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治国历史小故事(东周列国系列故事)

管鲍之交与管仲论相   

管仲(名夷吾,字仲)这个人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学问广博,可以说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他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每次到分红利的时候,管仲都要多拿一份,鲍叔牙也都让着他,并不多说一句话,倒是旁人纷纷说不公平。鲍叔牙说:“管仲并不是为贪这么一点钱,而是因为他家经济条件确实不好,我自愿让给他的。”他们又共同带兵跟随大部队出去打仗。每次两军对阵搏杀的时候,管仲就躲到最后边,而部队后退的时候,他就跑在最前面。因此,战友们都耻笑他怕死。这时鲍叔牙又说:“管仲因为家里有老母还需要他奉养,并不是他真的怕死而害怕与敌人搏杀啊!”管仲又曾多次参与谋划一些事,意见往往和鲍叔牙不一致,而事后,大家又认为鲍叔牙是正确的。这时候,鲍叔牙就说:“管仲不是谋划不完善,是因为他还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他的谋划肯定是百发百中。”管仲听到鲍叔牙说的这些话,就很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因此和鲍叔牙结为生死之交。

  齐国国君齐襄公正夫人还没有生儿子,他的其他夫人生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已经长大了,想找师傅来教他们。管仲就对鲍叔牙说:“以后襄公去世了,继位的不是公子纠就是公子小白,我们两人各去给一个人当老师,不管是哪一个继位当国君,我们都彼此互相推荐。”鲍叔牙认为这样很好,就去当了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与一个叫召忽的人共同担任公子纠的老师。

管仲治国历史小故事(东周列国系列故事)(1)

  后来,齐国发生了动乱,齐襄公被杀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跑到各自的外公家避难去了。等到动乱被平息,他们两人都准备回国继承国君之位。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顺利继位,带人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想射杀他,但箭只射中了腰带,公子小白假装中箭骗过了管仲。结果在管仲和召忽陪着公子纠不慌不忙地往齐国赶的时候,鲍叔牙却带着公子小白提前回齐国继承了国君之位。

  公子小白即位当了齐国国君,号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之初就与保护公子纠的鲁国之间发生了战争,在打败了鲁国之后,威胁鲁国杀了公子纠,随后还想杀管仲和召忽。召忽无奈就自杀了,而管仲由鲍叔牙担保躲过一死,还在鲍叔牙的再三强力推荐下被齐桓公任命担任齐国的上卿。

  在管仲的帮助下,齐国逐渐变得国富民强,成为春秋时第一位诸侯国霸主。诸侯国有不遵从周天子命令的,齐国就号召并带领其他诸侯国一起去讨伐。诸侯国有发生动乱或遭天灾的,齐国就号召其他诸侯国一起去帮助。

  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顺顺当当地当了多年的诸侯国霸主,很是心满意足,他也很尊敬管仲,他称呼管仲为“仲父”,而不叫他的官职或名字。在管仲生病快要死的时候,齐桓公亲自去看望,并征求上卿的继位人选,他还提出了让鲍叔牙继位的想法。而管仲却说:“鲍叔牙这个人的确是一个君子,但他不适合担任上卿这个职位,他过分善恶分明,只要看到有人犯错,他就终生不忘,不能包容,这怎么行呢?”有个叫易牙的奸臣听到了这些话,就去告诉鲍叔牙:“管仲当上齐国的上卿,是你鲍叔牙推荐的,现在他生病快要死了,主公问他谁能胜任上卿,他不推荐您,却推荐了别人,我真的为您感到不平。”鲍叔牙笑着对易牙说:“这就是我为什么推荐管仲担任上卿的原因哪!管仲忠于国家,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影响自己的想法。我这个人做管司法的官还可以,一定可以做到对坏人坏事严惩不贷。如果我担任上卿这个职位,那么像你这样奸佞之人,哪里还有容身之所呢?”易牙羞惭得无言以对。这就是管仲与鲍叔牙被人传颂千年的真正相互理解、结成高尚友谊的故事,也是“管鲍之交”这个成语的由来。

管仲治国历史小故事(东周列国系列故事)(2)

