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

#群星8月榜#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1)

今天的魏玛

1926年,作为德国魏玛政府的外长施特雷泽曼与法国外长白里安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此时,在法德和解这条道路上,他已经苦心经营许久。诺奖让他的和平外交闻名于世,但他心里明白,他的追求远不止于此。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2)

魏玛共和国国旗

一、早年经历

1878年,施特雷泽曼在柏林出生,其父经营小旅馆兼酿造啤酒。小施特雷泽曼博览群书,尤其爱好文史。28岁时,他成为德意志帝国议会最年轻的议员。彼时的他,坚定地信仰君主制,对德国的扩张政策更是十分支持,是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分子。当然,德国在一战的失败打碎了他的梦想。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3)

施特雷泽曼与妻子

战败后,同许多德国人一样,施特雷泽曼坚决反对接受凡尔赛和约,认为它将战争罪责一昧地推到德国身上,这是不公正的。他也不认同新成立的魏玛政府,但是,在时间与现实的洗礼下,他逐渐意识到:当下的稳定已经难能可贵,若没有稳定的政治,复兴又从何谈起?在对现实的认识与考察中,施特雷泽曼,这位激进的民族主义者,逐渐成长为一位清醒的现实政治家。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4)

魏玛,以歌德和席勒闻名的城市

二、百日总理

1923年,对魏玛共和国而言是关键的一年。这年1月,法国担心德国赖掉一战赔款,决意出军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要知道,鲁尔工业区以重工业闻名,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没了鲁尔工业区,德国国内许多工厂都不得不停摆,生产活动受挫,大批工人将会失业。

魏玛共和国走向了它的十字路口:反抗还是不反抗?

国家的傲骨还是要的——魏玛政府决定进入消极抵抗状态:鲁尔区200万德国人拒绝工作,由国家承担罢工工人的工资。为此,政府不得不大量印刷钞票,马克持续贬值,通货膨胀情况堪比今天的津巴布韦,德国经济走向崩溃。情况更加恶化:工人不但失了业,连积蓄都不值钱了,民众的不满情绪趋于爆发。祸不单行,经济崩溃也加剧了政治动荡:11月,希特勒发动政变未遂。这只是冰山一角,许多反叛行动只是在酝酿之中。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5)

通货膨胀时期德国发行的5亿马克

施特雷泽曼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上台的。8月,他担任德国总理。作为一位现实的政治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同德国一样,法国也苦于这场闹剧:军费和占领费的庞大开支带来的财政不堪重负和国际上“不道义”的帽子,使法国急于抽身。在这种情况下,法德和解是可行而且可能的。他立即行动起来,明确表示和解的愿望,这很快就得到了法国的响应。

9月,施特雷泽曼做了一个极不受欢迎的决定:宣布结束消极抵抗政策,以此挽救国内经济,督促法国在鲁尔危机上让步。面对四面八方的骂名,他在国会上说到:“在我们经历的这场浩劫中,国家是我们仅存的东西,眼下,保护它是一种义务。”“面对此事的勇气,也许比所有抗争的口号都更有民族意义。”

11月23日,在经过2个月的交涉之后,法德签订了结束危机的协议。同日,施特雷泽曼也在国会的不信任中下台,结束了他的“百日总理”生涯。

三、流水的内阁,铁打的外长

离任总理的这一年,施特雷泽曼45岁,他生着一张宽脸,早早秃了顶,是位典型的中年人,但是他的健康状况一向不乐观。他的妻子认为他应适当地远离政治,好好休养,但也明白自己的丈夫依然心系国家、心系政治。果不其然,当新总理威廉·马克思邀他担任外交部长时,他没有犹豫。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6)

施特雷泽曼(右)和妻(中)、儿(左)

这一干,便是6年,直到他倒下。这期间,总理一换再换,唯独这位外长,稳稳地干了6年,可谓内阁里的常青树。

再次上任,他更加坚定了他的德国梦:修改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恢复德国的力量与繁荣!

