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的气息运用(唱戏全凭精气神)

唱戏的气息运用(唱戏全凭精气神)(1)

雷喜福、胡菊琴《打渔杀家》

戏曲界有句俗话:“唱戏全凭精气神”。气,对于唱念尤为重要,所谓“气乃声之源”。就象冬天的风吹窗户纸,风愈大,窗户纸发出的声音愈强,风愈小,声则愈弱。人的嗓音也是这个 理。一个演员要想嗓子好,必须气足,所谓“气足腔才甜”。要想气足,必须有个健康的身子骨,这是基本条件。此外,还要懂得存气、换气、偷气、提气等一些用气方法。

存气:即在念白中始终保持体内有储备充足的气息。特别是学会用腹部帮助胸部储备气息,老话叫“丹田气”。具体要求是在念白过程中不要把肚子里的气全部用尽,要留一部分,这样才能保证声音的响亮和字音的完 整。如果把肚子里的气全部用尽,发出的声音既没力量,又不悦耳。存气最大的毛病是“跑气”,就是把气白白的浪费掉了。戏曲界有句经验之谈,叫做一“放声不放气,永远不费力”。意思是说,气息放出来,必须是用在声音上,不能把气白白的呼出去。

换气:是指及时补充在唱、念中消耗的气。例如我们念“潘洪,我把你这卖国的奸贼!”在念完“潘洪”后应马上吸一口气,然后接着念“我把你这卖国的”,再吸一口气,再念“奸贼”二字。只有及时补足消耗了的气息,念出来的话白才能响亮有力。如果一口气地把一个长句子念完,既没劲头,嗓子也容易嘶哑。“换气”,有时也称“缓气”,这里的“缓”是恢复的意思。亦即恢复原来气足的状态。

偷气:是换气的另一种方式。多用于紧急的念白中,所谓“偷”,就是叫观众听不出来你在换气。例如念“似你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今日犯在本御史之手,我是哪里容得,打!”(《审潘洪》寇准念白)当念完“似你这样”之后,应立即偷一口气,接着念“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后,再偷一口气,接着念“今日犯在本御史之手”,再偷一口气,然后念“我是哪里容得”再偷一口气,念“打”。气息随用随补,总是保持气足的状态。这样念出的话白,才能字音真切,铿锵有力,紧而不乱。才能把寇准的正义、果断、痛恨潘洪的心情表达出来(应注意偷气只能吸半口气,不能深呼吸)。

提气:这里的“提”是提取的意思。即演员吸足了气后,要会控制,想呼出多少就呼出多少。因为戏曲中的念白,根据不同的内容、语气,是有长短高低、轻重徐疾之分的。在使用气息的大小、快慢上是不一样的。例如“潘洪,我把你这卖国的奸贼”这句话白,“潘洪”二字要念得迅速果断,在气息的使用上,要求要有一足实的气息在瞬间呼出。而最后的“贼”字,拉了一个坚实脆亮的长腔,这就需要有充实的气息在较长的时间里,匀实的呼出。提气就是根据念白音量的大小,尺寸的短长,需用多少气,就呼出多少气,这样发出的声音,才能轻重有致,顿挫分清。提气又有“运气”之称,即调运气息的意思。

打气:所谓打气,是指将气息在瞬间迅猛地呼出。这种用气法,大多用在京剧中的一些特殊的念白里。如角色在惊乱之中,“带、带、带、带马!”这样一句念白,在念“带”时,要用较强的气打动声带,即谓之打气。又如老生上场前的嗽声,以及老生的各种“笑”,均是用较强的气息打动声带而发出的。

戏曲艺术1981-0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