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

【本文原创首发,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1)

文|江徐


爱固然难得,比爱更可贵的是懂。

有人说,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漂泊,仕途坎坷。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懂得自己的女人,因而有了深情熨帖的“佳人相见一千年。”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2)

1.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苏轼与杭州实在有很深的缘分,他前后两次被贬到这里,被此地的优山美地深深吸引,将它视为第二故乡。“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在杭州,苏轼遇到生命中重要的女人,也是他的第三位妻子——王朝云。

那一年,她才十二三岁,为了生计,朝云游荡在西湖之中的船只画舫上。船内,觥筹交错,浅笑嫣嫣。船外,湖光山色,水波潋滟,真不愧是人间天堂。

朝云天生丽质,生性聪颖,烟尘之中带有一股清雅灵慧的气质。若干年后,苏轼的学生秦观,写诗夸赞她的容貌时用了两个比喻:“美如春园,目似晨曦。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3)

苏轼的妻子将她购买下,当做丫鬟,从此带在身边。因为朝云生得聪慧,苏轼对她格外厚爱,得了空闲就会教她读书识字。

正是在朝夕相伴、执手言教下,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身边这位才学渊博、又关爱自己的大文豪,崇拜之情与日俱增,爱慕之心也越来也深。

因为深爱,所以用心。因为用心,所以懂得。

有一天,苏轼退朝回来,吃罢饭,一边慢慢走着,一边抚摸着自己肚腩。他忽然调皮地问旁人:“你们可知,我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有人说是文章,有人说是博学见识与处世方法。唯有朝云回答:“先生装的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轼听罢此言,不禁捧腹大笑,同时叹了一句:“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甜言蜜语虽然当时中听,海誓山盟虽然迷人耳目,都敌不过一个懂字。一个人只有被另一个读懂,心中的孤独感才会获得解除。

懂,是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苏轼遇见如此知他、懂他、余生愿与他同行的红颜,算是旅途中最大的幸运了。因此,他对朝云比以往更加关爱。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4)

2.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公元1079年,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遭到牢狱之灾。最终幸免一死,被贬谪黄州。

既来之,则安之。苏轼带领家人在这里建设家园,开垦荒地,筑水坝,挖鱼塘,空闲了还钻研美食——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羹,就是在这一时候发明出来的。

那一年,苏轼正好四十岁,从官员成为农民,天天在屋子东面耕田种地,因此他给自己取名为“东坡居士”。

农闲之余,苏东坡还搭建了一座雪堂,堂内挂着一幅肖像画。他喜欢在这里消夏纳凉,接待友人,有时还为妻子编织鞋子。

总之,这段本应被贬而陷入困顿的日子,因为苏轼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使之成为他生命旅途中最可爱、也是最悠闲的一段时光。

也是在这一时期,苏轼纳朝云为妾。没过多久,朝云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遁儿。所谓“遁”,含有远离世俗纷扰、消遁归隐、贞吉度日之意。苏轼自是欣喜不已,为此还写下一首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其中,有他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憾恨,也寄寓了他对幼儿的深深祝愿:亲爱的儿子,我不希望你多么聪明厉害,但愿你朴鲁一点,愚憨一点,健康、快乐地长大就行了。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5)

遁儿的到来给苏轼黯然失意的生活带来一抹明亮色调,孩子成为他的一枚开心果。正如他在诗作所写:“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事不遂人愿,遁儿一周岁还没到,在随大人迁移至别地的途中不幸中暑夭折。这给他和朝云带来的沉重打击难以言表。

苏轼写了好几首诗作记录当时极度的悲恸。即便如此,也难以疏解心中郁结千万分之一。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若不是对一个人足够在意,若不是,两个人心意相通,处于悲痛中的苏轼怎会在意朝云的泪与痛,又怎会关心她情绪的任何波动、身体发生的各种状况、并且以诗句的形式记录下来?

