是因为改变了宗教信仰,专心致力于她所酷爱的艺术研究,而不是为了爱情。

影片之所以把女王退位的根本原因做了改动,一方面是出于作品的艺术需要,使影片更富于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另一方面也使作品更贴近葛丽泰·嘉宝本人——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摇钱树,使影片更具观赏价值和票房价值。但作为传记影片来讲,《瑞典女王》倒是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克里斯蒂娜追求个性自由这条主线,而且是颇下功夫的。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5)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

为了让影片获得成功,整个制作过程都是围绕葛丽泰·嘉宝来运作的。《瑞典女王》的编剧、导演都是嘉宝的朋友;扮演西班牙特使的约翰·吉尔伯特是葛丽泰·嘉宝亲自挑选的(本来安东尼奥一角是由劳伦斯·奥立佛Laurence Olivier扮演的,但在拍爱情戏时劳伦斯·奥立佛不入戏,葛丽泰·嘉宝否定了他而亲点吉尔伯特,虽然影片的事实证明约翰·吉尔伯特扮演的安东尼奥并不成功);该片的摄影威廉·H·丹尼尔斯William H. Daniels(1901-1970)、美工亚历山大·特鲁鲍夫Alexander Toluboff、作曲赫伯特·斯托萨特Herbert Stothart(1885-1949)以及服装设计阿德里安Adrian(1903-1959),这些重要的创作人员都是葛丽泰·嘉宝喜欢的合作伙伴,他们为保证《瑞典女王》的成功,为了让葛丽泰·嘉宝在影片中闪现最耀人的光彩,付出了极大努力。可以说,《瑞典女王》是明星制度下的典型产物。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6)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日本版海报

葛丽泰·嘉宝虽身为大明星,但她的星运并不好。在《瑞典女王》之前,她已经在好莱坞拍了15部影片,由于好莱坞的高度商业化及其作品的美国味,葛丽泰·嘉宝尚未遇到一部能尽情发挥她演技和个性的影片,《瑞典女王》给她带来了机会。

葛丽泰·嘉宝没有辜负众位合作者的期望,她在影片中展示了潜在的资质和她美的另一个侧面。影片中葛丽泰·嘉宝着男装的造型潇洒、俊美,十分惹人喜爱。在电影作品中(此处不谈戏剧),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的角色并不乏见。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7)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女王的后宫也是风光无限,这一吻震惊银幕下的观众,别忘了,这是在1933年的大银幕上

男扮女装的人物多具喜剧味道,或因其扭捏作态,或因其洋相百出而令观众忍俊不禁。而女扮男装的人物往往以其造型的新鲜和俊美首先引起观众的注意,女扮男装的角色又容易被人冠以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之类的称谓而以其不俗的气质博取观众的好感。

这种女性潜在的资质一经男性化的包装出现在银幕上时,往往把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统一在一个人物身上,极容易调动起人们(观众)潜在的审美需求,因为这类形象在真实的生活中并不多见,因而更接近人们理想中的影子。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8)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宣传照,穿男装的葛丽泰·嘉宝,有着撩汉的脸,却偏偏去撩妹

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古典电影,并不像大部分人以为的保守。不管是无心插柳,还是明偷暗渡,《瑞典女王》从女同性恋转成男同性恋的内在可能,倒是饶富兴味的。难怪罗伯·爱泼斯坦Rob Epstein和杰弗里·弗里德曼Jeffrey Friedman以好莱坞电影为主要素材而拍的纪录长片《电影中的同志/赛璐路壁橱The Celluloid Closet》(1995)会这么“”喜欢”这部《瑞典女王》。

但是如果没有了葛丽泰·嘉宝,这一切都只是生吞活剥。葛丽泰·嘉宝的全盛时期,正是明星高过一切的时代;但是若没有葛丽泰·嘉宝这种明星,也不可能造就这个时代。葛丽泰·嘉宝的神秘与优雅,提供这部情节原本古板无趣的电影,无穷的联想空间。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9)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和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

葛丽泰·嘉宝因其以往扮演的角色类型而成为银幕上典型的美人,她的女性美是出了名的。但在《瑞典女王》中,经过导演,特别是服装师阿德里安的精妙设计和包装,葛丽泰·嘉宝以男性化的女性形象在银幕上亮了相。

有愈来愈多研究《瑞典女王》的文章尝试抛开电影后半段的爱情悲剧,而打算从前面一些看似风平浪静的地方,解读弦外之音。第一个是克里斯蒂娜女王的性别意识:在登基的那场戏里,老臣老泪纵横地惋惜国王英年早逝并宣示效忠时,克里斯蒂娜女王反以坚强的口吻说:“男人是不哭的。”此时就已暗示“她”把自己视为“男性”的倾向。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0)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

所以当朝中大老都在为她的婚事担心,劝她别拖,不然就要变成老处女了,她却俏皮地反驳:“我才不会变成老处女,因为我要一直做个「单身汉」!”

