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的变 二十大报告的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一脉相承,而又守正创新,既有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深刻阐述,又有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解答,变与不变蕴含其中、贯穿全篇不变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不变,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心不移,坚定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志不改变的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二十大报告的变 二十大报告的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十大报告的变 二十大报告的变

二十大报告的变 二十大报告的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一脉相承,而又守正创新,既有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深刻阐述,又有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解答,变与不变蕴含其中、贯穿全篇。不变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不变,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心不移,坚定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志不改。变的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形势判断的变应。坚持并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重大判断。十六大首次明确使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法: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大、十八大延续这一判断,十九大重申,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十大报告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首次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告诫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报告同时提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这一形势判断的变化,表明当前的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并不是明显的机遇大于挑战,在某种意义上是挑战前所未有,躲不开、绕不过,关键取决于事在人为、主动作为,善于从当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塑造机遇。

中心任务的变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从十三大到十九大的历次党代会,都进行了重申、强调和坚持。二十大报告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首次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5大特征、9条本质要求和5条重大原则,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旨归意义、目标任务、实现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发展路径,也是奋斗目标,报告在展望“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同时,确立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这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为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提供了成功范式。

发展主题的变革。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始终是时代的主题。二十大报告在深入总结基础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主要解决的是速度、数量、短缺的问题,而高质量发展主攻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由大向强”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建设“13个强国”、“5个中国”,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贸易强国、海洋强国,以及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美丽中国。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对“发展”质的提升和变革,是一个发展阶段的终结和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启,标志着我国发展阶段的转换。无论经济、社会领域还是文化、生态等领域,都必须体现并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工作基调的变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忧患意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重要思想方法和智慧。二十大报告统筹“全局”与“变局”、发展和安全,将国家安全单列专章即第十一部分进行安排,并在第一、二、三、四、十、十二、十三、十四等部分也都有阐述。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已经上升为全党意志和国家战略。报告中,“安全”是排在“人民”“发展”之后,提及率第三高的关键词。首次提出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安全与发展,可谓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一体两面,由“稳”迈向“安”,体现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内在逻辑,标志着我们党基于全局和未来思维和要求的转变、丰富和拓展。

精神面貌的变样。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创造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崭新风貌。二十大报告列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货物贸易总额、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位居世界第二。与之相伴随,党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文化为越来越多外国人所看好和看重,中国人由曾经的仰视世界转向平视世界,实现伟大复兴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报告将弘扬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等列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将“团结奋斗”列为“五个必由之路”之一,从“两个确立”到“两个维护”,从“三个务必”到“第二个答案”,从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的是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战略自信、政党自信,凝聚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白晓云 作者系中共安徽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编辑 刘佳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