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如果你是在农村里长大的话,最能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和勤劳的,那个苦难的童年,想起来泪满眼眶,乡村似歌曾经磨难的时光,现在的年轻人做梦都想不到,那些渐渐浮现在眼前的农活,板着指头一件一件的数来,我数了半宿,都没数到头,还是选几件终生难忘的农活分享给大家吧。

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1)

一、争工分,看牛割草拾牛粪

1、每天放学回家,把书包放好就打开牛栏门,把牛牵到有草的地方,让它吃饱吃好,或放到没有庄稼而有草的山坡上(为生产队看牛每年可争半个劳力的工分)。这时我们就可跑到河里洗澡、抓螃蟹、捉泥鳅去了。

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2)

2、生产队时,一个成年劳力每天可挣10分(年终每10分2-3毛钱的样子),我放学回家,不看牛的下午,饭都没得吃,就磨快镰刀,背起背篓,上山割草扯草。忙到黑时回家,请人称了交给生产队(每10斤计1分)。

3、不割草的时候就拾牛粪(牛粪是按每100斤计10分),我们上草地去拾,上山坡上去拾等,看到了牛粪就像看到了宝贝一样兴奋。

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3)

二、为家人,天天把水缸挑满水

天不亮就被从被窝里拽起来,惺忪朦胧着双眼,双手抱着担杖缩着脖颈儿挑俩担水(4桶水)把水缸灌满。那时候根本没有自来水,我们喝的水都是从井里打上来的。为了把家里的水缸灌满,每天都要来回挑几次水,小小的身板担着重重的水桶,担负家庭的爱。

我说我每天都要挑满水缸的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相信,当时有的人家也不相信,因为我上有兄长下有弟弟,怎么就是我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呢?看到家里的一口大水缸,如果没水了,不管是割草或看牛,也不管井水有多远(当时我家离井水800m左右),一定要把水挑满,否则煮饭煮猪食洗脚洗脸就都不能正常进行。现在手一按水龙头,哗哗清水就进了缸,多么地爽啊!

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4)

三、为丰收,冒着酷暑搞双抢

1、在双抢的季节,都是天才刚刚亮就要趁着早上凉快去田里干活了。用镰刀割稻,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用左手揽,右手割,基本上长时间都是保持着弓着腰的姿势,并且一直重复着一个动作。所以不仅会胳膊酸痛,还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再加上太阳一直照射着屁股,有的都会晒脱皮!

割稻谷,田里没水干热,有水就有蚂蟥来吸血。抬头望,那么大一片稻田,这得割到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不知道怎么也能坚持过来,累得你怀疑人生,晚上睡觉,做梦都在割。

2、当稻谷收割的时候,在湖南都会把打谷机抬到农田里去,然后两人一组开始给稻谷脱粒。那个时候的打谷机都是用单脚踩踏的,一般都是两个大人在上面踩踏,而旁边就是两个小孩在送稻穗。顶着炎炎烈日,往往都是天刚刚亮就开始干活,一直要到日落西山才能回家,生产队一忙就30天左右。

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5)

3、收完早稻后,插晚稻越快越好,因为要赶季节,也要防止露天的水在太阳下面蒸发。用耕牛拉一个铁滚把早稻稻梗压倒在泥下面后,就可以插秧了。“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古诗中所描写的插秧情景。

大凡乡下7-8岁的小孩,学插田时,首先要学扯秧,大人会告诉你怎样快速却小心地把秧苗扯脱,不伤根须,扯完一把后把根须在水中来回涮几下,泥块脱掉了,只有白色的根须绿色的秧苗,煞是好看。用一根干枯的稻草顺手系个活扣,要系得紧,往水田里抛秧时才不会在半空散架。但又不能系成死扣,要一扯活扣,就开了,才能提高插秧的效率。

插秧的情景很美,大姑娘、小媳妇和半大孩子站在水田里,你追我干,而且笑声不断。一行人排开,最左边的是插秧技术最好最快的,他要直直地从这头插到那头,下一个傍着他插下的秧苗往下走。如果插得太慢,后面的人追上,就会代替你当带头的,你就退居二线,这是一个很没面子的事。

有一种记忆叫下田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6)

50后的朋友们,这些农活有没有勾起你小时候的回忆呢?你小时候又做过哪些农活呢?点击关注分享幸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