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

司马相如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想纳妾,就给妻子卓文君写了一书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看着这个书简,马上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含泪挥笔回了一首,司马相如从此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

新嫁守寡,冥冥之中有天意

卓文君出生在西汉王朝走向繁盛的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极大地减轻了赋税,鼓励农业生产。老百姓的衣食充足,天下太平。

蜀都地处西汉帝国的西南,山美水更美,物产富饶。因为国家的政治清明,临邛城中出现了很多富人。卓文君的爹爹卓王孙是临邛城的大富之一。

卓王孙虽然没有什么文化,脑子却非常灵活。那时,蜀都汶山下盛产大芋,卓王孙收购便宜的大芋,供给贫民食用,让贫民开采铁矿,冶铸铁器,在云南、四川两地进行贸易,逐渐积累了大笔财富,成了当地大富之一,光奴隶就买了800多人。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2)

有了钱以后,卓王孙的名声大振,他好歹也算是地方富绅了。生在富豪之家的卓文君自幼便娇生惯养,受到百般溺爱。卓王孙喜欢弹琴,夫人更喜欢弹琴,卓文君自幼受到了熏陶,弹得一手好琴,还没有成人,小小年纪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自古红颜的命运悲苦。卓文君也是如此,嫁了丈夫后,很快竟变成寡妇了。小小年纪的她,变得更加任性,卓文君不肯呆在婆婆家里守寡,便回到了娘家,重新过上了富家小姐的逍遥日子。

一日,卓文君在自家楼上看到一个人后边跟着车辆、仆人,风度翩翩,非常帅气,与她平时见到的有钱人家的子弟根本不一样。她喜上心头:他是谁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后来,卓文君听说他叫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3)

《凤求凰》司马相如剧照

司马相如是蜀地成都人,字长卿,小时候便开始读书,还练过剑术,精通文武。司马相如文采飞扬,十分崇拜战国的蔺相如,就把爹爹给他起的小名“犬子”改为“相如”。

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司马相如在长安太安毕业后,成为景帝的武骑常侍。司马相如爱写辞赋诗,但景帝偏偏讨厌辞赋,引起了景帝的反感。

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梁孝王进朝,他带来的宾客中有邹阳、枚乘、庄忌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看到这些名人以后,便称病辞职,与邹阳、枚乘等人一起成为梁孝王的宾客。

不久,梁孝王逝世。梁国变成几个小国。

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年底,司马相如从梁国回到成都,重新过上了平民生活。这次宦游前后长达八年。这时,司马相如已经28岁了。

司马相如回到成都时,父母已经双亡,家道败落,老家仅剩几间茅屋,一些田产和财物都不见了,使得他难以维持生活。不过,司马相如有个好友叫王吉,王吉正在临邛当县令,他非常重感情,愿意帮助朋友。

王吉对司马相如说:“长卿呀,你在宦海浮沉了八年,既然失败了,生活又没有出路,干脆搬到临邛来吧!”司马相如便同意了。临邛距离成都仅百里,司马相如一天就到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4)

老友相见格外兴奋。王吉本来就对司马相如的才气、文章十分佩服,经过八年游历的锻炼,司马相如的才气更大了。然而,司马相如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年过二十八,还是孤身一人,实在可怜。感叹之余,王吉想起一女,笑着对司马相如说出了计策。

司马相如欣喜若狂。他在王吉的帮助下,演出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私奔喜剧。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5)

有生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心颤

从此,王吉佯装对司马相如十分恭敬,经常到相如住的都亭问候起居情况。起初,司马相如还感到不好意思,后来,干脆推托有病不见了,命小童出来答话。此时,王吉装得更加恭敬了。

临邛的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盛产油气井,还有盐井。用油气井煮盐水,一石水能够得五斗盐。临邛还盛产铁矿,炼铁业十分发达。因此临邛的富人非常多。

上文说,卓王孙从少数民族买来了八百多个奴隶,而程郑也买来了几百个奴隶。许多当地富人见县令这样殷勤恭候相如,感到吃惊,就商议说,县令来了贵客,我们应该设宴款待他才对。

