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福最新比赛(探营郭兴福连)

“人人争当郭兴福,个个练成小老虎”,这是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二连的连训。

这个连队,是闻名全军的“郭兴福教学法”发源地。1961年,时任副连长郭兴福创造的“郭兴福教学法” 提高了军事训练质量和效果,被推广至全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大练兵活动。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军事训练的条件、手段、对象、任务都不断变化,“郭兴福教学法”还能不能跟上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发挥新作用?这个连队又是如何传承与创新“郭兴福教学法”,让其永葆活力的?

南都记者近日走进连队,探寻答案,感受他们传承和创新“郭兴福教学法”的点滴。

郭兴福最新比赛(探营郭兴福连)(1)

“每位官兵都会因为成为二连人而感到骄傲”

“冲击,执行!”随着二连连长余英汉一声令下,9月10日,苏中腹地山下一场进攻战斗实战演练正式开始。

有序地指挥,勇猛地出击,训练场上,官兵们仿佛已经置身真实的战场,一招一式,毫不含糊,处处带着战味。

这个连队曾被授予“军事训练先锋连”,即陆军第72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二连,是闻名全军的“郭兴福教学法”发源地。

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解放军南京军区某部二连副连长郭兴福在多年的教学中,吸取班战术和单兵战术教学的优点,把练技术、练战术和做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总结了一套从实战出发从难从严的教学方法。1964年,全军推广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郭兴福教学法”,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大练兵活动。

“郭兴福教学法”一经推广,就引起当时分管军队训练工作的叶剑英元帅的注意。随后叶剑英撰写报告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详细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并建议全军推广。毛泽东仔细审读了叶剑英的报告,当看到“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等文字时,在下面画了一道粗粗的杠线,且认为郭兴福教学法对传统练兵方法不仅是继承,而且有发展。

近日,南都记者走进该连队,一项项荣耀令人敬佩:1953年10月被志愿军第三兵团授予“保持英雄第二连”荣誉称号、1983年2月被原南京军区授予“军事训练先锋连”荣誉称号,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13次。

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二连仍葆先锋连队本色,2017年因圆满完成战区陆军“夜间装步连进攻”课目试点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2018年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每位官兵都会因为成为二连人而感到骄傲。”二连指导员李元庆表示,每年新兵入连时,二连官兵的入连仪式总是最受瞩目的。

郭兴福最新比赛(探营郭兴福连)(2)

训练更狠、作风更严、成绩更突出

荣誉背后是二连官兵无数的血和汗。

二连官兵告诉南都记者,每一位二连官兵都要求自己不能落后,以“武艺练不精,愧当二连兵”来激励自身。

苏中腹地的夏天总是很长,二连官兵常常在酷暑天里训练,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早上6点,天刚擦亮,官兵们就马上起身,到训练场上开始半小时的体能训练,随后进行一上午的战术训练。“很多战士对自己要求高,5点多就提前起床,给自己加练。” 指导员李元庆告诉南都记者。

中午简单休息后,下午2点半,官兵们再次精神抖擞来到训练场上继续战术训练。战术训练结束,又是一小时长的体能训练。每周特定时间,战士们还需要参加“夜训”。

连长余英汉告诉南都记者,在训练中,二连以三个“更”来严格要求自身。

一是训练更狠。五公里跑步训练,连长余英汉要求战士全副武装,负重跑步;专业训练场上,假地雷、塑料铁丝网全部换成了“真家伙”;战术训练时,连队专挑沙石地或泥水潭,设置的低桩铁丝网刻意延长15米、刺线比标准高度降低10厘米:组织实弹投掷时,全程融入真实敌情,结合现地穿插多个实战课目;“隐显目标射击”大纲规定目标显示5到8秒,二连按照5秒来训练;“手榴弹投远”大纲及格标准是30米,但二连规定35米才算及格……

二是作风更严。二连的官兵都知道,余英汉的口头禅就是“打起仗来行不行”。小到就寝时上下铺鞋尖的朝向,衣服上纽扣是否扣好,大到演习场上的打法符不符合实战背景,二连都要从严做起。

在二连,每次支部议训、每项训练任务部署、每阶段总结讲评,都教育警醒官兵经常想一想“与实战还有多远”“为打赢该怎样练”,始终把打仗标准作为镜子、尺子,自觉坚持战训一致、从难从严。

连长余英汉表示,“在二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用实战标准来对表,一个细小的漏洞都不会被放过”。