  再说管仲快要死的时候,齐桓公还问到易牙可能担任上卿。管仲异常严肃而又认真地对他说:“主公您不问我,我也要对您说,像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您不仅不能重用他们,还要远离他们。”齐桓公说道:“我曾经开玩笑说,什么好东西我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人肉。易牙就回去杀了他三岁的小儿子,蒸煮了给我吃,以满足我的口腹之欲,这不就说明他爱我胜过他自己的儿子吗?”管仲回答:“正常的人都会疼爱自己的孩子,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残忍的杀害,他怎么会去真爱别人呢?您到危难的时候,又怎么能依靠他呢?”齐桓公又说:“竖刁这个人为了能服侍我,自己把自己阉割了,这不是说明他对我特别好吗?”管仲说道:“正常的人没有不爱惜自己身体的,自己身体都不爱护的人,关键的时候怎么能去爱护别人呢?”齐桓公接着说:“开方放弃卫国的太子之位,到齐国来追随我,他父母死都没有回去奔丧,这总说明他爱我胜过他的父母,还有太子的位置吗?”管仲说道:“正常的人没有比父母更亲的了,对父母都残忍的人,怎么会真心对别人好呢?而能继承一个国家国君的位置,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他放弃了这个希望来跟随您,是他跟随您而有更胜过他继承他本国国君之位的愿望啊!”随后他又郑重地说:“主公啊!这三个人您一定不能做亲近他们,否则,会导致国家动乱的。”

  齐桓公不解地问:“这三个人在我身边已经很久了,原来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话呢?”管仲说道:“原来我不说这些话,是因为我知道您喜欢他们,我只是顺从您的心意罢了。他们好比洪水,而我是堤防,确保他们不至于泛滥成灾。我现在要死了,好比堤防破了,洪水就会成灾啊!请您一定要听我的话,远离他们。”

  管仲死后,在鲍叔牙的一再要求并监督下,齐桓公下定决心罢免了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人的官职,也不再召见他们。但过了一段时间,便觉得夜不安枕,食不甘味,脸上整天看不到笑容。他的一个夫人叫做长卫姬的劝他说:“君侯自从罢免了易牙、竖刁、开方,国家也没有看到被治理得怎么好,而您反倒很不开心,容颜日益憔悴,我想是您身边的人没有让您称心如意的,为什么不把他们再召回来呢?”齐桓公说:“我确实很想念他们,但既然已经罢免了他们,如果再把他们召回来,鲍叔牙会不高兴的。”长卫姬又说:“鲍叔牙的身边难道不用他称心如意的人吗?您都老了,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呢!您就说现在的厨师烧的菜饭不好吃,先召易牙回来烧菜饭,然后竖刁、开方不就自然而然地回来了吗?”齐桓公听了她的话,准备召回易牙。鲍叔牙知道了,就劝他说:“主公您难道忘记了管仲的遗言了吗?”

管仲治国历史小故事(东周列国系列故事)(3)

齐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易牙这三个人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国家也没有什么坏处,仲父的话是不是夸大其词了?”于是易牙等三人同时恢复原来的职务。鲍叔牙气愤难当,不久就死了。易牙等三人更加肆无忌惮,专权贪横,在齐国逐渐形成顺之者生、逆之者死的局面。等到齐桓公生病要死的时候,易牙、竖刁、开方分别帮助齐桓公不同的儿子争夺继位权。易牙、竖刁帮助公子无亏先下手为强,把齐桓公寝室周围筑起三丈高墙,日夜派兵巡逻,不准齐桓公其他儿子进宫探视,连服侍的下人都全部撵出去,只留一个小洞口,每天派人进去看看齐桓公死了没有。齐桓公躺在床上,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要吃的没吃的,要喝的没喝的,只有静静地等死。快要死的时候,他的一个小老婆偷着进去看他,并告诉他易牙、竖刁所作所为,他不无悲哀地对小老婆说:“仲父真是圣人啊!圣人的见识就是远哪!我昏聩不明,活该有今天的遭遇啊!”接着拼尽最后的力气,大声呼叫:“老天哪!我就这样去死吗?”最后吐血不止而死。

  后感:管仲做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的智慧和谋略毋庸置疑是出类拔萃的,没有管仲,齐桓公成不了春秋五霸之首。但就为人处世,我更推崇鲍叔牙,鲍叔牙的才能无疑也是出众的,否则,齐桓公也不能顺利继位。鲍叔牙的道德更是令人钦佩,他对管仲的理解和帮助实在让人羡慕不已,能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真是幸运,可以说没有鲍叔牙就没有千古名臣管仲。管仲对易牙、竖刁、开方三人的评价可以永远值得后人借鉴,特别是做为一个领导人,更应该切忌凭个人好恶和亲疏关系任用下属。齐桓公亲近任用小人不仅使自己下场悲惨,还给齐国造成祸乱,致使齐国一蹶不振的结果,不足以让我们后人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