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使我们感到欣慰(给了我们又一缕阳光)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4月14日报道(记者吴旭涛/文 张永定/图 通讯员 魏映双 朱玉 蓝玉培)14日,福建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已满一周。一周来,大家虽然极为辛苦,但也迎来不少幸福与难忘时光。

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使我们感到欣慰(给了我们又一缕阳光)(1)

来自省立医院的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与驻守方舱的上海警察陪孩子们一起游戏

世博方舱医院内外的“小天使”们,可爱、懂事、开朗,成了“大白”们工作中的又一缕阳光,给了大家满满正能量。

“小画家”,让氛围更好了

这几天,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的“大白”们说,他们接管的H4舱区,有一位“小天使”,给了满满正能量。

小女孩叫怡怡,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画家。在舱内的生活,她并不觉得枯燥,因为她有画笔相随。懂事的她,用乐观开朗和画笔,带给大家阳光。

在舱内,她最喜欢找护士姐姐聊天。

“姐姐,我今年快9岁了,你不用再送我画笔了,我这已经有两套彩色画笔了。”

“我隔壁的朋友哥哥,说寄一件纯白色的T衫,让我给他画上好看的图案,再送给他。如果姐姐喜欢,我也给您画一件。”

“我最喜欢画漫画了,我漫画画得最好了。”

在H4舱区,有许多“舱友”是儿童。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照顾,每个班次,医疗队都会安排专岗护士,关心、照顾这些儿童的生活起居,给予心理安抚和疏导,让他们在舱内保持健康的心理。

像怡怡有如此可爱、大方的小女孩,自然成了队员们的团宠。

14日,是怡怡在隔离点的第13天,15日就终于要出院了,哥哥姐姐们特别高兴,又有点依依不舍。

“我出院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地把自己洗干净,然后穿上一身漂亮的衣服。好好看看家里的白色画板、各式各样的画笔。”她说。

方舱内,还有不少以画交友的故事。这几天,H4舱区内,护师梁金凤,带领小朋友创作卡通涂鸦,并为每位小朋友赠送亲手编织的卡通玩偶。

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使我们感到欣慰(给了我们又一缕阳光)(2)

来自厦门市中医院的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梁金凤,给工作区的每位小朋友赠送亲手编织的卡通玩偶。梁金凤曾参与援鄂,来上海前,她就准备了很多画笔和小礼物,用涂鸦和玩具帮助隔离的孩子消除心理隔阂。

早在出发前,她就准备好了画笔和亲手编织的毛线玩偶。 “刚进入病区时,小朋友都显得焦虑,同时也很少跟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梁金凤说,为了打破医患之间的隔阂,活跃病区氛围,她在舱内找来物品包装硬纸板当作画布,画上一些图案,为工作增添一些乐趣。

硬纸板上的这些别致精彩的卡通涂鸦,果然引起了小“舱友”们的兴趣,方舱内的气氛很快活跃了起来,小朋友的笑容多了起来。

小淘气,在方舱内成长了

方舱H404点位,有个“小淘气”,经常让值班护士凌晨还收到呼叫。

多动的他,还会半夜爬到别人床底下,让人吓一跳。

来自厦门市第五医院的医疗队队员华金梅,专门找到陪护他的家属。但家属却是一位胡子发白的老爷爷,已经78岁了。原来,小男孩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和外公外婆在上海。

“小男孩7岁,一看就是调皮年纪。看得出,外公管得很严格,采用‘棍棒式’教育。”她说,五院医院护理部一直在带领着护士学习“叙事护理”,打开了不少人的“心房”。对“小淘气”,是否也可以尝试叙事护理呢?

于是,华金梅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和他保持好合适距离之后,两人坐了下来。

“阿姨很理解你,我相信你没有恶意,只是白天跟那个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晚上睡不着还想找他玩,对吗?”华金梅微笑着温柔地问他。

小男孩点点头,好奇地看着华金梅说:“你怎么知道?”

“因为阿姨家里也有像你这样的小朋友呀,总是晚上不想睡觉,玩不够,她爷爷奶奶都不理解,但是我一般都会陪着她玩!”

小男孩说:“我白天睡了,晚上不困!”

华金梅说:“我知道了。”接下来,又问他读几年级了,最喜欢什么玩具,最好的朋友叫什么等等,让他回忆美好并感兴趣的问题,并称赞他。

“小淘气”的话匣子一打开,整个人精气神都变了,阳光、自信、健谈。

“取得信任之后,再跟他说道理,就事半功倍了,我告诉他外公肯定也这么觉得,也认为你很棒,只是外公年纪大了,照顾你就够累了又还担心外婆,所以咱们要尽量少让外公生气好不好?”华金梅说。

他点点头,思考了片刻后默默地走到外公身边说着对不起。

只见外公眼泪也在打转,哽咽着把他抱入怀里!

好孩子,你是我的动力

13日深夜,已经6天没见到孩子的省二人民医院医师吴方真,给儿子“柚柚”打了视频通话。

“妈妈,我想你啦。”那头,儿子给妈妈展示了一幅自己画的画。

“妈妈也想你了。你跟妈妈说说,画的是什么意思呀。”

“下面是‘上海’两个字,红色的是厉害的标志,意思是你们在上海的医疗队很厉害。这个是张大嘴巴哈哈大笑的病毒,他把别人传染了。”

“还有,这是打仗时用的炮筒,里面装着中药炸弹,有香包,里面有薄荷、白芷、荆芥、薰衣草、紫苏叶、艾叶等等。”

“这么厉害呀,好棒,宝贝。”

“疫苗就在这里,看到金箍棒了吧,还有他的好朋友维生素。病毒想要打败他,他也想要打败病毒。这是抗体,明天会发射毒素炸药,轻轻松松就可以消灭新冠病毒了。”

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使我们感到欣慰(给了我们又一缕阳光)(3)

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使我们感到欣慰(给了我们又一缕阳光)(4)

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福建援沪医疗队队员吴方真一手操作电脑、一手拿着对讲机跟舱内队员通话。长时间戴着手套操作,手部被汗液浸泡破皮了。

吴方真目前在方舱的出院总协调组,是相对重要也比较辛苦的岗位,白天在方舱,到驻地半夜,没时间和孩子视频,每天都会想孩子。她说,13日是来上海第6天,听到孩子那句“妈妈我想你了”,眼泪还是忍不住。

“柚柚还在读幼儿园,来之前,每天孩子睡前,我都会给孩子讲故事。因为是中医世家,睡前故事经常会涉及医学。我来上海方舱第一周,孩子一开始不适应,现在也在家人们、老师们帮助下开始慢慢在适应。”吴方真说。

还在的鼓励,带来了动力。长时间戴手套,皮肤不适应。“但和孩子的几分钟视频,加上奶奶告诉,我儿子幼儿园放学后,花了一晚上,画了一幅画,孩子用画和语言,表达了‘中医药、疫苗、细胞免疫、抗新冠病毒和所有鼓励’,让我倍感惊讶和欣慰,立马精神满满。”她说。

几乎所有援沪医疗队成员,都很久没见到家人,甚至来上海后,都没时间和孩子联系。福州市第二医院呼吸科的林其满医生,爱人在宁德工作。受疫情影响,加上怕路上变黄码之类的考虑,没能互相看望,半年来没跟妻子孩子见过面。

娃的五岁生日马上要到了,预计到时候他还在上海执行任务。“我希望自己的支援上海经历,是孩子最好的生日礼物,让孩子为爸爸感到骄傲。”他说。

来源:新福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