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岳父宣威火腿大王(邓小平岳父宣威火腿大王)

提起宣威火腿,几乎众所周知而提及宣威火腿,就不得不说道一个传奇滇商—浦在廷他是当年首次将先进的真空包装工艺引进传统食物,并生产了宣威火腿罐头,将它推向全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邓小平岳父宣威火腿大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邓小平岳父宣威火腿大王(邓小平岳父宣威火腿大王)

邓小平岳父宣威火腿大王

提起宣威火腿,几乎众所周知。而提及宣威火腿,就不得不说道一个传奇滇商—浦在廷。他是当年首次将先进的真空包装工艺引进传统食物,并生产了宣威火腿罐头,将它推向全国。

浦在廷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他是邓小平夫人卓琳(原名浦琼英)的父亲。同时也是民国著名实业家,曾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并带出一个可歌可泣的革命家庭。

浦在廷像,图侵删

弃文从商

浦在廷,出生云南宣威书香门第的家庭。其父浦春澜是光绪年间的拔贡,在宣威当地开馆教学,深受爱戴。他的三个儿子都子承父业,习四书五经走科举路线。

唯独老二浦在廷另辟蹊径,走了一条跟父兄不同的道路—从商。浦在廷生于同治十二年,自幼不喜欢舞文弄墨,而且生性颇为顽劣,有游侠之风。

宣威是入滇要道,是云南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马帮盛行。浦在廷生长于这种环境,自小就喜欢跟马帮打交道。他们知道南来北往的各种趣闻,增长了他的见识,这令他心神向往。

1885年,时年14岁的浦在廷向父亲提出想加入马帮。尽管浦家不是官宦之家,却也算是书香门第之家,此举可谓是离经叛道。结果可想而知,遭到父亲一顿训斥,禁足在家。

浦在廷只好偷偷离家出走,多次被父亲抓回,但是浦在廷意志坚定,决意要加入马帮。父亲拗不过,只好人各有志,各安天命了。说来浦家也不是大门大户,其父清高,受人尊重,但是也仅此而已。注定要靠浦在廷自力更生,白手起家。

云南马帮是个悠久的职业,因为地处西南,山高林密,出入云南的货物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匹。所以这是个危险的职业,浦在廷选择的还是马帮中最危险的跨国路线。

清末动荡之际,西方国家英、法等国已经渗透进东南亚地区。随着各国的通商开放,东西交汇,商业往来也更加频繁了。这些西方国家喜欢中国的茶叶、桐油、火腿等物品。而中国则需要西方国家的洋纱、洋布等洋货。

跑马帮这么些年,浦在廷游走在东南亚诸国。常年需要穿越高山林密的万里险道,还要面对趁火打劫的土匪强盗,同行的恶性竞争,险象环生的自然灾害。如此种种,这无疑也磨炼了浦在廷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多年的游历,常年接触西方新兴事物。他深感实业才能救国,故步自封只能落后于人。在加上父母的安排,年以成人的他也已经成家立业,已为人父了。无论为国为家,都应该干一番大事业,而不是仅满足于跑马帮。

常年的跨国马帮生涯,他发现,自己的老家就蕴藏着商机。跑马帮时,当地的火腿常常作为土产运入东南亚,深受那么西方人的喜爱。为什么不直接从身边下手?

约1910年前后,凭借跑马帮所积攒的人脉与钱财,浦在廷邀请当地富户乡绅,组建了“宣和火腿有限公司”,从事火腿贸易。

浦在廷组建了自己的马帮,在宣威收购加工好的火腿,贩卖到省内外、东南亚地区。但是鉴于火腿之间色差较大,块头也大,不方便携带运送,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为此,他专门派人到广州学习,并从香港购买了一批西方机器。开创性的把火腿加工成真空包装的火腿罐头。并成立了“云南宣和火腿罐头有限公司。”使得宣威火腿罐头一时名声大噪,远销海内外。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过金奖。

十余年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此时中国正遇到“千年未有之变局”,军阀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导致交通一度中断。再加上经营上的问题,浦在廷经历了一次破产。

生逢乱世,这些富商不可避免都会成为军阀们的笼络对象。浦在廷也懂得“借势”的道理,浦在廷与云南督军唐继尧亦是关系匪浅。但是成也军阀,败也军阀。

商人势力在大,但是在军阀面前也是属于弱势群体。当地政府财政不足,只能找这些商户加税,甚至逼捐。浦在廷曾多次写信给唐继尧,晓以大义,希望出面帮他度过难关。

值兹商战激烈之秋,最忌故步自封之司......精制罐头火腿,力图出口销售,籍挽舶来品万一利权,以尽商战中一分子义务。

但是云南政局不稳,省内党争不断,唐继尧自己已经是无暇他顾,而且其中也有他的利益,如何肯为浦在廷出面?

