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白皮松发黄怎么治疗(引起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是什么)

引起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是什么?

张文伟

白皮松是中国独有的树种,属于裸子植物门松科常绿针叶乔木植物,适合干冷的气候,有耐寒、抗干旱、耐瘠薄土地的特性,而且生长速度快,树皮斑驳奇特,姿态优美,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对于城市的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珍贵的树种。但是由于不同的因素,白皮松会出现生长不良等情况,严重的影响绿化景观的效果。因此,文章通过对庆阳正宁县导致白皮松生长不良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几点改善的措施,有利于保证白皮松更好的生长,进而在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冬天白皮松发黄怎么治疗(引起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是什么)(1)


1 造成白皮松生长不良的影响因素

1.1 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因素

导致白皮松生长不良因素之一,与不能适应自然环、气候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出现不良的气候因素影响,像暴雪、暴雨、干旱等气候因素,一些适应能力较差和抗性条件比较差的白皮松生长不良 。出现粉尘天气、雾霾,或者是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增加,都会影响白皮松的生长。

1.2 土壤条件较差

虽然白皮松有较强的抗旱、耐寒、抗二氧化硫的能力,以及适应水资源匮乏、土地肥力差等。要注意的是白皮松只能耐一般的盐碱,只能适应轻度的盐碱地。如果土壤的 pH 值较高,那么白皮松将不会适应期生长环境,致使白皮松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制约。如果在板结土壤上种植白皮松,会使土壤的排水、透气和持水能力受到影响,致使白皮松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也会影响白皮松的生长。

1.3 人为活动因素

白皮松的生长于人为活动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由于白皮松有绿化的作用,所以在城市绿地会大面积的种植,如果人们长期的践踏,那么会增加土壤的密度,使白皮松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受到影响。还存在人为破坏白皮松,导致白皮松的健康生长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人们使用化学杀虫剂药物,使白皮松的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影响白皮松的生长。

1.4 病虫害的影响

除以上三种因素外,影响白皮松生长的因素还包括病虫害的影响。比较常见的白皮松病虫害有落针病、红纸大小囊、针枯病等 ,这些病虫害会使白皮松的针叶、树干都会受到影响,导致白皮松的新陈代谢活动紊乱,使白皮松不能补充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需要,如果病害虫对白皮松造成的影响不能有效的控制,会造成白皮松的死亡。


冬天白皮松发黄怎么治疗(引起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是什么)(2)


2 促进白皮松生长的防治对策

2.1 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要想保证白皮松的茁壮成长,首先要保证土壤较好的通透性。在白皮松树冠的投影范围内挖沟,沟的深度和宽度要控制好,深度保持 60~80cm 之间,宽度不要超过 50cm。在秋季的时候,可以利用发酵腐热的鸡粪加入硫酸亚铁和尿素,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施肥,施肥后要立即浇水,水要浇透,隔半个月以后再施一次肥,要连续施肥三次,平常也要加强管理维护,下雨和灌水后要及时松土。还要注意灌溉的次数、浇水量和时间。在冬季来临之前,施有机肥或者是鸡粪,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通气性,帮助白皮松的生长。

2.2 选择适合白皮松生长的环境

由于白皮松生命力顽强,能够在多种生长环境,要根据白皮松的生长特征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选择轻度的盐碱地,但是 pH 值大于 8的话,就不利于白皮松的生长。如果在盐碱地种植白皮松,就要充分的虑土壤的 pH 值等因素。白皮松在板结土壤不利于生长,如果必须在板结土壤中种植,必须提前松土施肥,改善土壤的质地。

2.3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要坚持“预防为先、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原则。可以在白皮松冬季休眠的时候进行冬耕深翻,喷施波尔多液,在初春的时候向叶面喷洒石硫合剂药剂,有利于预防病虫害的伤害。如果发现白皮松处于病虫危害时期,相关人员要及时进行治治疗。可以向白皮松喷洒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2500倍液和有机可溶性肥料蓝太 800倍液,与此同时,相关人员也可交替使用扑虱蚜1000倍液或者全能杀虫王 1000倍液,害虫的死亡率可以达到99.1% 。还可以再用根埋法,此方法效果较好,而且不污染空气,不会杀伤天敌。

2.4 减少人为活动的干预

白皮松的生长不良,与人类活动的干预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要减少人为活动的干预,在白皮松周围设立警示牌,提高群众保护白皮松的意识,提醒群众不要践踏草坪,防止土壤板结。还要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类用品,减少化学用品对土壤的破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根据白皮松的生长特征,选择适合的生长环境,加强白皮松病虫害的防治,降低人类活动的干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人为活动对白皮松的生长造成干扰,保证白皮松的健康生长,使白皮松充分发挥生态绿化的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