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

“快!保护首长!”

1937年4月底,一排车队驶进了距离延安50华里的崂山,谁料此时忽然响起一阵枪声,车身上就火花四溅,引起了一阵恐慌,而此时车中坐的不是别人,正是准备参加重庆谈判的周恩来。

此时他正坐在第二辆车的驾驶室中,慌乱地观察着四周。

敌在明我在暗,为了保证周恩来的安全,警卫员们急忙下车开始寻找掩体并确认敌人的方位。

周总理也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片混乱中跳下车开始亲自指挥。

但是这次刺杀行动部署的比他想象的还要激烈,经过双方的血拼,最终一共牺牲了11名警卫,就连周总理的副官陈友才也身中数刀,奄奄一息。

究竟是谁要刺杀周总理,这件事最终又如何处理了呢?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

1937年,是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红军长征的胜利令国民党受挫严重,我党主力战队的保存为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

但还没等将士们从长征中缓过神来,日军不断地挑衅激起了民众们极度的愤怒。

面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决策,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家国大义,只好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暂时放下国内的恩怨,联共抗日。

此时,远在延安的周总理收到两人的邀请,前往西安共同参与协商了“西安事变”的事宜,确定了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的方针。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盯上了频繁往返于西安、延安和杭州等地的周恩来,在暗中开始秘密筹谋,想要对周总理不利,阻止这次国共合作。

4月25日当天,周总理打算从延安乘坐专车,前往南京再次同国民政府商议一些关于军队编制的问题。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2)

为了保证周总理的安全,警卫处特意调派了红军参谋长张云逸和军委参谋处负责人孔石泉、陈友才等人,负责周总理的人身安全。

由于此次路途遥远,他们特意租用了三辆车,将全部的工作人员分批次安排进了三辆车中。

为首的车上一共安排了十几名警卫员,他们每个人身上佩戴的都有一支短枪、150发子弹以及几枚炸弹以备不时之需;周总理则是被安排在了位于中间的第二辆车上,考虑到周总理身份特殊,陈友才在出发前特意要求和周总理换了换衣服和位置,用自己来吸引火力;第三辆车的安排则比较简单,杂务人员如新闻记者、炊事员、通讯员等全部被安排进了这辆车上。

可以说,这次出行的阵仗算是人数占比比较多的,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被敌特分子盯上。

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几辆车从延安出发了。

出发之时,不少人还认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护卫任务,更何况,这次出动了这么多人,敌人应该不会如此莽撞前来硬碰硬,周总理那边也有陈友才和张云逸等人全方位地保护着,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3)

因此车辆行驶途中,他们有说有笑,一边为能够执行护卫周总理的任务感到自豪,一边谈论着各地的景色,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

很快,道路逐渐变得颠簸,车辆行驶到了一片树高林密的山里,这里就是距离延安60多公里的崂山,崂山地势险要,山高林密,进山的地方十分狭窄,一时间,山里面清冷的氛围让不少人开始有了些警惕。

就在这时,陈友才等人很清晰地听到了“叭”得一声,众人立刻提起了精神,这个声音既不像山林中动物的声音,也不像是会有人在附近放牧的声音,凭借多年的从军经验,陈友才等人很快就判断出,这可能是“信号枪”的声音。

有人埋伏!

快趴下!陈友才急忙大喊一声,将身边的人全部按倒。果不其然,下一秒密密麻麻的子弹就朝他们射了过来,和车体摩擦出一片火花。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4)

听着近在咫尺的枪声,众人都有些难以置信,周总理的行踪一直以来都是绝密的事情,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会埋伏在这里?又是如何知道周总理会走这条路的?

但是此时他们来不及思考,敌在明我在暗,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掩体进并确认敌军方位,进行反击,尤其是不能被敌人发现周总理的踪迹。

第一辆车的左轮胎被敌人击中之后,车头失控撞向了一侧的山坳,警卫排急忙下车寻找掩体,向敌人发起反击。

眼看再呆在车里可能会有危险,车还没停稳,周总理当机立断跳下了车,蹲守在车头的地方,一边观察附近的地形,一边寻找敌人的踪迹。

快!保护首长!”陈友才反应迅速,当即跟在周总理身后跳下了车,张云逸等人也紧随其后,守在周总理身侧。

在其他人的掩护下,周总理沉着指挥,终于确认了敌人的大致方位,敌人盘踞在公路前的三座小山头里,以及坝梁两侧,将道路封锁的严严实实,如果贸然前行势必会遭到敌人更加猛烈的火力攻击。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5)

此时他们的右侧就是茂密的森林,只有那里可以暂时躲避敌人的火力,陈友才当即下令:“向右撤退,保护好首长!”

