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有通灵人吗(在西宁看香魂女)

西宁有通灵人吗(在西宁看香魂女)(1)

西宁有通灵人吗(在西宁看香魂女)(2)

在万里晴空下飞抵西宁参加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因到得较晚,很可惜无法看到几部备受好评的竞赛片,我看的第一部影片是谢飞导演的《香魂女》。这部影片在1993年与李安的《喜宴》并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也是九十年代初华语电影黄金时期的一部代表作。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部影片如今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及第五代导演的那几部,如《霸王别姬》《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即使和同年登科的《喜宴》比——《喜宴》在豆瓣电影上的评分人数高达7万,而《香魂女》只有3千不到。

产生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或许在于谢飞在年轻一代观众心目中,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老迈的电影趣味,《香魂女》以农村妇女的命运为主题,这足以令大多数城市青年影迷敬而远之了。但这是不公平的,熟悉谢飞导演的人告诉我,其实谢导非常关注年轻人的兴趣和心理状态,如今的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观看《小时代》《后会无期》《分手大师》等时兴热门影片——即使他永远不会去拍那种电影,但他应该是在很大程度上了解青年观众喜好的。

在对待《香魂女》的问题上,我自己也犯了一些「错误」。

若干年前我曾看过这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大约到日本女商人上门与香二姐洽谈合作为止),后面的部分因故未能看完,因此通过想象对影片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看法,或者说「偏见」。结果在这次的完整观影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偏见」屡屡被挑战。

西宁有通灵人吗(在西宁看香魂女)(3)

我起初以为《香魂女》在处理外资和现代化的冲击时,会像九十年代的诸多农村题材影视一样,刻意表现开明和顽固的反复冲突,结果它对这种人为的戏剧性丝毫不感兴趣,片中香二嫂和他的家人坦然接受了投资,生产转型游刃有余,几乎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我相信这更符合九十年代中国农村渴望开放的真实状态。

在对香二嫂的处理上,导演也有一些让我意外的地方。换言之,随着影片推进,人物性格的深度被逐渐开掘出来。她自己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在娶媳妇一事体现出的心计都让我惊讶,香二嫂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形象。

影片通过香二嫂和儿媳妇环环的命运循环,为中国女性的千年悲剧提出了一种解释。香二嫂曾经是(并至今仍然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幼年即被卖给身有残疾的丈夫,她的性爱生活得不到满足,所以她有一个秘密的情夫,她为残疾丈夫生下一个残疾的儿子,为情夫生下私生女。她是家里的顶梁柱,村里的产业标兵,看似风光无限,但在丈夫的家暴面前尽显脆弱无依。然而对下一代女人环环来说,香二嫂无疑又成了可怕的加害者,曾被金钱婚姻束缚的她,反过来用金钱婚姻束缚儿媳妇。若不是最后突然醒悟,环环也将和一个不能人事的丈夫度过一生。

但如果把女人的悲剧根源裁定为人与人的互相加害,那未免失之浅薄了,影片最后提出,悲剧的产生也和社会的总体愚昧脱不了干系。环环那声撕心裂肺的「谁会要我」表明中国农村女性的悲剧还未到尽头,即使她们的工业产品已经走向国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