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大学之诚意,曾子大学之诚意

曾子《大学》第一章都很熟悉了,耳熟能详这一章是整个《大学》一文的主旨,也是儒家思想的修证路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曾子大学之诚意,曾子大学之诚意?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曾子大学之诚意,曾子大学之诚意

曾子大学之诚意,曾子大学之诚意

曾子《大学》第一章都很熟悉了,耳熟能详。这一章是整个《大学》一文的主旨,也是儒家思想的修证路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三纲、七证、八目”不展开翻译和阐述,今天主要略谈下 “诚意”。这应该是《大学》一篇核心之核心。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文中是这样解释的,然后再加以举例比喻说明,这些例子并不那么容易理解曾子《大学》一篇的思想和体验。如果要理解曾子的思想,就要从曾子的一些事情和他的朋友怎么看他,以及孔子怎么看他来了解曾子。

先从一件旧事说起。曾子有一次和父亲曾皙一起在瓜地除草。曾皙也是孔子的学生,也就是孔子四个学生谈论志向的那个曾点。曾子在除草时错把瓜根除断了,他父亲曾皙拿起大棒子打曾子的背,曾子倒在地上很长时间都不省人事。后来醒过来,高兴的站起来,走到曾皙面前说:“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大人用力来教训我,没受伤吧?”曾子回到屋里,弹起琴唱起歌,想让曾皙知道他身体没有问题。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发了怒,告诉弟子: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认为没错,想来见孔子。孔子讲了舜侍奉瞽瞍时,用小棍子打,他就挨着,用大棍子打,他就逃走。所以瞽瞍没有犯下不遵行父道的罪,而舜也没有失去尽心进孝的机会。曾子知道自己错了,来向孔子承认错误。

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曾参集中了这四种品德,孔子以此称赞曾参。

何谓诚其意?曾子因为除草除错了瓜苗导致父亲棒打至晕过去了,醒来还问候父亲是否受伤,这是怎样的意诚?然后进屋弹琴唱歌以使夫妻不用担心。这是怎样的意诚?然后接受孔子的批评,向孔子认错,这是怎样的诚意?

有一个细节就是孔子当时应该在鲁国,除草时间应该是比较热的天气,大热的天气除草本来就很辛苦,除过草的都知道,弯着腰,手拿锄头,眼睛要盯着瓜苗,苗间有很多小草长出,小心翼翼下锄,非常辛苦。时间长了累得直不起腰,除错了还挨了榜打以致昏迷,醒了还来给父亲赔罪,这又是怎样的诚意?

还有个细节就是曾子当时的年龄。曾子拜孔子为师时十六岁;孔子将其孙子思托付给曾子时,曾子二十七岁。按照当时除草情景看曾子应该是十几岁时,还没有行冠礼,正处在逆反期,逆反期的男孩是啥样的脾气,有孩子的父母应该知道。如此情况下还能弹琴唱歌让父亲放心自己无碍,这又是怎样的诚意?

严父出孝子吗?曾子一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以保其身。身体发肤受制于父母,不敢毁伤。

怎么能用“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些外在表现来衡量诚意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