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

看大榜的自贡朋友有点儿多。

之前我们做过“各个国家都有各个国家的国歌”,自贡朋友就表现得不是很了然,原因是有个其他地方的朋友在评论区说了一句:zhǐ贡人shuó 话从来不卷shě。

自贡朋友看得冒火连天的:说我们说zhǐ贡的,你这样在zǐ贡会被打的。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

后来我们做“哪吒”的四川话读法,我的自贡朋友来留言:我四姨滴(爹)说,自贡话读luó zhā。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2)

然后起码有不下20个自贡朋友来留言,依次读出了:lá zhā、ló zhuā、lá zhuā、luó zhuā……然后他们在评论区吵了起来。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3)

真的,那些普通话都说不抻展的人笑别个自贡人说话的人才有点儿笑人。自贡话博大精深,而且从语言学上来分析,自贡话算是全四川最接近普通话的一种语言。

真的,说好自贡话,走到哪儿都不怕,你要学好普通话,只用把自贡话变个音调就行了。

自贡话咋说嘛?来,我们现在就教你几句,你记好笔记!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4)

他-拉

组词:拉恩

例句:走,我带你去找拉恩!

他不念他,要念成:拉。第一次听到这个读音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儿突兀,你、我、拉?拉啥子嘛拉?听了我自贡朋友用标准的自贡话念出这两个字之后,我瞬间释然了。

“拉”比“他”来得模糊又随意了一些,言语间的主动性很强,不仅仅是一个代词,而且还是一个你想和他友谊地久天长的专有代称。

“走,我带你及找拉恩。”热情果敢中,透着一种家长里短的市井之气,像是土灶上袅袅升起的一缕青烟,慢慢消散在油锅前……你不要说,这个画面还真的有点儿好看。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5)

肉-入

组词:入丝

例句:真朝回来吃啊?我给你炒了入丝、入片、入坨坨。

今天不是今天,要念成“真朝”,肉不是肉,是rǔ(还是要卷舌的那种)。跟成都话单纯又简单的“肉”的发音相比,自贡话的rǔ在原声态中又多了几道弯弯绕。

肉,憋憋是跑山猪身上的肉,猪也一定是每天听着巴赫《c小调幻想EQ》吃饭,饭后还要在山上走一圈模特儿步的端庄优雅猪。宰成坨坨、切成片片、剁成丝丝,你都能从这几次舌尖和舌面的亲密接触间看到他们下锅前的那种活泼跳跃。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6)

去-及

组词:及不及

例句:走,及看恐龙,你及不及嘛?

去不是去,要念成:及。读这个字的时候嘴型比较平,属于标标准准的闭口音。

相比我们成都话说的“切不切”,自贡的“及不及”更像是一种满心欢喜想要你参与进来的热情邀约,言下之意:你及不及我都非常想要跟你一起及。

而且在普通询问之后,总觉得后头还弱弱地跟了一句:及嘛及嘛。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7)

耍-shuèr

例句:妈,我跟幺妹两个得gái上及shuèr及呀哈!

耍不是耍,要念:shuèr。这个字有点儿难,发音的时候,要先找到上厕所吹那种口哨的感觉,口型要圆,舌尖上卷到1/3处立马跟上儿化音,最后把三声发满,搞定。

shuèr比耍复杂多了,但你仔细听它的发音,快速短促,轻松欢乐,多听几遍,你甚至还会听到这两姊妹从街上传来的银铃般的笑声。妈绝对放心。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8)

骂-掏

组词:掏我

例句:不好吃你掏我!

骂不是骂,是掏。你觉不觉得,掏要比骂有画面感多了?

而且单从感觉上来说,这个“掏”不算真正给你搁到身上来的那种,就是一种笑脸盈盈的玩笑和戏谑,有点儿像我们平时扬起手又不忍心挥下去的迟疑,笑场之前,还要奶凶奶凶地说一句:我给你两哈哈。

这句话最早是在自贡吃串串儿的时候听到的。老板儿太热情了,主动给我们拿菜,说这样也好吃那样也好吃,我们还没来得及给反应,他立马就说了一句:不好吃你掏我。大家瞬间安静,不敢再有微词。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9)

啥子-shōng个西

例句:二嬢,你手头是shōng个西?

