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了怎么快速降火方法(春季上火怎么办)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天的“火”往往是不知不觉来临,让你措手不及百姓常有春季易上火之烦恼,如:头晕头痛头胀、面部痤疮、咽喉肿痛、鼻出血、眼干眼涩、结膜炎、中耳炎、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不通,小便黄,皮肤瘙痒、烦躁口渴、心烦失眠梦多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火了怎么快速降火方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火了怎么快速降火方法(春季上火怎么办)

上火了怎么快速降火方法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天的“火”往往是不知不觉来临,让你措手不及。百姓常有春季易上火之烦恼,如:头晕头痛头胀、面部痤疮、咽喉肿痛、鼻出血、眼干眼涩、结膜炎、中耳炎、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不通,小便黄,皮肤瘙痒、烦躁口渴、心烦失眠梦多等。

荣昌区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何臣兰表示,“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火性炎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上火”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就火的性质而言有虚火与实火之分;就上火部位而言,有心火、肝火、肺火、胃火和肾火的区别。

春季易上火的原因

何臣兰介绍,春季的到来,人体内的阳气与大自然相应处于上升状态,民间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开春时体内常处于热量富余状态需要通过途径代谢;加之气温逐渐升高,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减少,气候干燥,体内水分易流失;现代人生活方式中饮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多及熬夜现象普遍,生活不规律,食物燥热和熬夜伤阴耗气。所以,外在气候条件与人体内在状态,导致春季特别容易引起上火症状。

上火需分清虚实

“实火和虚火是中医的两种不同的证型。”何臣兰说,一般病程比较短、病情比较急的属于实火,反之病程比较长、病情反复较稳定的一般考虑是虚火。“实火应用泻法,效果最为得当,肝火盛引起的口干口苦可选用龙胆泻肝片,大便秘结不通可选用防风通圣散,但需要中病即止,不可过度服用。”

虚火属于虚证,需要明确病机加以治疗,不宜频繁使用凉茶、抗生素、祛火清热类中成药过度清热,以防耗伤阳气,使病情复杂。若表现为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失眠梦多,腰部酸软乏力,咽喉痛而不肿和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生津养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治疗。

“实火易泄,虚火难清,如何有效预防虚火产生非常重要。”何臣兰表示,治未病中提到的“未病先防”是非常有意义的,当好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首先自身要从生活饮食起居运动等各方面着手,而非放纵自我完全交给医师。就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多喝白开水,而非饮料果汁,能够有效将内热从小便而解;

2.饮食宜清淡,补充足够的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大便通畅;

3.运动汗出可以代谢多余的热量,如户外散步郊游、拉伸、瑜伽或慢跑等,以微汗出为佳;

4.保持心情舒畅,肝气畅达,气血安和;

5.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医认为静能生水,以保证体内阴液充足;

6.不宜穿着紧身及塑型衣,衣着宜宽松透气以帮助内热外散;

7.练习腹式呼吸,随着横膈肌的运动幅度的增大,明显改善现代人呼吸轻浅现状,使心火充分下降至肾水,心肾相交可防虚热内生;

8.关于穴位保健,可选用手指点按,常用的穴位如下:

合谷穴:位于虎口的背部,即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间,可点按。此穴位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头、面部上火常用。

鱼际穴:在拇指后面的凹陷的位置,具有清咽利咽的功效。

太冲穴:在第一和第二趾骨连接处,足背凹陷的地方,可以补肝平肝降肝火。

9.背部刮痧。背部有督脉及膀胱经,督脉主管一身的阳气,膀胱经有五脏六腑的背俞穴,可以有效调整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防治上火,背部刮痧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

做法步骤:在后背正中涂上刮痧油或润肤露,刮痧板每次沿脊柱刮下去的时候,宽度应该可以覆盖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所有穴位,约一掌宽,从上到下慢而用力地刮拭,上起颈部,下到腰骶部,刮出红色的痧痕即可。

注意事项:等刮痧的印痕消除干净才可以进行第二次;刮痧时避免风寒;刮痧后1-2小时内不要洗澡,马上喝一杯温开水。

何臣兰提醒,春季易上火在所难免,放平心态,在养生保健的时候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的规律,顺势而为,充分重视日常生活带给身体的影响,把预防和治疗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荣昌区中医院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