众富商请司马相如吃饭,还请了县令。宴席设在卓王孙家里,赴宴的宾客满堂。县令王吉如期赶到。到了开宴的时候,卓文君看到家里非常热闹,仆人们忙忙碌碌,请客的、接客的、摆酒席的...宾客们差不多都到了,共有一百多人,谈笑声,问候声不断。宾客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除了富人,就是有权的。

宾客们在卓王孙的热情招呼下纷纷入席,等到了中午,司马相如还没有来,多次派人去请,说司马相如有病不能来了。县令王吉不敢先吃,亲自去请。司马相如勉强前来赴宴。司马相如生得英俊非凡,再加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阅历,他表现出的儒雅风采,竟把宴席中的主客都倾倒了。

人们都看着相如,不停地点头,心中暗想:能与相如共席,真是三生有幸。司马相如举杯痛饮。酒过半酣,王吉递上一把古琴说:“听说长卿琴术高超,如果觉得烦闷的话,请吧!”司马相如谢了一番,不客气地拨弄起来。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6)

琴声悠扬,不精音律者也听得人了迷,知音律者暗暗称奇。这动听的琴声深深迷倒了卓文君。

17岁的卓文君不在酒席上,而是躲在酒席的隔壁偷听。卓文君早就听说司马相如这个人了,此次爹爹请客主要是为司马相如,她也是知道的。在宾客们等得焦急时,她感到烦躁不安起来。

等了这么长时间,司马相如终于来了。丫环说,司马先生太有风采了,还会弹琴,立刻就要弹琴了。卓文君听了,心中大喜。还未等她坐下来,琴声就传了过来。琴声悠扬动听,摄走了她的魂魄。卓文君不禁赞叹。

她偷偷地来到窗下,侧耳细听,逐渐地被司马相如缠绵的琴声迷倒了,这琴声一定是在向心上人倾诉,在热切地呼唤。卓文君感到心慌面赤,透过屏风去看弹琴的人。

人间真有如此美男子吗?他的举止是那样的闲雅,好像闲云野鹤一样,他是那样的风度翩翩,使在场的每个男人都变得粗俗不堪。

上次偶然见到的在街上行走的人,原来就是他!那一次距离太远,看不清楚,这一次近在咫尺,她一见钟情,心动了。这是她有生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心颤。

琴声婉婉转转,环环绕绕,正在倾诉对异性的爱慕与追求。司马相如为什么要弹思春的歌曲呢?原来,这都是县令王吉的一片苦心。王吉之所以假装对司马相如恭敬,主要是为了骗卓王孙遨请司马相如。宴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互生爱慕之情,成就二人的秦晋之好。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7)

王吉是个热心肠的人,司马相如是他的好朋友,他愿意帮忙。他见卓文君是一个绝色美女。可惜十七岁丈夫就死了,回到娘家守活寡。若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撮合在一起,解决了两个人的烦恼,而且司马相如的生活困境也能够解决。

可见,司马相如此次赴宴,就是为了吸引卓文君。卓王孙是临邛的大户,他的女儿卓文君的情况,谁都知道。王吉将卓文君的情况告诉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已经岁数大了,艳遇不是没有过,但总是遇不到知音,不肯屈就自己。

司马相如听说卓文君好琴,生得国色天香,便动心了。此次在宴会上弹奏的曲子,正是他的绝作。琴为心声,懂琴的卓文君,自然能够听懂司马相如的心声。

司马相如正在苦待着红颜知音的到来,有谁能够听懂心声呢?他弹的曲子名为《凤求凰》,曲辞的意思是:

凤兮凤兮归故乡,邀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开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退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顽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借助琴声倾诉了对卓文君的爱幕之情。卓文君被他的琴声和风度所迷倒。她见司马相如在呼唤自己,暗示自己半夜私奔。听着听着,她又难过了。像司马相如这样的美男子,能得到他的爱也算是三生有幸了。但一想到私奔,她就有些犹豫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8)

世俗规定男女的婚姻要经过送礼求婚、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送礼订婚、送聘礼、议定婚期、新郎迎新娘等许多仪式。女人必须讲究“三从”、“四德”,“妇人之义,父母不在,宵不下堂”

父母不在身旁,女人夜里连堂阶都不准下,怎能半夜私奔呢?再说,《诗经》中有很多诗,就是讽刺私奔的。

这些诗卓文君经常读,经常幻想,但真要她私奔,这是多么严重的叛逆呀!卓文君转念一想,婚姻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应该由男女自愿结合。若由父母包办,很可能重蹈旧辙。