三是成绩更突出。连队始终坚持“四个ー”:坚持每天一小时战斗体能训练,有一个课目不达标就不松手,有一个战士不合格就不撒手,有一个环节不符合,实战化要求就不过关。

郭兴福最新比赛(探营郭兴福连)(3)

在严格的训练下,二连先后出色完成“装甲步兵连进攻战斗”“加强装步连夜间实弹检验”等4个先行试点课目示范,年年被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连。

能打硬仗的“小老虎”血性

“人人争当郭兴福,个个练成小老虎”,这是“军事训练先锋连”大楼屏幕前滚动的标语,激励着二连走出一批批有血性、能打硬仗的“小老虎”。

“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坚持到终点!” 去年年底,在陆军“精武—2018”比赛的50公里负重越野课目考核中,二连连长余英汉冲到终点后,直接晕倒。

郭兴福最新比赛(探营郭兴福连)(4)

军医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原来余英汉患有气胸。考核当天气温过高,余英汉体力严重透支,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他感到心如刀割,疼痛席卷全身,额头冒汗,青筋暴起。裁判劝他退赛,余英汉却忍着剧痛拒绝了。余英汉表示,“只要没倒下,就要往前冲,这是二连官兵骨子里透着的血性”。

二连的班长丁松,在训练场上也总是带着一股冲劲、韧劲。在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丁松因为训练不慎左手受伤且严重感染,导致手臂流脓发肿,但是他坚持带伤训练。每天繁重的训练后,丁松也不停下奔跑的脚步,还要进行“魔鬼训练”,完成各种负重练习。在近期的破纪录比武中,丁松取得全旅3千米第三名。

“我一直在向前冲,希望自己能像‘老虎’一样,奔跑在杀敌一线。”二连战士王学东近期在17分钟内跑完5公里,夺得连队第一的成绩,一张他显露肱大肌的照片还被挂在二连体能训练室的墙上,激励着官兵们加强身体素质。然而,这位强壮的彝族汉子初入军营时身材瘦弱、体能几乎门门“亮红灯”。正是凭着不服输、争做“小老虎”的精神,王学东完成了“逆转”。

坚持“能者为师”发挥集体创新智慧

“郭兴福教学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二连一代代官兵的思考中,不断赋予了“郭兴福教学法”新的内涵。

余英汉告诉南都记者,刚成为二连连长时,他对自己提出了两个要求:本领过硬,传承创新。

“本领过硬”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带领队伍前进,至于“传承创新”则是余英汉肩负的一个使命。

“郭兴福连”传承的是荣耀和精神。余英汉向南都记者介绍,一直以来,二连注重用光荣传统激励官兵,每逢重大节日、干部报道、新兵下连等时机,连里都会组织参观一次荣誉室、上一堂传统教育课,观看一部大练兵录像,观摩一场教学课目示范,让“人人争当郭兴福,个个练成小老虎”的连魂融入到官兵血脉。

作为90后,余英汉在创新“郭兴福教学法”时,胆子更大,思维更活。

余英汉在全连大胆改革组训模式,采取打破编制、跨越专业等方法,开展“一专多能、一岗多位”训练,以往各专业的“老本行”都增加了新内容,电台操作、车辆驾驶、障碍爆破等几乎成了共同的训练课目,他规定连队每名官兵都必须掌握射击、驾驶、通信三大专业,让二连官兵个个成为战场上的“多面手”。

此外,以往的体能训练,官兵们在训练场上一圈圈地跑步,比较单一和乏味。余英汉让官兵们下载一款体能训练APP,让他们跟着APP里的教程练习。由于教程里的动作更加多样,加上有动感音乐的配合,极大地调动了官兵们的积极性。

实际上,每一位二连人都在为创新“郭兴福教学法”的内涵贡献智慧。

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敌方”聚集优势兵力兵器,在熟悉地形上构筑防御阵地,以逸待劳。作战态势不利,如何让“敌”军败北?二连紧急召开战地民主会,决定集众言、聚群智。

战士李伟朋提出“选择地形险峻处登陆”。班长王学东补充道:“少带重装备,来个出其不意……”二连官兵们都积极发表了建议,全连统一思想之后,确立了“轻装奇袭”的战术,向敌人纵深插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郭兴福最新比赛(探营郭兴福连)(5)

坚持“能者为师”,是二连能够激发官兵创新思维的秘诀。不看资历深浅,不问兵龄长短,不重荣誉多少,二连组织了“我为训练献一计”金点子评选活动,激励更多官兵加入“创客”行列,让“郭兴福教学法”在集体智慧的滋润下历久弥新。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封聪颖 通讯员 胥婉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