张云逸等人当即护着周总理开始撤退,与此同时,警卫队副队长立刻摆开队形,以炮火掩护周总理撤退。

可是由于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一批警卫人员不幸中弹牺牲,如今剩下的人员已经是寥寥无几,队伍中又还有不少非战斗人员,而对方的人数粗略估计也有两百多人,警卫排拼尽全力,也没能抵挡住敌人的炮火。

陈友才因为穿了一件和周总理相似的黄呢子大衣,戴着礼帽,脚蹬长靴子,被敌人当成了周恩来本人,细密的子弹铺天盖地地向他射过来,他的右腿不幸中弹,一时间血流如注,整个小腿都被鲜血染红。

陈友才失去了行动能力,无法跟随大部队撤退的他只好躲在车后面,一边还击敌人,一边让其他人尽快撤退。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6)

他早已经做好了就义的准备,陈友才躲在车头后方,拿着一支手枪,趁着敌人火力较轻的时候,时而探头出来进行反击,时而躲在后面装作周总理的样子进行指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果不其然,陈友才的这个举动彻底迷惑了敌人,他们更加确信,这个人就是他们一直想要刺杀的周恩来。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火力都交织在了陈友才这边。

趁着这个机会,张云逸带领着4名战士,边打边退地吸引敌人的火力,周总理和另外4名警卫员趁机钻进了右侧的树林中,摆脱了敌人的追捕。

陈友才见周总理暂时恢复了安全,这才松了一口气。

恰在这时,追击他们的敌人见警卫员们已经倒下得差不多了,当即端着枪就冲了过来,陈友才用光了身上的子弹和手雷,放倒了十几个敌人,但此时他也已经是山穷水尽,穷途末路了。

眼看着陈友才没有了动静,敌人迅速冲了上来,朝着陈友才就是一通扫射,陈友才身中6枪,血流满地,壮烈牺牲。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7)

但他有一身英雄的傲骨,即便已经身死,却还直挺挺地站着,仿佛一座大山,敌人见之也有些生畏,唯恐他还活着,准备给他们最后一击。

等了片刻之后,见陈友才迟迟没有动静,他们才小心翼翼地上前,举起砍刀毫不留情地将一腔怒火发泄在了陈友才身上。

后来经过医生统计,陈友才身上被砍伤的伤口竟然多达20多道,可见歹徒手段之残忍。

好在他们从陈友才衣服的口袋中找到了一张写有周恩来名字的名片,认定陈友才就是周恩来,便没有继续追击剩下的人,周总理这才躲过一劫。

与此同时,这场激烈的枪战也引起了驻扎在附近山头的红军通讯班的人员,他们及时和红军总参谋部一局值班人员报告了这边的情况,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来不及报告,急忙调派工作人员,前去支援周总理。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少有的皱起了眉头,一脸忧色,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就当即到警卫团下达指示:“现在什么都不要管,一定要把恩来救出来!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8)

所幸的是,在他们匆匆忙忙赶到三十里铺方向的时候,正好碰到已经成功脱险的周总理等人。

只见平日里一向沉着冷静的周总理因为长时间的奔跑已经出了一身的汗,身上沾满了泥泞。

一直跟在周总理身后的孔石泉身上甚至还有一点伤,后来张云逸也从另外一个方向摆脱敌人的控制,跑了回来,这次遇袭可以说是凶险万分,原本浩浩荡荡的车队,能够回来的带上周总理只有四个人,可以说是周总理一生中最惊险的一次遇刺。

周总理面色沉重,声音嘶哑地下令道:“你们快去,能解决敌人尽量解决,伤员一定要尽量抢救!”说到这里,周总理顿了一下,“实在救不了的,要把他们带回来。”

“是!”

两个连队的战士们当即赶往了周总理指示的地方,只是敌人早已经逃之夭夭,现场只剩下了满地的鲜血和战士们的遗体。

当看到陈友才的遗体时,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凶手竟然如此心狠手辣,最终陈友才因为伤势过重,无力回天,工作人员只能将一条沾有陈友才鲜血的毛毯带回来交给了周总理。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9)

看着这条毛毯上的鲜血,周总理心中悲愤不已,他哽咽着表示:“我们一定不能忘了今天的仇,友才是为了保护我牺牲的。

事发后的第二天,延安为陈友才、张国桥等11位牺牲的将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而周总理则是辗转西安,乘坐专机飞往南京参与国共谈判。

中央也开始调查此次刺杀事件的主谋人员。

负责此次案件的谢滋群深入群众,广泛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终于在一个名叫李老汉的老农那里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

作案的很有可能是当地占据山头的土匪,在延安南部的黄龙山中,有着以哥老会为骨干的土匪,人数大概有200多人,和他们遇袭当天的人数对得上。

这支队伍是被国民党策反的政治土匪,所以对于红军有着十足的敌意,他们时常下山打探红军的消息,甚至在延安南门的队伍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线,这次周总理的行动就是一个名叫冯长斗的人,这个人就是这群土匪早已经在我军部队中安插的眼线。

为了调查清楚他们的背景和势力,谢滋群不惜以身犯险,混入了土匪的队伍中,这才知道他们分为明暗两个组织,明的以李清伍为主,暗的则是由姬延寿负责,这次任务就是姬延寿亲自组织策划的。

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937年周恩来崂山遇刺)(10)

他们原本是借着打劫的借口,想要刺杀周总理,好在国民党那边邀功,却没想到其中的一个人被李老汉认出,这才泄露了风声。

了解清楚他们的情况之后,谢滋群当即将这件事报告给了组织,这件事引起了周总理的高度重视,很快,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剿匪的工作就全面展开了。

很快,凭借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谢滋群切断了土匪进出的主干道,将他们一网打尽,为那些牺牲的战士们报了仇。

但是这件事还是成为了周总理心中永远的一个痛,周总理命人将毛毯洗干净,时刻带在身边,将陈友才的救命之恩记在了心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