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损失(为什么说打赢抗日战争)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抗日战争中的损失(为什么说打赢抗日战争)(1)

图注:1941年资中酒精厂职工合影

喜欢喝白酒的朋友都知道茅台酒最好,茅台酒产地在贵州,属于祖国大西南,这里也是中国名优白酒的聚集地,除了茅台酒,还有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沱牌、曲酒、全兴大曲等名酒产于此地,尤其四川,被公认为中国最大的白酒产地,年产量贡献了全国产量的约三分之一!

这么多名酒为什么集中在西南地区?这主要和抗日战争有关。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沿海地区先后沦陷,国民政府退守重庆,西南成为抗战大后方。抗战期间,中国得到大量海外援助,由公路运输分散到各地战场,繁忙运输业直接推动了对汽油的需求量剧增。当时中国的汽油来自于美国援助,但随着日本对援华物资交通线的破坏和封锁,中国国内汽油供应一直存在中断的风险。

中国国民政府就考虑,怎么实现汽车燃料供应的多元化,为此积极寻求汽油替代品,最后确定用酒精代替汽油,一吨酒精大约可代替0.65吨汽油,转换比还不错。

抗日战争中的损失(为什么说打赢抗日战争)(2)

图注:资源委员会和四川酒精厂徽章原件

在这个政策推动下,中国酒精工业迅速兴起。国民政府原本计划在1939年至1941年三年间,投资1679万元美金、710万元国币,在后方各省设立四川第一酒精厂(内江)、四川第二酒精厂(资中)、四川第三酒精厂(简阳)、云南酒精厂(昆明)、贵州酒精厂(遵义)、甘肃酒精厂(兰州)等。而实际建造情况远远多于计划数,至1942年时,仅四川酒精厂就超过100家,达到历史最鼎盛期。据当时《新华日报》报道:四川酒精产量在抗战中后期连创新高,1940年为400万加仑,1941年提高至500万加仑,l942年时更增至800万加仑! 1942年到1944年间,四川酒精厂生产的酒精数量占整个资源委员会提供给抗战所需酒精的13.8%,有力地保障了交通运输需要,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中的损失(为什么说打赢抗日战争)(3)

图注:资中酒精厂无水酒精生产设备

抗战时期,中国西南酒精厂主要以水稻、谷物、甘薯、甘蔗等食物原料酿制酒精,其产品大部分以燃料酒精名义提供给国家,还有一部分则以白酒的身份售卖。

1944年至1945年,援华物资补给线中印公路被中国远征军重新打通,中国战场所需的汽油恢复稳定供应,西南各地酒精厂的重要性下降,继而出现经营困难,很多小厂纷纷倒闭,一些大厂则通过调整转产成为酒厂或糖厂继续存在,比如,原泸县金川酒精厂,在抗战期间与泸州老窖等众多私营酒厂一起为支援抗战生产优质提纯酒精,新中国成立后泸县金川酒精厂联合当地小厂更名为四川省专卖公司国营第一酿酒厂;原四川资中酒精厂,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四川糖厂,之所以由酒精厂变为糖厂,是因为西南很多酒精厂是用甘蔗来酿制酒精的,而甘蔗也是制成白砂糖的原料。

继续从事白酒生产的那些酒精厂,后来发展情况好坏不一,发展势头好的,比如,很多人熟知的毕节大曲,是贵州省八大名酒之一,生产此酒的毕节县酒厂,其前身即为川滇东路运输管理局酒精厂;但更多的是逐渐走了下坡路,最典型的代表是贵州遵义酒精厂,新中国成立后被收归国有,运用酒精生产白酒,后因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停产。

虽然这些活跃在抗战时期的酒精厂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不平坦的境遇,大多以关停倒闭的结局而告终,但这些企业的设备、技术还有大量的制酒专业人才并没有因为工厂的落败而荒废,而是被茅台、五粮液等传统名酒企业优化吸收,为西南地区白酒产业的壮大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更多精彩,请关注兵工科技微信公众号(微信ID:binggongkej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