身在宫中,克里斯蒂娜女王表面上好像跟财务大臣过从甚密,实际上她最钟爱的却是一个叫做艾芭的宫女。虽然片中有意把它导向是因为孤独而需要一个谈心的对象,但明眼人一看就晓得,其实女王最忠贞诚恳的倾吐对象应当是老仆阿格。克里斯蒂娜女王与艾芭相处的时候,更像一个年轻丈夫、或是情郎,同性恋意识不辩自明。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1)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

如果我们把克里斯蒂娜女王视自己为“男性”的倾向,拿来看她和西班牙特使的恋情,这段原本稍嫌刻板的爱情,又变得暗潮汹涌。与其说它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如说它是“男同性恋”的偷渡。

当银幕上出现两个骑术精湛,身姿矫健、优美的骑手时,观众很难一下子把骑手同女人联系在一起。当骑手脱下斗篷,摘下宽边礼帽面对镜头时,观众才看清楚这位身着马裤,足蹬马靴的青年原来是成年后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观众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2)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

特别是葛丽泰·嘉宝在小旅店里扮成青年绅士的那身装束,与葛丽泰·嘉宝自身的形体和气质以及克里斯蒂娜的内在精神是那么地贴近,外型美与内在美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种人物造型对于剧情的连贯和发展以及对人物性格的铺垫所产生的效果大大超过了观众的期望值,造型与服装在《瑞典女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葛丽泰·嘉宝在《瑞典女王》里全面展现了她与生俱来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她的脸上总是带着一副迷人、又让人猜不透的神态,不管是男装的还是女装的克里斯蒂娜,俊美的面容上总是透着一股英气,这给她本来已经很美的面孔又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几分若实若虚,若即若离的幻觉,让人觉得她既在现实中又在想象里。这是葛丽泰·嘉宝对克里斯蒂娜,也是对其自身的一种诠释。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3)

葛丽泰·嘉宝给角色的定调,奠定了她在这部影片里的表演基调。影片中,从观众一接触成年的克里斯蒂娜起,政务、婚姻就困扰着她。

清晨,克里斯蒂娜蜷卧在床上看书,这是属于她仅有的快乐和松弛。从阿格叫她起床开始,她就不属于自己了。克里斯蒂娜以极快的速度穿衣、洗脸、进餐、接待艾芭,葛丽泰·嘉宝在表演晨起这一过程时,动作十分连贯、利索,不带闺房里的脂粉气,又在洒脱中透着女性特有的柔美,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处。接着是以国王的身份接见法国使臣和她的大臣,克里斯蒂娜以其优雅的风度和广博的知识让外国使臣和她的大臣折服。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4)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片场,导演鲁宾·马莫利安Rouben Mamoulian(左二)正在看着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右二)和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右)的表演

在讨论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的重要一场戏里,葛丽泰·嘉宝的克里斯蒂娜在控制主战派对主和派的激烈争论时,游刃有余,节奏掌握得十分合理。葛丽泰·嘉宝以她特有的低沉、略带沙哑但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振振有辞地坦陈和平对瑞典的重要性。

这段本来像是个人宣言般的台词,一经从葛丽泰·嘉宝口中流淌出来,就像是抑扬顿挫的诗句一样,不仅优美、悦耳,而且充分表现了帝王的气度和威严。此处的嘉宝不仅畅抒胸臆,观众也从中得到了极美的艺术享受。接下来是面对奥克森斯蒂尔纳一而再、再而三的劝婚和玛格努斯的纠缠,当不胜其烦的克里斯蒂娜愤怒地喊出“我将独身死去”时,观众对女王的追求自由给予了充分的认同。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5)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葛丽泰·嘉宝Greta Garbo(右)和约翰·吉尔伯特John Gilbert(左)

葛丽泰·嘉宝在处理这种境遇下的克里斯蒂娜时,是以其咄咄逼人的气势,对抗或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由,或以个人利益为目的强加给她的选择,张扬那本应属于她的权力和自由。影片后半部分,葛丽泰·嘉宝开始展示克里斯蒂娜作为普通人的另一侧面。

当克里斯蒂娜看到一行过路人陷车时,他们的狼狈相逗得她开怀大笑,继而出主意,助其脱离困境,然后调转马头故意围着马车绕了半圈扬长而去。短短几个镜头,克里斯蒂娜聪明、调皮的性格就勾勒了出来。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6)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葛丽泰·嘉宝摘下帽子让人有一种雌雄莫辨