她足够懂得他,他十分关切她。有这样一份懂与爱相伴,人生路上,即便遭遇洪水猛兽,也可以让人无所畏惧。

死亡是人类无法释怀的事,生生死死,来时欢喜,去时悲哀。活在尘世,悟透了生死,才能获得放下的轻松。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6)

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花甲之年,苏轼被贬惠州,一个山高皇帝远的荒蛮之地。

那时候,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已经去世,家里其他侍妾陆续散去,唯有朝云,不离不弃,相伴左右。

出发前往惠州之前,苏轼想到,此去路途遥远,加上自己年事已高,他怜爱朝云,愿意给她选择的自由,是去是留,他都会尊重她的决定。

朝云虽为弱女子,却重情重义,她表示不论天涯海角,都愿追随先生,患难与共。

这让苏轼感慨不已。他遥想当年,白居易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往日受他宠爱的侍妾樊素悄然离开;又想到刘伶元晚年,小妾通德始终与他相互作伴,品诗作词。

再观自身,人到暮年,有人如其名的朝云姑娘,坚贞不屈,陪他流放至穷乡僻壤。这份情义,成为寒冬里的一把火。

随遇而安,是苏轼一贯的生命底色。明明是被贬,明明是僻壤之地,他却以不可救药的乐观面对生活,顺逆一境。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7)

苏轼是古代诗人当中有名的吃货,即便身处困境,只要有美食,他就能忘记眼前困难。在惠州,他写下一首《食荔枝》,字里行间既有对美食的垂涎,又有圆融无碍的豁达: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惠州,苏轼与朝云这对年龄相差近三十年的老夫少妻,他已是白发苍颜,内心清静无为。她仍是朱唇若染,发髻生彩的芳华。他俩一起参禅论道,礼佛访仙,达成一致的生活方式。

他们一起在山下开凿放生池,在山顶筑白鹤居。他为书斋取名“思无邪斋”,与朝云一起探寻性灵生活。

在苏轼心目中,年轻貌美的朝云便是天女维摩。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8)

4.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苏轼恢复自然本性,认为人生一世,随处可歇。若是摒弃了比较与抉择,人就如同挂钩之鱼获得解脱。

他因材制宜,发明烤羊脊,还惊喜地吃出蟹肉的味道。如果喝得尽兴,会毫不吝啬地为写下一篇酒颂。他还自己尝试着酿造蜜柑酒。

流年如水,艾叶新绿,河畔菖蒲丛生,又到一年端午。

苏轼望着咫尺之遥的朝云,她正静静坐在窗下,“敛云凝黛”,显得十分端庄。他想到明天就是端午佳节,大家都喜欢用兰草编织成花样,佩戴在身上,既不失情趣,又能健身芳心。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9)

他决定写一首词赠予她,以寄心中情思,于是写了一首《殢人娇·或云赠朝云》。他希望自己的维摩境界、朝云的天女散花,能够“千生万生只在”。林语堂称这首词“爱情升华达到宗教程度”

还有《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五彩丝线缠绕在美人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黑色发髻处。这是端午节气的风俗,朝云也会是这样的装饰。佳人相伴,静好岁月,他真希望一直这样下去,直到地久天长,直到“佳人相见一千年。”

遗憾的是,就在这年夏天,也就是苏轼写完这首词不到半年,朝云身染瘟疫,不幸去世。

弥留之际,她握着他的手,念着佛经上的偈语,算是对自身的慰藉,也是对苏轼的劝告: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从开始,到最终,从初初相识的杭州,到最后死别的惠州,她陪伴他走过二十个春夏秋冬,见证苏轼跌至低谷,看到他东山再起,不管何时何地,她始终相依相随。不曾离弃。这份情义,就像禅,也像木樨花,上下四方,无不弥散。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10)

苏轼按照朝云意愿,将她葬于岭南佛塔附近的湖畔。后来,他在墓旁建了一座亭子,名曰六如亭,亭子上撰有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她对他的懂得,散在年年岁岁的日常烟火里。

他对她的深情,藏在与两人有关的诗词之中。

人生得一知己可以不恨。唯有知己,才有懂得。

你若能懂得,我便不再孤独。

一个最懂苏轼的女人(惟有朝云能识我)(11)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