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可能移民到别的星球吗(若地球不适合居住)

太空移民悖论由于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尚处在原始阶段,对充满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还一无所知,所以对太阳寿命的担心无疑属“杞人忧天”,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地球可能移民到别的星球吗?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球可能移民到别的星球吗(若地球不适合居住)

地球可能移民到别的星球吗

太空移民悖论

由于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尚处在原始阶段,对充满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还一无所知,所以对太阳寿命的担心无疑属“杞人忧天”。

近年来,很多人倾注了满腔热情研究探讨移民外太空的可能性。理由是,在太阳进入衰老阶段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时,以便能够移民到其他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图1 移居外太空之梦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件令人激动和振奋的事情。仔细斟酌,却不过是一套“瞒天过海”的把戏而已。

假如太阳进入衰老阶段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了,同为太阳系的火星或其他星球就能适合人类居住吗?显然,这是一种荒谬的托辞和逻辑上的悖论。

有些国家不惜花费重金,开展外太空“星链计划”和“火星移民计划”。其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拯救人类,而是为了抢占宇宙空间以便更好地控制人类。

从天文物理学的角度理解,对宇宙外太空的研究探索有利于人类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揭示更多人类生存空间的本质。

但从生命科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即使未来人类能够移民外太空其他星球或直接进入另一个宇宙,随着基因变异这些移民者最终也可能变成另类生物。

在宇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浩瀚的宇宙中可能存在很多类似地球一样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其中包括人类已初步了解的火星。

图2 虚构火星生存环境

但是,有谁能确保人类登陆火星后经过数代、数百代的基因变异,仍然具有人的特性?又有谁能知道在地球毁灭的同时,火星及其他星球能安然无恙?

即便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而且能开辟一个类似亚当和夏娃生活的伊甸园,有谁能保证让地球人都能飞上太空进入这个新的世界?假若只是极少数人能够实现的移民梦,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似乎也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移民外太空是建立在人类殖民统治思维逻辑基础上的一种狂妄设想。

当年西方列强远涉重洋侵略美洲大陆瓜分领土,抢占非洲大陆建立殖民地,已经尝到了甜头。惯性思维认为,既然在地球上可以移民并建立殖民地,为什么不可以到宇宙中其他星球建立殖民地呢?

这种殖民统治者的逻辑思维,犹如生物遗传的基因片段,已深深融入其子孙后代的血液中。

图3 虚构火星殖民地

有些人的霸道逻辑和强权思想决定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把入侵和扩张当作求生存的主要手段。这些人不仅在地球上谋求霸权,而且将未来入侵的目标直接瞄向外太空其他星球。

实际上,所谓移民外太空的真实目的,是对外太空星球资源的觊觎与掠夺。同时,抢占太空空间轨道以布局征服人类的信息设施和多功能航天飞行器,为其称霸世界乃至征服宇宙探路。

但是,人类对宇宙本质的了解毕竟还很肤浅。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企图征服宇宙、改造世界的梦想几乎难以实现。

尽管人类模拟天体运动规律已能创造出很多人造元素,但并非因此说明人可以创造世界万物。

与宇宙自然的能量和威力相比,人类不过是非常渺小、非常无助的一种地球生物而已。

1989年3月13日,太阳打了一个喷嚏吹起的太阳风,使加拿大魁北克600多万人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度过了9个小时。

图4太阳风对地球磁场的干扰

2005年8月登陆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一个神奇的回头一瞥就使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及阿拉巴马州蒙受了高达75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导致1800多人遇难。

2019年12月以来在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与太阳风暴的活动有没有关联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人类在疫情等自然灾害面前的手足无措和茫然无助是显而易见的。

人类对太阳风暴和热带气旋运动以及突发疫情等尚且无力阻止,又有什么理由奢谈征服宇宙、改造世界呢?

移民外太空是需要付出成本代价的,当你耗费了地球大量资源在外星球建立起“伊甸园”,怎么能保证太阳打喷嚏或飓风不会对“伊甸园”造成同样的灾难呢?

人类真正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就应该珍惜太阳每时每刻为人类乃至所有地球生命赐予的光和热。投入更多的激情研究利用太阳能及雷电、飓风、潮汐等宇宙自然现象所产生的能量,而不是依赖于挖掘地球上的煤炭、石油及各种矿藏来维持生存。

图5 开发清洁能源

保护地球环境,善待地球上的生命,才是值得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科学命题。那种“战争进化论”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只不过是人类野蛮时代的一种后遗症,人类文明的最高境界应是“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追求和平,向往美好才是人类的本质和天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