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时间规定(一定要有性别之分吗)

男孩玩打仗,女孩过家家,这是我们最常见到,也最容易接受的现象。然而,倘若反过来,女孩喜欢打打杀杀,男孩偏好阴柔的游戏,我们难免困惑。玩游戏,一定要区分性别吗?

孩子玩游戏时间规定(一定要有性别之分吗)(1)

男孩玩打仗,女孩过家家

通常,男孩都比较偏爱那些打打杀杀、竞争激烈、有较强破坏力、能够探究前因后果、规则意识强烈的游戏。一个玩具给他们,他们常常抑制不住内在的兴奋,急于拆开看个究竟,以了解其中的原理,或者看看自己能对这个玩具做点什么。因为大多数的男孩都喜欢敲敲打打,以致要不了多久就可能让他们的新玩具体无完肤。不仅如此,他们手中的每个玩具,都可能成为“武器”,让他们变得更有力量,更强大。

女孩则被普遍认为天生懂得关怀、照顾他人,更注重关系,也更爱惜玩具。无论什么样的物品到她们手里,都可能被注入感情,或成为她们拓展关系的基础,用来玩各种富有母性的游戏,如煮饭、照顾孩子,玩各种感情丰富、贴近现实生活的角色扮演游戏等。

大多数孩子在游戏时都会有这种明显的性别偏好。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女孩可能对那些富有母性的游戏完全没有兴趣,偏偏喜欢混在男孩堆里玩耍,成为假小子;有些男孩则温顺、阴柔,对打打杀杀的游戏不屑一顾,甚至偏爱做饭、照顾病人等“女孩的游戏”。

记得有位妈妈提到,她不到3岁的儿子对汽车、枪炮、机械、积木等偏男孩化的玩具完全没有兴趣。每次逛商场,小家伙看上的都是仿真厨具、绒布娃娃等“女孩玩具”,甚至对妈妈的化妆品也充满了好奇,总有尝试的冲动。妈妈对此十分困扰,担心孩子的性别意识有问题。

游戏,无关性别

诚然,男孩、女孩不同的游戏偏好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走向,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与定位确实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因此,当男孩女孩的“游戏取向”偏离我们期待的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内心恐慌,产生诸多疑虑:孩子会不会由此性别意识产生错位,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甚至将来成为同性恋,为这个社会所难以接纳呢?顾虑到这样一个后果,在担忧之余,我们很可能给孩子贴各种负面标签,想方设法去改变孩子,给孩子带来压力,引发亲子冲突,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损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游戏仅仅是游戏,跟性别意识没有必然的联系。女孩子玩男孩子的游戏,男孩子玩女孩子的游戏,都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很多小时候的“假小子”,成年后同样是极富母性的好妈妈;很多小时候很温顺、阴柔的小男孩,成年后也可以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个体,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游戏偏好,无需依照我们的价值观去改变自己。因此,当孩子偏好的游戏与我们的期待不相吻合时,我们无需焦虑。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事情,也许就是他将来的发展方向,正确引导,一切便在掌控中。

性别意识错位不是游戏的错

如果孩子出现性别意识错位的现象,那并非是游戏的错,而是跟家庭养育方式有关,也跟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有的家庭特别期待男孩,结果偏偏养育了一个女孩,或者相反。当孩子的性别与我们的期待不相吻合时,有些家长潜意识里就会照着自己期待的性别方向养育孩子,或者无意间表露出更喜异性别的孩子,这就可能暗示孩子朝着父母期待的性别靠近,导致孩子性别意识错位。

另外,若孩子长期处在性别单一的养育环境,缺乏异性别的成员参与,抚养人没有留意及时给予弥补,也会导致孩子性别意识错位。如夫妻离异,单亲养育孩子,抚养孩子的一方排斥离异的另一方,甚至心怀怨恨,并将这种怨恨传递给孩子,可能就会导致孩子对性别的认同出现偏差。

若我们很自然地接纳孩子本来的模样,营造适合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家庭环境或者外部环境,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自然不会出现偏差,我们也无需因为男孩、女孩游戏的差异而焦虑。

顺势让游戏引导性别取向

当男孩更倾向于女孩游戏、女孩更倾向于男孩游戏时,一方面,我们没必要如临大敌,大可以放松面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顺势而为,帮助孩子将游戏拓展到更适合他性别的方向。

如,男孩子喜欢做饭,也许我们给他机会,他将来成为顶级的美食家、厨艺家。男孩喜欢玩妈妈的化妆品,我们也不必紧张,他未必因此就成长为一个娘娘腔的男人——若我们引导他去研究化妆品的成分、香型、功用、色调、产地、适应人群……将其拓展成一个富有探索意义的游戏,这个游戏便会转向,如此,我们就可以不打压孩子的兴趣、给他贴负面的标签、带给他压力,甚至最终逼迫他性别错位,同时又可以给他更多研究的机会。而孩子经由这样的引导,也许将来就会在研制化妆品这个行业走得很远,或因化妆品的某个特性拓展,对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如化学、旅游、健康、医药……产生兴趣。而这些行业,无所谓性别之分。

总之,游戏无性别。男孩不会因为玩了“女孩游戏”就变得女性化,女孩也不会因为玩了“男孩游戏”而变得男性化。对孩子来说,他的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我们无需狭隘地去面对。实际上,无论孩子玩什么样的游戏,若我们淡定面对,自然接纳,不因为内心恐惧给孩子施加压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因势利导,男孩游戏一样可以滋养女性意识,女孩游戏也可以发展男性意识。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

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家长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