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还有什么英雄好汉(水浒传里面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好汉呢,以水浒传的标准,快意恩仇,义气深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就是好汉,至于善恶,倒不是那么重要。

水浒传里还有什么英雄好汉(水浒传里面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1)

 梁山上有哪些人,就算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也能被称为“英雄”?

  在我看来,梁山上的大多数“好汉”里,跟“英雄”两个字,恐怕很难联系到一起。比方说,这些“好汉”里,真正能够让人心生敬意的人,就可谓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当多的梁山好汉的道德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很讲究道德观念的国家,人生在世,当与人为善,当尊老爱幼,哪怕是再没文化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些道理。至于不残害同类、不滥杀无辜,更是任何一个人类文明都通行的准则。可是梁山好汉才不管这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残杀百姓。虽然许多梁山好汉都是草寇出身,但能做到“盗亦有道”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对普通百姓的生命往往视若草芥,想杀就杀。

  细想起来,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老百姓,遭到意外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走山路遇上燕顺、王英会被挖出心肝做“醒酒汤”,住客店遇上孙二娘、李立会被麻药麻翻做成人肉包子,坐船遇上张横会问你想吃“馄饨”还是“板刀面”,就连在街头看个热闹,还要提防被李逵手舞大斧头砍翻在地……梁山上这种草菅人命、十恶不煞的罪犯多得很,却被后人一律称为“好汉”,而那些枉死的百姓,则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存在。

  除了滥杀无辜这一条外,梁山好汉中有道德污点的也不少。老大宋江就不是什么善类,如果说杀死阎婆惜、为报仇屠杀黄文炳满门老幼还算情有可原,那么只为赚他人上山,就害得秦明全家被屠戮、青州城外数百户人家被烧成白地,卢俊义身陷大牢、家破人亡,则无疑让人齿寒了;呼延灼刚刚还对慕容知府一口一个“恩相”,被俘后没费什么口舌便立刻投降,还赚开城门害死这位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恩相”;董平只因程太守不把女儿许给自己,便杀害程太守满门老少,只抢走程小姐一个人,也不知道程小姐以后过的是什么日子;孙立为向梁山表功,不惜出卖自己多年的老朋友栾廷玉;穆弘、穆春在揭阳镇上独霸一方,只因宋江在揭阳镇上赏了薛永五两银子,便认为“灭俺揭阳镇上威风”,薛永不仅被抓住毒打一顿,还差点被“捆做一块抛在江里”。总之,这些让人不齿的行径实在是太多了,实在很难让人对这些所谓的“好汉”心生敬意。

  那么,要什么样的“好汉”才能算是“英雄”、才能让人心生敬意呢?其实也很简单,一言以蔽之:心中有他人。唯有心中有他人,才会为人打抱不平,才会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进而赢得他人的敬重。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可梁山上真正做到的并不多,武松够英勇了,可是人们对他更多的是欣赏而非敬重,除了血溅鸳鸯楼时杀了不少无辜者算是污点以外,最重要的是他每次出手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从来不曾为他人出过手,夜走蜈蚣岭时杀了为非作歹的飞天蜈蚣王道人,倒算是为民除害,可事情的起因却经不起推敲:只因看到“一个先生搂着一个妇人在那窗前看月戏笑”,便“先把这鸟道童祭刀”,随后又杀了道人,实在有草菅人命之嫌。

  翻遍水浒全书,能够做到心中有他人的好汉还真不多。数来数去,也只有这么三个半。

  第一个是鲁智深。

  大凡看过《水浒》的,恐怕都得承认鲁智深是条真好汉。鲁大和尚不仅武艺出众,名列梁山步军之首,而且行侠仗义,为人光明磊落。先是放着好端端的军官不当,偏要去救助背井离乡的卖艺父女,结果流落天涯,不得不去当了和尚。当了和尚之后,好不容易在京城大庙安了身,有房有田,又有一堆小弟捧着,天天喝酒吃肉,日子过得无比滋润,只为救义兄林冲性命,不远千里一路护送,结果得罪权贵,再次亡命天涯。路过桃花山时,又多管闲事,演了一出“英雄救美”。可以说,无论依照哪个时代的道德标准,鲁智深都是能够让人心生敬意的英雄好汉。

  第二个是晁盖。

  比之宋江,晁盖的野心和手腕都欠缺了点,所以梁山在他手上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直到宋江“主持工作”,梁山的发展才开始突飞猛进。但比起伪君子宋江,晁盖确实是让人敬重的真好汉一条。

  书中有两个情节最能说明这一点,一是晁盖上山后,不惜重金把之前出卖过他们的白胜从大牢里救了出来,还让他在梁山上当了个小头领,不然以白胜的本事,哪有资格位列一百零八将?这个情节不仅反映出晁盖不计前嫌的胸襟,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晁盖敢担当、重义气,白胜也就是在智取生辰纲时打了盘酱油,晁盖上山之后却没有忘了这位小兄弟,想方设法前去搭救。反观宋江,杀阎婆惜后被阎婆缠住,当地闲汉唐牛儿上前帮忙拉开阎婆,宋江才得以脱身,结果唐牛儿被当地官府判了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从此生死不知。宋江呢?早把唐牛儿忘得一干二净了,别说接上梁山,连问都没有问过一句,两相比较,人品高下立见。

  另一个情节是江州劫法场时,杀人狂李逵放着官兵不管,独自跑到江边去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这时晁盖看不过去,挺着朴刀大喊一声:“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当时的场合何等凶险,梁山几十条“好汉”中,只有晁盖一个人对李逵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进行了制止。身处险境之中,依然为他人着想,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

  第三个是史进。

  史进虽然在梁山众人中出场最早,可是作者着墨不多,不管是上山前还是上山后,都没有多少表现的机会。但史进上梁山之前的一件事干得极有光彩,当时史进和朱武、杨春、陈达几兄弟在少华山上落草为寇,官军也没来找麻烦,日子过得那是逍遥快活,只因画匠王义的女儿玉娇枝被华州贺太守强夺为妾,还将王义刺配远恶军州。王义路过少华山时,史进得知此事,便把王义救了下来,又要去州里行刺贺太守,结果行刺不成,反被逮到了大狱里,还惹来官军要打少华山,最后不得不靠梁山出动大军来营救。虽然史进行侠未遂,面子上有点不好看,但其所作所为,却是典型的见义勇为,实属英雄之举。(参见:《水浒》里面有哪些展现人性光辉的情节?)

  还有半个是朱仝。

  朱仝能进入此列,倒不是因为他曾经徇私放走了晁盖、宋江,很讲义气。而是后来吴用为了逼朱仝上山,派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将一个“方年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孩子,一斧头下去“头劈做两半个”。做出此等丧尽天良的事情后,柴进、吴用好像没事人似的,见了朱仝还有说有笑,而朱仝看到李逵就要上去同他“性命相搏”,声称:“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就冲着拼上性命要为一个冤死的小孩报仇,朱仝也足以称得上英雄二字。但小衙内毕竟跟朱仝有一种类似亲情的关系,所以只能算半个。

大家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