不同于前期各界政府或全面抵制或消极履行凡尔赛和约,此时的施特雷泽曼清楚地认识到:协约国态度强硬,尤其是邻居法国,与之相比,德国没有任何有效的抵抗资源,唯有巧妙地处理与各国的关系,借“履约”之意达成“修约”的目的,才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谋求大国地位的恢复。这必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复兴路。

具体操作是,在与西方关系上,谨慎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内部矛盾,妥善处理与各国关系。在与东方关系上,施特雷泽曼认为要用好“德苏牌”,选择与苏联保持适当的、不过热也不会冷的关系。在国际舞台上,通过保持中立来提高自己的身价:避免与东方或西方绑在一起,以保证自由,谋求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

很快,他便将赔款问题提到了谈判桌上。经过数月的谈判、考察后,专家委员会提出“道威斯计划”。该计划规定:确认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实行货币改革,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以稳定其币制;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虽然依照该计划,德国依然要负担巨额债务,但计划实际上确认了要通过发展德国经济来增强其赔款能力的原则——这对于死灰一般的德国经济,其实也算是一缕希望之光。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7)

道威斯计划

对于这一计划,德国政府表示可以接受。然而,在国内,政府的妥协态度惹怒了国民:人们认为这等同于承认了德国的战争罪责及赔款义务——共和国再次为国家失意背上了罪名。

实际上,德国确实得益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困扰德国多年的赔款问题总算有了着落,法德之间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另一方面,西方资本的流入为德国经济注入了鲜活血液,使德国经济得到恢复。

随着德国的逐步恢复,施特雷泽曼感受到了邻居法国的深切不安全感,他再次主动“示好”。

1925年8月,德、法共同参加在洛迦诺举行的国际安全会议,战后的德国总算能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地谈判了。施特雷泽曼主动提出确认德国西部边界现状——这份主动和解的态度博得了英美好感,亦鼓舞了欧洲大陆的和平氛围。就其实质而言,这一规定对德国来说也只是对于现状的承认,并没有实际损失。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8)

蓝色部分为一战后德国丧失的领土

眼见德国实力恢复,英、法更加希望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当然,他们各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英国希望借此将德国拉入反苏阵营,法国企图借国联约束德国。施特雷泽曼借此提出德国加入国联的条件:宣布德国在一战中“无罪”、德国担任国联常任理事国。对此,英法虽有不满,但仍答应了其基本要求。1926年9月,德国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国——这意味着,德国终于摆脱了“战争罪”,昂首挺胸迈向大国之路。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9)

柏林一群正在跳舞的人

同时,施特雷泽曼继续寻求与法国外长白里安对话,白里安同样抱有法德和解的理念。在持续的谈判与协商中,法德和解似乎指日可待,和平之光更加照耀人心,显得过分美丽。因致力于法德和解事业,1926年,施特雷泽曼与白里安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这条路终究过于漫长曲折了。1929年10月3日,施特雷泽曼因病离世。宽慰他的是,此时的德国已逐步走出一战阴影,基本恢复了大国地位。但是,它的恢复期终究是太短,德国人民也已经厌倦了苦难、厌倦了等待。20多天后,华尔街股市崩溃,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民族主义再度燃起,施特雷泽曼和平崛起的道路也草草中断。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10)

施特雷泽曼的葬礼

四、审慎的野心家

根据后来公布的文件,斯特莱斯曼的目标和他在众人面前的表现,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众人眼中,他获得了和平奖,始终以和平的姿态活动在国际舞台上,甚至因此不为本国人所看好——他的迂回政策似乎把凡尔赛和约给合法化了,而在德国人民眼中,和约根本就是不合理的;其外交政策的成功总是“缓进”的,不够引人注目,普通百姓难以欣赏。

而文件中的他,仿佛是换了一个面孔:一个顽固不化的民族主义者,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追求传统的国家利益。原来,施特雷泽曼从未忘记他早年的理想与追求,梦想中德意志民族的荣光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他要在各个方面恢复德意志的强大!而种种“和平”外交不过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只是,他的早逝中断了他的事业,而由希特勒接棒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

希特勒改变了德国(希特勒继承了他的德国梦)(11)

希特勒

文史君说

近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把施特雷泽曼遗忘,他的苦心经营早已没有痕迹。他主张的默默生长、和平崛起道路也被世人所遗忘。反倒是同在德国复兴道路上耕耘的后辈希特勒的战争路线闹得满世界轰动。历史证明,战争没有拯救德国,反倒换来又一片苍凉,无数生命随之消逝。历史也留下空白:若施特雷泽曼长寿一些,他是否有能力将和平路线贯彻到底,实现德国复兴?世界近代史是否有可能因之改变?

参考文献

杨华文、唐志俊:《从法德缓和看斯特雷泽曼的务实外交》,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S2期。

邢来顺:《魏玛共和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与德国大国地位的恢复》,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奕朵)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