想当年,按照父母之命,她被嫁给重病缠身的阔少爷,结婚仅几个月,就守活寡了,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气愤,觉得还不如私奔呢。

宴会散后,司马相如买通了卓文君的丫环,与卓文君互通心声。半夜,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幽会。司马相如惊呆了,她的眉毛似遥望中的秀山,两颊红润似盛开的荷花,肌肤细腻柔滑似油脂。尤其是一双明眸,火辣辣地,立刻就把司马相如征服了。司马相如有点口吃的毛病,竟不口吃了,向卓文君表白了倾慕已久的心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9)

深夜,卓文君的丫头先跑了出来,卓文君连首饰都顾不得收拾,借着月色,向临邛都亭逃去。自卓府到都亭有十几里山路,卓文君自幼娇生惯养,没走过那么远的路。

在丫头搀扶下,她好不容易逃到都亭,此时已累得满头大汗了。司马相如扶卓文君上了马车,命车夫用力挥鞭,朝成都逃去。第二天下午,他们来到家里。

迎接卓文君的,只有几间破屋子,家徒四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简单地清扫了一下,搭了一张床,开始了新婚生活。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0)

沽酒市井,气得卓王孙不得不出血

私奔,对古代女子来讲,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呀!热恋中的卓文君变成了疯子,顾不了封建礼教的约束了。

火热的激情早已把封建礼教的绳索烧了。卓文君不顾私奔后的恶果,不顾人们的闲言碎语。此时,卓文君变成了爱情之舟的主宰!爱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司马相如太穷了,又没有职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卓文君虽然得到了爱情,但面临着苦寒的生活考验。只知道赚钱、霸占他人财产的卓王孙,见女儿被司马相如拐走,恼羞成怒。真的,他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大的亏,丢过这么大的人!都是女儿太不争气了。

一个巴掌怎能拍得响呢?他十分痛恨女儿。他到处扬言:“卓家的女儿不知羞耻,败坏门风,一文钱都不会给她,一文都不给!”

朋友们劝卓王孙,说:“文君这孩子还小,不懂事,她是您的亲女儿,当父亲的不要太心狠。文君在成都快饿死了!”不管朋友们怎样劝,卓王孙就是不听。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1)

过了一段时期,在苦苦期待中的卓文君见爹爹没有宽容的意思,不禁耍起了小姐脾气。四川女子,自古就泼辣。再加上卓文君从小就任性。

卓文君脾气一上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对司马相如说:“你在临邛有宅子,我的兄弟也住在临邛,向他们要钱能够过得好一些,不要在成都活受罪啦!”

司马相如不甘于贫贱生活,立刻同意了她的意见。真是夫唱妇随,他们大摇大摆地回到临邛。他们把马车、马匹卖掉,买下个小酒店,假装卖酒。卓文君亲自卖酒,司马相如围起长围裙,与仆人一起干活。司马相如故意到县城中心的井边洗盘子涮碗。

腰缠万贯的卓王孙的女儿成了沽酒女,干起了贱人才干的活,在临邛县成为最大的笑话,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人们津津乐道。许多好色的人,专门到小酒店买酒,欣赏卓文君的美色。

这些丑事传到卓王孙的那里,他的脸面都被女儿丢光了,吓得闭门不出,害怕被人们笑话。但不能永远闭门不出呀。亲朋好友们受卓文君之托经常来劝卓王孙。卓王孙被逼无奈,只好认输,分给卓文君一百个奴隶、几百万钱,又送给一批嫁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2)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拍手称快,卖掉了酒店。为了避免遇到卓王孙而产生尴尬,司马相如夫妇带着奴隶和财物,回到了成都老家,买了一处宅子和田地,成了富人。卓文君的日子过得很好,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意郎君在手,财富盈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3)

《白头吟》,收回爱郎纳妾心

公元前140年,刘彻继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汉武帝不仅武功威震天下,而且喜爱辞赋。司马相如知道后大喜,向同乡杨得意求助。杨得意在宫廷里饲养猎犬,趁机向武帝推荐司马相如作的《子虚赋》。

