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

说起乐山大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尊坐落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地的佛像,因为地处乐山而得名乐山大佛,这座佛像依山体而凿,倚坐双手扶膝式而坐,总高度达到了71米,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佛像,先后经过3次开工,历时约90年筑造而成,如此浩大的佛像工程,在国内外都极为罕见。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

乐山大佛高71米

事实上,乐山大佛是后人通俗的叫法,很多人估计都不知道,这座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约公元713年)的巨大佛像,在民间已经丢失了“真名”,后来,专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佛像进行“体检”的时候,在大佛右侧悬崖上的摩崖碑上,找到了大佛的“真名”——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2)

《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原碑

关于乐山大佛的故事,有两个在民间流传非常广,一个是关于大佛的修建者海通和尚“剜目救佛”,另一个是说乐山大佛每逢灾难大事就会闭眼流泪,乐山大佛虽经历千年而不倒,却终归只是一尊佛像,这闭眼流泪到底是怎么回事?

剜目救佛

说到乐山大佛,就不得不提海通和尚,如果你去看过乐山大佛,一定知道在大佛后方有一个海师洞,在洞口有一尊侧头45°的禅师像,底座上书写着“自目可剜,佛财难得”这几个大字,这就是海通和尚的雕像,这背后蕴藏着一段“剜目救佛”的悲愤故事。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3)

海通禅师像

时间回到公元713年,那时候的乐山还叫嘉州,贵州僧人海通和尚云游修行来到嘉州凌云山,被此地壮阔的山水环境所折服,遂决定在此处定居。凌云山自古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地,以水流湍急而出名。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4)

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

海通和尚经常看到来往的商船因为暗流而翻船,心中不忍看到如此悲剧,遂决定在江边修建一座巨大的弥勒佛像,以此来减弱河流交汇处的水势,阻止悲剧继续上演,海通和尚花了20多年时间,终于募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佛像工程也终于开始了。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5)

在佛像修建的过程中,依然不断有当地民众和过往客商捐物捐资,当时的嘉州官员一直觊觎这笔财富,便想找个理由敲诈海通和尚一笔,正好海通和尚在修建大佛时候,没有向他们进行报备,便以开工未得允许为由处罚海通和尚“罚银一万两,限三天交齐,要是不按期交钱,就剜去眼睛抵罚”。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6)

建造乐山大佛(动画)

面对如此威胁,海通和尚悲愤地回绝了一句“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当时的官吏依然不肯罢休,便直接亲自上门索要,海通和尚便自挖了一只眼睛,把这只眼睛放在盘子上,亲自递给前来索贿的官吏,此后这位官吏再也没有找过海通和尚的麻烦,大佛得以继续动工。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7)

乐山大佛在修复

海通和尚“剜目救佛”之决心让人动容,可惜他并没有看到大佛完工,海通禅师就因过度劳累去世,此时的大佛仅仅建造到肩部。此后又经历了2次开工,总共花费了90多年的时间,这座佛像才算正式完工。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8)

乐山大佛

最初修建完成的佛像,总高约71米,外表进行了颜料涂色处理,还镶嵌了宝石,部分地区还有金箔做装饰,为了保证佛像的完整性,还修建了木阁进行保护,可惜后来佛像历经多次战火损毁,且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当时的模样。我们今天见到的乐山大佛,已经是经过几次修复之后的样子了。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9)

乐山大佛

千年不倒的乐山大佛,逢灾难大事就曾闭眼流泪,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说乐山大佛最初的建造目的是减弱河流交汇处的水势,不过以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说,并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有必然的科学联系。现在的乐山大佛更多的是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往更深的层次说,乐山大佛给了善男信女一种心灵寄托。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0)

乐山大佛游客络绎不绝

事实上,从20世纪开始,乐山大佛曾出现过四次著名的闭眼事件,早期的包括1962、1963年,之后是1976年,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非常有意思的是,这几次大佛闭眼前后,都会有比较著名的自然灾害发生,不少人相信大佛似乎真有一种神秘力量。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1)

1962年的乐山大佛

回顾一下我们就知道,1962、1963年恰好是大规模三年自然灾害的时间段,到了1976年,又发生了唐山大地震,离我们最近的2000年,正好是合江沉船事件的发生点,这是一起造成130人死亡的悲剧事件,似乎自然灾难和大佛闭眼真的有必然的联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乐山大佛闭眼的秘密在哪里?

首先,可以确定地告诉各位朋友,肯定不是大佛真的“显灵”了,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大佛闭眼是有科学解释的,而且并不神秘复杂,主要跟设计学和心理学有关。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2)

上世纪拍摄的乐山大佛闭眼

事实上,大佛的眼部结构是经过精密设计的,乐山大佛的眼部构造可以分为眉毛、上眼睑、眼球和下眼睑,这四个部分经过严格的角度和尺寸设计,正因如此,普通民众在看大佛的时候,大佛会呈现出一种俯视苍生的厌世态,看起来就像是怜悯众生一样,这也是所有佛像的共通点。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3)

修复后的大佛眼睛

佛像要达成这样的效果也很简单,就是缩小上眼睑和下眼睑之间的距离,导致中间的眼球部分较小,本身看起来就不太明显,又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眼球部分的黑色涂料早已经脱落了,大佛也就失去了“眼睛”,在普通人看起来大佛就像是闭眼了一样,再加上雨水风化的痕迹,流泪的效果也就出来了。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4)

风化后形成的“眼泪”

所以说解决大佛闭眼的问题并不复杂,只要重新刷上颜料就行了。只是从心理上来说,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人类更希望拥有一种心理寄托,这也是很多人相信大佛闭眼的原因,即便知道这个东西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真实原因,一座千年不倒的大佛(15)

这纯属用PS进行的恶作剧了

事实上,关于大佛闭眼的解释还有很多种,我只是选择了认为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如果你也有自己解释,不妨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让所有读者来评论对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