旅店里的戏是影片中最出彩的部分。马车主人再次见到这位英俊的贵族青年时,其尴尬程度不亚于再次陷车,但很快他就对这位风度翩翩、谈吐不凡的帅哥产生了好感。当一帮粗俗的醉汉为瑞典女王的情人数目打赌、拳脚相见时,葛丽泰·嘉宝的女王以男人的气度和方式解决了男人的问题,她幽默的语言和倜傥不羁的风流样让在座的所有男人黯然失色。

然后西班牙特使邀请她同床共眠时,葛丽泰·嘉宝所表现出的那种有口难辩、无可奈何还要硬充好汉的窘态,不仅烘托了剧情也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7)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

当克里斯蒂娜再次出现在画面上时,完全换了一副模样。穿着女式睡袍的她神采奕奕、光彩照人。葛丽泰·嘉宝在表现沉浸在爱的甜蜜里的女王时,没有用语言,而是用了一组充满诗意的舞蹈动作,她深情地抚爱着房里的件件陈设,动作舒缓,举手投足间流淌着从内心里溢出来的柔情和幸福。

这套心灵的语言用在葛丽泰·嘉宝的克里斯蒂娜身上实在是神来之笔,把女王丰富的情感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此时的女王,再也不是扮成男人的国王,而是她心仪已久的幸福的女人,葛丽泰·嘉宝的表演技巧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8)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剧照

但是这场转变非常暧昧,西班牙特使发现对方是个“女人”就爱上了她(他)?几乎是“梁山伯情结”的“西方版”。更有趣的是隔天早晨当西班牙特使的随从进门服侍时,明明意会到昨晚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不知道克里斯蒂娜是个女人),还气定神闲地问:“主人需要热巧克力吗?另一位先生呢?”仿佛西班牙特使和一个男人上床,不必大惊小怪似的。

辞去王位一场是影片的高潮。当克里斯蒂娜从容地交出宝球、权杖,摘下王冠、脱下王袍、走下宝座时,大臣们和观众们同时产生一种失落感——她带走的实际是一直存在于他们心中的瑞典王国的骄傲和尊严。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19)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克里斯蒂娜摘下王冠的那一刹那

葛丽泰·嘉宝把握这段戏时,刚柔并济,言语、动作、神态中透着一股世俗凡人不可抗拒、更不可企及的尊贵和威严。克里斯蒂娜抛弃了世人仰慕的王位去追求自我,等待她的却是恋人的遗体。

在导演鲁宾·马莫利安的启示下,葛丽泰·嘉宝表现心力交瘁、万念俱灰的克里斯蒂娜时,她独立船头,勇往直前,面部和眼睛没有一丝表情。她像一尊雕像,像一位女神,给观众留下无尽的遐想……葛丽泰·嘉宝为瑞典女王立传,也为自己树立了一座丰碑。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20)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中,影视中最著名的一个镜头就此诞生:葛丽泰·嘉宝在船头望向远方,无表情的表情长镜头

如果从一首诗、一幅画里能看到诗人和画家的灵魂的话,那么在《瑞典女王》中,我们也能体味到葛丽泰·嘉宝那充满生命与灵气的电影演员之魂。

如果我们一定要从万千个证据当中,找出一个最能让葛丽泰·嘉宝不朽的镜头,相信一百个人会有九十九个选《瑞典女王》的最后一个镜头。那是西班牙特使断气后,克里斯蒂娜依然决定启航,永远驶离瑞典疆域的时候,船扬起帆,她走到船头,静止地望著远方。镜头由远而近,推到葛丽泰·嘉宝的脸部特写,神话就在此时诞生。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21)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葛丽泰·嘉宝脸部周围的特写镜头有一种凝视感

《瑞典女王》是部葛丽泰·嘉宝的电影。在那个演员可以左右导演的年代,这部电影是完全按照葛丽泰·嘉宝的意志来创作的,甚至和史实有出入。

在和米高梅15年的合约里,女神不知道被米高梅逼迫演过多少次荡妇和妓女,因为米高梅很清楚这个被他们塑造成“世界上最美的荡妇”的女神的商业价值;而这次,她终于有了机会做一部自己的电影,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视表演为生命的她在这部电影中倾注了自己全部精力。尽管这部电影当时票房并不理想,却把葛丽泰·嘉宝永恒地定格在了女王的位置上。

瑞典女王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王葛丽泰)(22)

电影《瑞典女王/琼宫恨史/克里斯汀女王Queen Christina》(1933)美国版海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