1920年,浦在廷召开了股东大会,宣布“宣和火腿”破产,并把所有债务都揽下了。写了一封千余字“罪己诏”,承诺分年偿还股东们的股本。这也为他后来的官司埋下伏笔。

杰(浦在廷学名浦钟杰)愿一人担任债务,停息三年,赔清债主,再行现年赔还股东股本。

1921年,浦在廷再次创业,成立了“浦在廷兄弟食品罐头公司”。并在不久后再一次将浦在廷带向了人生巅峰。

浦在廷故居,图侵删

投身革命

而关于浦在廷投身革命,最早则可以追述到1916年。

1915年末,陆军上将蔡锷因不满袁世凯复辟帝制,多方辗转回到云南。宣布云南独立,与云南都督唐继尧等人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1916年初,蔡锷率军经过宣威,意在宣威铺设兵站筹措后勤补给。此时的浦在廷已经是宣威商会的会长,在同僚的推荐下,担任了兵站的负责人。

浦在廷呕心沥血地帮助“护国军”筹措军需,带头捐款纳粮,动员宣威青年报效国家。因为工作一丝不苟,深得云南督军唐继尧的赏识。护国战争后,唐继尧曾经亲书“急公好义”的匾额赠给浦在廷。

浦在廷也正是在此期间结识了范石生,被引为知己。值得一提的是,范石生还是朱德老总的同班同学,二人曾在云南讲武堂共同学习,亲如兄弟。南昌起义时,还曾救过朱老总的性命。

1921年孙中山先生号召北伐,滇军拥立孙中山,范石生被任命为北伐军先遣司令。值此之际,范石生邀请浦在廷加入革命。浦在廷一腔热血正愁无处可洒,抛下刚成立的“罐头公司”交与家族管理,便随范石生北伐,被任命为“滇军军需处处长”。

但是这个军需处长不好当,云南是出了名得穷省,无论现在得唐继尧还是后来得龙云,为了筹集军饷,不得不军方种植大麻、烟草。而范石生也是看中了浦在廷在滇商中的号召力。

为了保障旅粤北伐滇军的供给,浦在廷只能竭力动员滇商同行、士绅大户为北伐军筹粮筹饷。浦在廷一次又一次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孙中山的赏识。

1922年,陈炯明背叛革命,广州政府危在旦夕,滇军在救援孙中山的广州政府之中出了大力。因为此次救驾之功,浦在廷获得一枚五等嘉禾奖章,并被孙中山授予少将军衔。而他的好友范石生更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滇军入粤后,浦在廷被任命为军需局总局长,总筹北伐革命军的后勤军需,深受孙中山的器重。这一段时间也是浦在廷人生最光辉的时刻,他的生意被带到了广州。

有政府的背景,他的生意在这一时期做到了鼎盛。宣威火腿更是成为了军需采购品,他本人也被推荐为全国总商会副会长。

浦在廷在广州期间还举办了一次全国食品大赛,弘扬中国美食。广州政府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首脑、政要、驻粤将领均前来捧场祝贺,孙中山更是特别题了“饮和食德”牌匾送给他。

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时,浦在廷也是出了大力。借用其商会副会长的号召力,动员大批商人捐款捐物,并率先把他儿子送入黄埔军校学习。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人生的大起大落来的就是这么快。

浦在廷故居,图侵删

大起大落

1924年10月,孙中山北上进京,曾经叛变革命的陈炯明在北洋军阀的支持下,再度图谋广州,广州政府出兵东征。但是广州政府内部,并不稳定。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在粤的滇军唐继尧、杨希闵、桂军刘震寰等趁机背叛革命,占领了广州。

浦在廷身为北伐革命军后勤总长,因为不满滇、桂军阀违背孙中山意志,背叛革命,拒绝为这些军阀调配军资。曾经的战友同僚,说翻脸就翻脸。被震怒之下的杨希闵以“贪污罪”逮捕了起来,开除了军籍,剥夺所有荣誉。

最后还是他的好友范石生跟黄埔学生军镇压滇军叛乱,浦在廷才算度过这场危机。但是他的公司却遭受毁灭性打击,财产全部被充公,这意味着浦在廷再一次的破产了。

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再加上“信仰”孙中山先生也病逝了,浦在廷选择了解甲归田。

1925年底,浦在廷回到了宣威老家,但是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官司。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祸不单行”吧。