武帝看过之后,手不释卷。不久,召见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当庭挥亳作《上林赋》。武帝阅后感到人才难得,马上封司马相如为郎官。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4)

一次,中郎将唐蒙奉武帝诏命开通西南夷。唐蒙路过蜀郡时,征调一万多蜀民为朝廷转运粮食,违者军法处置。蜀民惊恐万分,误以为爆发战争了,四散而逃。汉武帝知道这一消息后,为了防止民变,派司马相如回蜀郡去制裁唐蒙,安抚蜀民。

司马相如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还说服了西夷向汉朝称臣。司马相如作为汉朝的全权代表在蜀郡成都与西夷谈判,用巴蜀地方官赠送的财物安抚了西夷。

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老家,朋友众多。蜀郡为了迎接在朝廷做了郎官的司马相如,太守亲自出城迎接,沿途的县令背着弓箭走在前边为司马相如开路,百姓们被召来夹道迎接。司马相如衣锦还乡,威风凛凛。

在欢迎司马相如的人群中,也有他的岳父大人。卓王孙见司马相如竟有今日,临邛的许多富豪都通过司马相如的仆人,献上牛肉美酒来巴结他。卓王孙不胜感慨,真是有眼不识泰山,都怪他那时瞧不起人家。卓王孙又分给文君一些财物,同分给儿子的一样多。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卓家,与亲人相见。大家互相询问别离后的事情,欢声笑语。

司马相如完成与西夷的通好后,回到长安。不久,司马相如收受贿赂之事被汉武帝知道了,罢免了司马相如的官。司马相如带着卓文君来到茂陵。茂陵是武帝的陵园,又是游苑。一年多了,武帝又想念司马相如,恢复了其郎官的职务。

在长安城,司马相如经常陪武帝游玩,居住在官中。一日,司马相如被一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勾走了魂魄,想纳她为妾。司马相如想拈花惹草,风流快活,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很常见的。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5)

一天,卓文君收到丈夫的书信,不禁喜出望外,打开信一看,只有一行字赫然入目: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阅过信后,悲伤欲绝。马上明白了一句中无“亿”即是“无意”于我了。

男人纳妾是很正常的,她能有什么办法阻拦呢?她还是不愿放弃,把司马相如信中的数字,从头至尾、从尾至头作成一首诗,诉说委屈: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郎。”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纳亲之事暂且不提。半个月后,司马相如又与那户人家的小姐邂逅,均感到相见恨晚。司马相如又写信央求卓文君允许自己纳妾。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6)

本来,卓文君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才与司马相如私奔,结为秦晋之好。一心一意,白头偕老!这是卓文君的执着追求,哪想到司马相如竟不顾旧情。卓文君脾气很倔,作《白头吟》,表示要断决夫妻关系:

皑若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蹀蹬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由于路途遥远,仍未见到司马相如的回信,卓文君又寄去两封信: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卿,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这封信以委婉的语气,思念旧情,批评丈夫喜新厌旧。第二封信写道: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唏,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井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封信写得很果断:你要再不改悔,千脆断决夫妻关系吧!卓文君有着坚贞的情爱,泼辣的个性。她追求私奔时如此,抛弃爱情时也如此,真是烈性柔肠的蜀地妹子!那些在爱情面前哭哭泣泣、怨而不怒的软弱女子,如何与她相比!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7)

信终于到达司马相如手中,读过以后,司马相如痛哭失声,取消了纳妾的念头。

司马相如连忙写了《报卓文君书》。这封信非常短,念念不忘昔日之情,情真意切。司马相如最后写道: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卓文君见司马相如果然幡然悔过,便与其重归于好。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60岁的司马相如病逝了。多情的卓文君,悲痛欲绝。她回忆起与司马相如一起生活的日子,是他的琴声迷倒了她,是他的仕途奔波牵挂着她,是他的无数篇辞赋为她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8)

回首前尘,恍如一梦。司马相如去世后的第二年,在那个深秋里,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如愿随司马相如而去。

从浪漫的爱情开始,到中途的感情挫折,直至最终携手终老,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终于完美落下帷幕。

红尘奔波,谁能没有一时的心魔?谁能没有一点点过错?幸好,这份深情,最终有了好的结局。这样的喜剧收场,也是符合每个相信爱情的人的愿望的。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的真相(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19)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