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

朋友阿明最近因为孩子的事比较闹心。

早上,叫孩子起床,不仅叫不醒,还拖拖拉拉,临到要走了,书本,作业都还没收拾好,做事非常的磨蹭,她实在受不了了,便对孩子吼道:”快点啊,上学要迟到了!”

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时,他会不断地闹腾,半天停不下来,最终阿明不得不责问孩子:”公共场合,你就不能安静点?”

孩子写作业,可能不是这道题题看不懂,就是那道题解题步骤是错的。阿明在检查孩子作业时,时不时会因为作业问题而向孩子发脾气:”你怎么回事,能不能认真点啊?看看人家小强,基础不如你,成绩却比你强多了!”

这样的场景,我想很多家长都不陌生,管教孩子,绝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这个过程,若没处理好,很容易发展成一种这样的情况: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1)

孩子做了不该做的或没按照你的要求来做

孩子做了不该做的或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来做,让你抓狂了,然后他们伤心了,最终气得我们自己直掉眼泪,当然也可能是孩子掉眼泪。

只要有此经历的家长,都会感到管教孩子真的是劳心费力、大动肝火、冲突迭起。各种咆哮、受伤,内疚,心痛,亲子情感连接都被破坏,彼此间的关系也由此跌落到了冰点。

家长们会发现,与孩子的交流特别艰难,每次与孩子发生”冲突”后,自己可能会很自责,时常私下问自己:

”为什么刚才对孩子那样,态度就不能好点吗?”

“为什么不能控制好自己,非要采取指责,批评的方式来管教孩子,让矛盾升级吗?”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2)

必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

”我很想制止孩子不当的行为,但是,必须在尊重孩子,不破坏亲子关系的前提下,对他的行为给出反馈,想让管教过程少点冲突和情绪,这能做到吗?”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管教中缺少尊重和爱,想要珍视亲子感情,尊重孩子,摈弃冲突,拒绝情绪化,你可以试试去情绪化,全脑的管教方法

那什么是去情绪化,全脑管教方式呢?

01 什么是去情绪化,全脑管教方式?

要明白这种管教方式,我们必须对”管教”一词重新定义一下。管教,英文为disciplin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它的原义是教、学及指导。

现在很多家长一说到”管教”,就会把它和”惩罚”联系起来,在他们的意识中,一直都认为,要约束孩子的行为,必须要管,而管便意味着对孩子要有惩罚。

这其实是一种误区。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3)

对孩子的任何一次管教,不是惩罚,而应该是"教"

对孩子的任何一次管教,其最终目的都不是给孩子惩罚,而应该是”教”。

Discipline这个英语单词,它的词根是disciple, 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代表学生的意思。所以,接受管教的是学生,是孩子,不是那些接受惩罚的囚犯。

而孩子是要通过引导或教导的方式来获得进步的。可能惩罚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的是让孩子受教,影响其终身。

在《去情绪化管教》中,作者西格尔·布赖森引入了去情绪化管教的概念。

啥意思呢?

说的是家长应该把管教看做馈赠给孩子的最有爱和营养的东西,让孩子们学会抑制自己的冲动,管理好愤怒以及考虑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这种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鼓励其参与深入的人际交往,最终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德行良好的人。

而要使用这种管教方式,必须要实现2个目标: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4)

让孩子听话,去做对的事情

目标1:让孩子听话,去做对的事情。

比如,你的孩子对别人毫无礼貌,随地乱扔玩具,

不写作业时,我们希望他表现得听话点,不要随意扔玩具,对人有礼貌,作业按时完成,仅此而已。

这种就是管教的短期目标,目的就是让孩子更听话一点,行为更合宜一点。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能达到这个目标,自己就已经很满足了。他们只是想让孩子做该做的,不要做不该做的。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不要这样做”,”我说咋样就咋样”,其实就是和这种目标有关。

当然,用了第一种目标,并不能让孩子变得更懂事,更礼貌,如果你对孩子的要求很高,那么可以试试第二个目标。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5)

灵活对付各种复杂情境

目标2:专注开发孩子灵活对付各种复杂情境,约束其负面情绪,避免失控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的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应付当下的困境,还可以对之后生活中要面对的各种困难,轻松应对。

所以,第二种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和道德判断力,让孩子表现得深思熟虑,且更加的认真负责,最终能成为善良且可靠之人。这种目标管教方式,叫全脑管教。

全脑管教所涉及的范围,不光只是即时教育方式,还有长期的深层次教育方式。

一种高效的管教方式,不仅可以制止孩子不好的行为,还能教会孩子各种能力,在他大脑中建立各种连接,让他拥有更好的决策和自控能力。

02 去情绪化,全脑方式的如何应用

家长在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给出反应前,一定要花点时间问自己如下3个问题:

(1) 为什么我家孩子会有这种表现?

