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

晋国为周之宗裔,故为姬姓。当年周成王即位后,因诸侯国唐国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随后,周成王将唐国之地分封给了他的胞弟姬虞,成为唐国的首位君主,故称唐叔虞。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1)

图片源自网络

唐国最早是尧帝的封地,属于夏人故居,周围遍布戎狄部落,姬虞到唐国执政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夏戎之政”来治理唐国,成效显著,逐步形成“尚公、尚法、尚贤”的三晋文化特色。姬虞去世后,他的儿子姬燮(xie)即位,因迁都于晋水之旁,遂改称为晋国。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晋献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19任君主,在位26年,执政期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为晋国称霸中原打下基础。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2)

图片源自网络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陕西临潼一带),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貌美如花,心如毒蝎,以色献媚,深得晋献公宠爱,在逐渐取得晋献公的信任后,还渐渐参与朝政。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她贿赂晋献公的两个近臣,说服晋献公将太子申生及其弟弟重耳和夷吾等都派到边关去;还设计投毒诬陷太子申生弑父杀君,申生为证清白自尽身亡。继而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人都参与了太子的阴谋,于是,两兄弟开始逃亡。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3)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一年是晋献公22年,此时重耳已经43岁,重耳的母亲是狄国人,所以他的舅舅狐偃建议他到狄国避难,从此开始了长期的流亡生活。重耳向来喜欢结交有才能的人,狐偃、赵衰、魏武子、贾佗、先轸等都是晋国很有才能的人。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4)

图片源自网络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重耳想回去奔丧,被狐偃劝阻。次年,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登位,史称晋惠公。由于他觉得国内还有人惦念着重耳,于是他派杀手去追杀重耳并警告狄国,若是再保护重耳,就将派兵攻之。狐偃听到风声,赶快与同僚们收拾行李护送重耳匆匆出逃,准备向东去投奔齐国。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5)

图片源自网络

重耳一行在逃亡途中,受尽屈辱和艰辛,终于来到齐国。齐桓公很热情地招待了他,还把族中的一位女子齐姜嫁给了重耳,并且赏给他马匹和车辆,让重耳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生活。(齐桓公是原太子申生的外公)。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6)

齐姜(图片源自网络)

重耳在齐国住了七年,呆得挺舒服,甚至都不想走了。在齐桓公病重饿死后,因奸臣作乱,五子争位,齐国发生了内乱。狐偃和大臣们力劝重耳赶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妻子齐姜也劝说重耳离开齐国去成大事,最后一行人终于离开齐国。

重耳离开齐国后,途经曹国、宋国与郑国,这些诸侯国都不愿收留他,之后来到了楚国。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仪招待了他。并送他珠宝礼物,配合秦穆公将重耳送到了秦国。秦穆公对重耳很尊重,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公元前637年9月,晋惠公(夷吾)病逝。晋国大夫听说重耳在秦国,便暗中派人来告知重耳,并表示愿做内应者多。于是秦穆公就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到晋国,在曲沃登上王位,史称晋文公。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7)

图片源自网络

晋文公二年,周襄王因与胞弟王子带发生内讧,逃到了郑国。晋文公便命晋军到郑国护送周襄王回到周都洛邑,并杀掉了王子带。周襄王大为感动,还赏给晋国两个城池。

晋文公四年,楚国及其盟国包围了宋国,宋国公向晋国求援,晋文公率军出征,在城濮之战中后撤90里,对楚军“退避三舍”。这在表面上既兑现了对楚王的诺言,以报答昔日楚成王盛情款待之恩,实际上是在诱敌深入,将楚军引到濮城后,以逸待劳,再寻战机。等齐、秦、宋国的军队与晋国军队会合之后,再展开决战,结果,楚军大败。此战之后,晋国的威望大大提高。

千古帝王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8)

图片源自网络

周天子也派使者给晋文公送来贺礼,并宣布晋文公为霸主。

晋文公九年,即公元前628年12月,重耳去世。在其执政九年期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由此可见,只有那些经历了艰难和挫折,仍然永不放弃的人,终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