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特色清真餐厅(河北清真饮食的明珠)

中和轩饭庄分为两支,保定为北,石家庄为南,清代以来保定回族人‬创办、经营的大型饭庄。

由于经营这家饭庄的满氏家族头脑敏捷,注重人才,讲求信誉,经营得当,博集烹制山珍海味鸡、鸭、牛、羊、素以及各类主食制作之众长,而且不断研制创新,口味独特,使人回味无穷,堪称回族清真饮食行业的一颗明珠。

石家庄特色清真餐厅(河北清真饮食的明珠)(1)

中和轩的主打—蒸饺

满氏家族

满氏家族是今保定回族中的主要家族之一。

满氏祖籍属山东德州满家庄(今隶属河北固城县)搬迁至保定。古时山东德州金境地势低洼,盐碱遍地,不易谋生。

而保定历为京南首府,明代之后又为直隶总督、府道衙门地,故成为官宦集居之所,经济发达,地势平坦,谋生手段较多,这或许就是满氏家族迁入保定的主要原因吧。

满氏先祖满长福仅弟兄一人,大概1862年左右,即清同治初年,携眷搬进保定,先租赁了一间小小门脸,以摆包子摊为生,以后经济稍为宽裕,又在大慈阁后北大街路东,开设了一家中和轩小饭馆,开业时间为1870年,清同治9年。

石家庄特色清真餐厅(河北清真饮食的明珠)(2)

保定(北)中和轩

原北街中和轩财力日益丰厚。约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甘军回族将领董福祥,奉慈禧之命率所部到北京“勤王”,前后驻军保定北关文昌宫等地。因甘军均系回族,且薪饷丰厚,多在中和轩用餐。但房屋狭窄,难以容纳众人,满长福见生财之机已到,便在原东大街租赁了两进大院,中和轩迁此营业。

满长福将前院改为大厅和柜房,后院改为雅座,前后共摆设饭桌24张(座12张雅座12张)营面积约400平方同时可容120人餐总投资银1500元中和轩的经营范围极广,除烹炒山珍海味,牛,羊、鸡、鸭、荤素炒菜之外,还供应时佳肴,如烤鸭、涮肉、松枝烤肉等。主食则有花卷、米饭、蒸包、罩饼、牛肉翠面等。

主要服务对象是军政要员、绅商巨贾,散座则为一般军政人员、商人和劳动人民。由民国初年至抗战为其营业鼎盛时期,大军阀曹馄、吴佩孚、冯玉祥等经常在此用餐宴客,中和轩经常是宾朋满座,座无虚席,经常闹的省府厅级人员,只好到散座就餐。

1921年,修南后曾大宾客以示庆祝。备有回汉两种席面,中和轩派安鸿儒等承办清真席。因回民席口味鲜美独特,大多宾客皆到回民席用餐,汉民席很少有人。

中和轩原为自东自掌企业。自满长福以下,子孙至恒忠、恒丰(兆)均在此直接掌握经营。1924年,因家族内部经济矛盾,满恒太等退出吃干股,交由伙友安鸿儒、安国喜、满恒山代为经营。

按双方合同规定,股东满家任何人不得干涉经营财务之权。此时中和轩更名为合记中和轩,直到抗战开始的1937年,担任过经理的还有安乃臣,会计刘步青。又由老九满恒裕接办,到1947民党政府搞经济封锁,无法经营而倒闭。

早期在中和轩兴旺时从业人员多达30人至40人,少时15人至20人,厨师、堂馆、会计及其他一切从业人员,除由柜方管饭外,还由股东按月发给工资,按等份不同分给收人可观的小费。

中和轩的经营方式,除在店内供餐外,还在店内、外包办酒席,代客送饭,一切烹调原料、面、菜,均为赊入,定期结账。客户用餐毕,堂馆上报柜房,出门时以现金结账。常年顾客则以摺子记账,年终结算。

在中和轩出徒的厨师,分布甚广。战前在本市开业的有江丰园、玉美轩,其他远至山东济南、青岛、西安、太原、临汾、上海、郑州、武汉、张家口等地。

石家庄特色清真餐厅(河北清真饮食的明珠)(3)

石家庄(南)中和轩

中和轩满氏家族,经济头脑十分灵活,名不虚传。当正太、石德铁路修通之后,鉴于石家庄已成为南、北、东、西交通枢纽,经济必大发展,因此于1920年,由满恒忠在现中山路北边的中华胡同开设了南中和轩饭馆。

以后生意日渐兴隆,又向正定贾四爷借款若干银元, 石同丘街东斗租赁一处院落,开设了“南中和轩饭庄”。

前庭仿效保定中和轩,改为散座大厅,后为出廊四合院,营业面积约为400-500平方米,字号牌厦为正定文人何子风所书。

经营范围与保定雷同:除烹制山珍海味、牛、鸡、鸭,亦有应时食肴、涮肉、松枝烤肉。主食亦有花卷、米饭、蒸饺、罩面。初任经理为满恒忠,1945年让给满恒丰,至公私合营为止。

石家庄服务对象与保定不同,战前为一般军、政人员和商贾,战后则为日伪军政人员和商贾,以及中山路一带的纨绔子弟。

日伪统治8年期间,为其生意兴盛之期。营业范围,除店内就餐、宴请者外,还有包办婚、丧、喜、寿酒席,还带出堂会。此外,还为宾客用提盒送餐。

该店从业人员最多时达40人之多。一般红案配一师一徒,水菜案一师一徒,面案一师六七徒不等。

堂馆除便座一师数徒外,雅座一般有一师三至四徒。散设案亦为一师数徒。初入饭店者,只允干下活,如剥葱、蒜,刷洗盘碗等。

该店满恒忠、满恒丰、满恒裕皆充任过经理,满恒丰为时最长。会计为束鹿(今辛集市)人回族张桂林,帮账保定人杜兰柱。

该店治店严谨,如违犯店规及不合格者即行辞退。店内除管饭外,由股东每月向从业人员密发工资几元、数十元不等。含经理在内,一切人员每日尚可分得数量可观的“小费”。

每日由账房先生将竹桶内之小费倒出,分成若干等份,除经理分大份之外,堂、灶、案、会计分中份,学徒分一角至三角儿(即一份的四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分剩的零头为渣子,给初入徒者。就当时而论,中和轩为石家庄首屈一指的大饭庄,工资也是最高。

南中和轩如同保定一样,在抗战后国民党统治三年期间,由于经济封锁,而处于停业阶段。

1947年11月解放后,又获得新生而日趋繁荣。1956年合营后继续营业。该店曾被易名“聚风”,1980年后恢复中和轩名称。

现临街为清真小吃快餐部,后为散座餐厅,经营高档溜、炒菜及应时涮肉等。

如今,中和轩也是石家庄市回族清真老字号餐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