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贫困村临江村(双流老有所养幸福倍增)

目前,全区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3%......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让老人们晚年温馨从容,老有所养其乐融融。

双流区贫困村临江村(双流老有所养幸福倍增)(1)

122岁,朱郑氏的幸福生活

8月28日,农历八月初二。

在秋雨的洗礼下,双流最长寿老人,也是目前已知的四川省最长寿老人朱郑氏迎来了122岁的生日。由于疫情原因,朱婆婆今年的生日由家里人简单操办。

双流区贫困村临江村(双流老有所养幸福倍增)(2)

生日前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特意上门看望了老人,并为她煮了长寿面、提前送上生日祝福。这让一向爱热闹的朱婆婆喜上眉梢,笑得合不拢嘴。

朱郑氏生于1900年,住在黄水镇云华社区,家里已是六世同堂,被广大网友们称呼为“成都最牛00后”。此前,老人一直在朱家院子居住,由于年代久远,环境并不尽如人意。去年,社区党委以院落改造提升为契机,对朱家院子进行了改造,把这里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川西林盘小院。焕然一新的朱家院子一时间声名鹊起,吸引着许多城里人前来寻找“诗和远方”。

今年年初,由于空客项目落户双流黄水镇,朱家院子被纳入规划用地范围,院子搬迁在所难免。3月8日这天,朱婆婆搬出了生活100多年的朱家院子,搬进了位于柳河小区崭新明亮的电梯安置房,开启全新的生活。

老人儿媳妇陈玉华介绍,老人由他们和孙辈们轮流照顾。老人作息规律,脾气很好、从不对人发火。饮食清淡,喜欢吃稀饭和回锅肉。“老人身体硬朗,没事还会出门去转一转。”

现在,朱婆婆每个月可以领3000多元的养老保险以及600多元的高龄补贴,吃穿住不愁不说,还与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由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做健康体检,看病无忧。“耍得好、吃得好、穿得好,咋不满意呢!”说起现在的生活,朱婆婆连连点头。

作为老人搬新家后的第一个生日,六世同堂、美满幸福,老人脸上始终洋溢的笑容让人羡慕,人们不禁将目光投向老人脚下的这片土地——

探寻幸福长寿的“密码”

在双流,像朱婆婆这样百岁以上的老人全区共有56人。另外,全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有14899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有2115名,长寿老人总量居全国前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正是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的双流用心用情绘制的幸福底色,老人们幸福长寿的密码也被越来越多人追寻和探访。

在距离朱婆婆今年刚搬离的朱家院子不远,便是成渝新地标网红打卡地——空港花田。从空港花田出发,牧华路往西与空港公园串联,往南与永安湖城市公园、怡心湖等城市绿心无缝连接,一大批生态景观构成了宜居双流最重要的生态底色。

双流区贫困村临江村(双流老有所养幸福倍增)(3)

截至目前,全区森林面积达9758.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149公顷、非林地森林资源面积7609.1公顷;建成区绿地总面积48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0.91%,绿地率40.88%,绿化覆盖率49.08%,优沃的绿色生态正成为老人们的“幸福增长点”。

4月,全区首个公立医院养老院——黄龙溪镇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正式投用,为辖区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等老年群体提供全托式的助养服务。

7月上旬,九江街道、怡心街道新建成的两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相继投入运营,与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助餐服务点等养老服务设施优势互补,持续优化“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6家(其中公办9家、民营17家;普通型21家,医养结合型5家),床位3038张。

双流区贫困村临江村(双流老有所养幸福倍增)(4)

根据国家卫健委7月发布的2021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而在“十三五”末期,双流人均预期寿命已从“十二五”末的78.23岁增加到81.6岁,数据背后离不开双流医疗健康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直以来,双流积极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医疗服务软硬件基础设施完善,率先在全省实现区级医院“三甲”全覆盖,让双流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双流还大力发展老年健康管理、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8.05%,家庭医生签约率90%,让老年人看病不再难。

夕阳辉映幸福来。双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投入70亿元为被征地农民购买社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把老年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终身教育体系,区、镇、村社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健全,各级老年大学有注册在校学员3万余人;在医院、银行以及图书馆等场所,都有为老年人开设的绿色通道以及“适老化”设施和服务......

双流区贫困村临江村(双流老有所养幸福倍增)(5)

随着全区老龄事业的发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双流蔚然成风,双流还先后获得“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敬老文明号”“四川省敬老模范区(县)”等荣誉称号。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奋楫。在8月26日召开的区委工作会议上,双流提出要做优做强“121”城市功能体系,其中之一是建设高品质宜居空港城区。锚定目标,双流将加快补齐公共服务供给短板,重点实施推进城市宜居、推进医有良医、推进老有颐养等“九大行动”,建成全龄友好型空港公园城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来源:云上双流 记者:赵雨娇 李炅伟 刘婷 编辑:陈光华 审核:郭雪 曾万娟】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双流发布",收听空港之声FM100.9,下载"云上双流"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