官司还是源于1920年“宣和”公司破产一事,当时的股东们因为浦在廷有军阀背景,并不敢逼迫他,再加上浦在廷已经投身革命,随时都能翻身。

但是二次破产后,浦在廷已经跟滇军军阀彻底闹翻,他的好友范石生也被蒋介石所打压。股东们则显示出“商人逐利”的嘴脸,讨要“宣和”的股本。

浦在廷只能集中家族钱财,买通官府,牺牲了一名管家代为坐牢,才算解决了这场官司。

1926年,浦在廷第三次创业,他重新找到了一批股东,合资又开了一家火腿公司。该年宣威发生灾荒,粮价连连上涨,百姓已经吃不上饭。许多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浦在廷却说服股东,反其道而行之。

两次从越南运来大米,以平常价销售,另一方面又慷慨开粥铺舍粥。虽然被同行嫉恨,但是在百姓中却拥有了极高声望。后面也为他的生意带来了又一个高潮,他的火腿生意再次爆红全国,直到建国后被改为国营。

而自1925年那场牢狱之灾后,浦在廷便不再同军政人员打交道。后来主政云南的省主席龙云曾多次邀请浦在廷,出任曲靖市专员,都被他婉言谢绝。

根据《宣威县志》记载,浦在廷在宣威多有行善,搭桥修路、抚育孤寡。出任过宣威慈善主席、救济会理事长等等,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慈善性头衔。

抗日期间还担任宣威抗日救国会常委,积极支持抗日,爱国之心依然不减。这应该就是一个商人,所能做到的极限吧,“达则兼济天下”。

浦在廷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就是,为我共产党培育出四个优秀的革命战士。

浦在廷故居,图侵删

革命家庭

浦在廷有三子四女,虽然浦在廷出生封建旧时代,但是思想开明,无论是生意,还是子女的教育都颇西化。他积极主张儿女们上新式学校,甚至最小的儿子还曾经日本留洋。

早在1921年,浦在廷还北伐军时,就第一时间把子女们送入广州学习。1925年牢狱之灾后也没有放弃子女的教育,回到云南的浦在廷,把子女们送入省会昆明学习,自己留在了宣威从商。

得益于浦在廷的开明、大义,除了长子、长女没有参军。他的其它五个儿女都投身革命,为中国抗日事业、解放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长子浦承统从小随父经商,一直是浦在廷的得力助手,也是公司的股东。浦在廷晚年以后,他的生意也大多由长子出面管理。

长女浦承静虽然没有从军,但是他的丈夫也是云南讲武堂出身的国军将领,国民旧军阀恶习太多,浦承静的生活并不如意。

次子浦承纲,1924年浦在廷捐资创办黄埔军校,就是送的这个儿子入校学习。黄埔第一期毕业以后,曾经参加北伐,当上过连长的职务。同其父一样,因看不惯后来的蒋介石违反孙中山的遗志。愤然辞职回家,同父兄经商。现在想想,以浦承纲黄埔出身,蒋介石的学生,未来顺利的话当个中高级将领,应该不在话下。

幼子浦承绪,1925年随浦在廷从广州回云南后,得知孙中山先生也曾留洋日本。毅然而然选择去了日本留学,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留日期间结识了艾思奇、廖承志等人。留日一年后,就选择了回国,受爱国思潮影响,1928年加入了共产党,一直从事地下工作,后事不详。

次女浦代英,同几个姐妹一同就读于昆明女中,后转入北京读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受老师的影响,加入了共产党民族解放先锋队,奔赴延安学习。1947年任哈尔滨军工职工医院院长。丈夫是乐少华,红军初期高级将领,曾经是粟裕红七团参谋长,但是对军事并擅长,打过不少败仗。建国后担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三反”时受到错误批判,含冤自杀。而浦代英则逝世于2001年。

次女浦石英,先就读于昆明女中,后转入北京就读。1938年入党,进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毕业后一直在延安从事幕后抗争工作。丈夫赵文献,1935年入党,也是红军的老革命。建国后任甘肃省副省长,1959被划为“右倾份子”,“文化大革命”时又遭到迫害,1979年才得到平反。

幼女浦琼英,也就是邓小平夫人,卓琳同志。曾就读于昆明女中,后转学北京,1936年考入了北京大学物理系。1937抗战爆发加入革命前往延安,1938年入党。在延安结识了邓小平,1939年喜结连理,陪伴邓小平风风雨雨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建国后多次在中央担任要职,2009年逝世。

邓小平与卓琳,图侵删

后记:

浦在廷1950年逝世于宣威,年八十。当时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离家还算较近,卓琳随身在旁。听闻父亲病重,卓琳带女儿赶回宣威老家,浦在廷也在临终前见到了女儿。

浦在廷出身封建社会,但是见过世面,思想开明。曾经富家一方,也曾荣膺少将。晚年虽归隐田林,却“不忘国忧”,鼓励子女为国尽忠,堪称一代奇男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