(2) 你想教会孩子什么?

(3) 怎么教效果才会更好?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6)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傻瓜式”模式中跳出来

这套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可以让你在面对孩子错误时,从一种”傻瓜”式的模式中跳出来。

这里所说的”傻瓜式”模式,其实是父母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而采用这套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方式,能做出更有效的反馈。而且能马上找出制止他们的行为。

这套方式能交给孩子非常重要的,贯穿终生的能力,甚至能帮孩子塑造相应的品格,让他们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做出明智的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这套方式到底是如何对孩子做出反馈的呢?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假定你家孩子放学回家后,本应该是写作业时间,但他就是不写,父母一个劝,一个催,一遍又一遍,可最多不过一天,令人崩溃的场面就得重演,

孩子可能不停地向你哭诉着,作业很难不会做,同时也在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何自己这么蠢,就是做不来,无奈的哭闹,让你为之抓狂。一方面骂孩子上课为何不认真听老师讲,另一方面也指责孩子为何总是拖拉,有这点时间早就把一个问题解决了。

但这种无效的说教,对孩子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对你形成厌烦的感觉,孩子绝不会因为你对他说了这些而对你报以感激,甚至回应道,”爸妈,我知道错了,我明天一定改正。”

不过,如果你采用去情绪化,全脑方式时,也许情况会大为不一样。

你可以采用上面提到的这套方式,问自己3个问题:

第一, 为何我家孩子出现这种不做作业的现象?

也许,对于孩子来说,功课太难,他做不来,或者即使做了也会很受挫;或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情绪控制不好,压力很大,都可能会出现孩子不做作业。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7)

孩子的水平完全可以应付功课

但其实,根据孩子的水平完全可以应付功课。他可能只是今天起得比较早,学校活动多,足足在学校待了一天,现在晚上回来还要处理这么多功课,这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可能任务量太大,所以他不想完成作业?

也就是说,作为家长,只有明白孩子情绪为何而来,你才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然后给予孩子恰当的反馈。

第二, 在这段时间,你想教会孩子什么呢?

孩子此时,可能情绪很低落,不能进行有效的情绪或时间的管理,或者可能缺乏一定的抗压能力,甚至是大人的引导等等,那么,你要教给孩子什么,你要好好地琢磨琢磨。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8)

该怎样叫孩子,效果才会好?

第三, 该怎么教孩子,效果才会好?

当我们决定要教孩子时,你还得想清楚,这时候去教是否合适?比如,孩子沮丧时,疲劳时,甚至反抗时,硬塞的效果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父母要明白的是,这种时刻,根本不适合于教孩子东西,因为孩子此时的大脑是非常情绪化的,逆反情绪比较活跃,它把理性思考的部分会压制得死死的,所以,可以在次日,和孩子在一种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聊天时,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没完成作业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等等。

整个过程要和孩子一起,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亲子共同学习的时刻,尽力解决孩子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当然,不同的孩子,使用这套方式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没有一套方式能适用于大部分的孩子。

这套三问式的方式,其重点在于,父母要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管教,不要局限于以前的打骂方式,只有这样,你才会在一套完整而严密的理念指导下,与孩子平等地,面对面地交流,而不会在孩子犯错时,做出过激的处理结果。

六招教育小孩反叛心理(管教惩罚有这种思维父母)(9)

不要孩子一出错,就责罚他

所以,不要见到孩子出错就罚他,应该采用一种带包容性和目的性的去情绪化和全脑管教方式。

当然,这种方式也不可能每次都处理得很好,这里面最大的难点,就是你如何在短时间内想出办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你实践得越多,未来自然能对此越来越有经验,而且,三问式方式有个好处,那就是未来管教孩子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且你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会更加灵活地应对,更能学会从孩子角度看问题,彻底清楚他到底啥时候需要你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