成都话说的“啥子”,在自贡要变成三个字:shōng个西。汉字里面是莫得shōng这个字的,只能纯靠感觉。

自贡人发“sh”的音的时候比成都人的口哨音重,这种发音听起来就非常俏皮可爱,放在句子里,一个好奇宝宝的形象立马就出来了:二嬢,你手头是shōng个西?给我shuer一哈要不要得嘛?

二嬢心甘情愿被你马干吃尽!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0)

哪里-晒趟嗝儿

例句:你恩昨儿天晚上得晒趟嗝儿哦?

同理,成都人说“哪里”的时候,自贡人也要翻译成三个字:晒趟嗝儿。而且晒不读四川话原有的三声,要读二声,疑问的语气也就随之变重了。

看得出来,这个词属于意译,它比“哪儿”要具体和实在一些。“哪儿”是纯粹地瞎子摸象咋个都找不到的那种着急忙慌,但是“晒趟嗝儿”就有一种你跑得到和尚也跑不到庙的傲娇自信。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1)

谢谢你-服嫩你

例句:幺弟,给我称点入丝哈,服嫩你啊哦!

自贡人是真朴实,你说谢谢,他们要说“服嫩”。外地人一听,啥子喃?服了我?个人形象瞬间就伟大了,做啥子事都巴心巴肝。

而且你再仔细读两遍例句,感觉最后给幺弟说的话,有几种意思:谢谢你哦,麻烦你喽,这次给我整巴适我下次还要来的哦!幺弟一听,瞬间来劲,这个生意做定了!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2)

小鸡儿屎

例句:这些小鸡儿屎些只晓得得外头造,天黑啊都还不回来。

小鸡儿屎其实是骂人的,最早我是在一个说唱歌手的歌里面听到的,一句:你恩这些小鸡儿屎,凶得煞有介事。

不太准确地讲,自贡人平时说这句话,顶多,也就和我们成都人爱挂到嘴边的“瓜娃子”差不多。但是又莫得瓜娃子那么瓜,还比瓜娃子调皮,有一种不谙世事又不受管束的没心没肺。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一句,最好不要轻易在自贡人面前用这个词,兴许他们不觉得这是一种出于爱意的嗔怪也说不定。

难点解析

自贡话里那些不卷舌的发音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3)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4)

例句:这些都是老师教给我们的事。

真的,自贡话不是来不来就全体起立一般地给我卷舌。这两个词就是典型的例外。

“老师”的“师”单独读出来,末尾会多一个“ei”音,“事情”的“事”放在句末也是同理。

自贡人的脑壳还是灵醒,平翘舌发音如此混乱的一句话,他们能在里面栽个漂亮的跟斗儿,然后迅速分辨出是非黑白并且准确输出,稳,准,狠,有一种鱼跃龙门的既视感。跃过龙门之后,便是一过鲜椒浓汤,鲜香麻辣,小米椒和香葱段红绿分明,名曰:葱葱鲫鱼。

终极教程

我们自贡人说话从来不卷舌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5)

真的,真的不是你们想象中的:zhǐ贡人shuó 话从来不卷shě。自就是自,是平舌三声的zǐ,这个才是自贡的自。也难怪,自贡人一听到zhǐ贡两个字就会冒火,故意卷舌的欲加之罪,他们不认这个锅。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舌头”的“舌”倒是无意中成为了全句的难点所在。

为本次自贡话教程录音的帆姐和三哥,在例句里都读的:shé,标标准准的二声。但是我总觉得印象中听到过:shě。

我问帆姐,这个字到底是四川话的三声还是二声,帆姐不确定,我们又分头去问了各自的自贡朋友,最后得到结果:三声多二声少,主要根据语境来加重语气。当然,也不排除郊县和城市之间在声调和读法的细微差别。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6)

写完这篇稿子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我能用标准的自贡话把这篇稿子念一遍。

嗯,自贡话好听,清脆,和和气气,哪个要说它土,我第一个不同意。不信,你喊自贡人说一遍普通话,憋憋比你标准,比你好听。

喂,那些看大榜的自贡朋友,你嗯还有shōng个西话要及现场教学的?来,来留言区shuer一哈嘛!

自贡那点事儿(我们自贡人从来不说zhǐ)(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