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

许多鱼友希望在自己的缸中饲养霸气的龙鱼、威猛的虎鱼,随着体色亮眼、花纹分明而又胆大活泼的泰国虎鱼(学名:美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受到泰国出口管制及保育,在市面上越来越罕有,容易获得且是粗纹的印尼虎(学名小鳞拟松鲷/Datnioides microlepi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1)

在三纹印尼虎价格不断翻倍的情况下,对称四纹的性价比不断提高

但印尼虎由于其夜行习性和保护色的缘故,导致纹路状态非常不稳定,极易发黑,黑到甚至无法分辨具体纹路,而使喜爱虎鱼的鱼友苦不堪言;并且由于其伏击、夜行的特性,该鱼在开灯后经常躲在缸角或沉木等躲避物之后,既不游动也不捕食,看起来索然无味。笔者有位鱼友早年曾和他的印尼虎对视了足足45分钟败下阵来,而虎鱼仍一团漆黑,不动如山,最终鱼友感觉无趣而将鱼卖掉。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2)

发黑的印尼虎甚至连纹路都无法清晰辨认

对于使印尼虎变明虎,网络上流传有多种说法,如光照说、温度说、惊吓说、饥饿说、缸霸说、黑白背景说、混养更凶狠的鱼说等,但却没有一个可以确切可行的结论,仍有无数的鱼友面对胆小黑虎束手无策。除此之外,印尼虎还有着容易暴毙的缺点,随着泰国虎的难以购得,三纹印尼虎成为唯一的选择,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有许多鱼友担心买回的虎鱼暴毙而不敢轻易购买,减少了许多乐趣。

实际上,根据笔者多次饲养经验,印尼虎是一种对水质适应力非常强、互动良好、皮实易养的有趣热带鱼,唯独高氧是需要注意的。笔者饲养虎鱼的环境与其他热带鱼无二,水质为未经晾晒的普通自来水,温度除了夏季自然温度外,均为24度,缸中不下盐,如非鱼病也概不下药,亲手养过的印尼虎鱼数量虽不算很多,但没有一条会变黑,且性格始终活泼亲人,见到主人就会游上来主动索取食物,即使被别的鱼咬死也始终黄黑分明,暴毙的状况更是从未出现过。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3)

使印尼虎变为日行明虎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训虎鱼吃死食。

出于对饲料鱼的干净程度的不信任,笔者常年养鱼多以面包虫、大麦虫等陆地生物为主食,因此无论饲养任何肉食鱼类,都尽可能的驯养它们吃虫类、饲料或冻虾、冻鱼等。有的鱼种非常容易接受死食,但有的鱼种则较难接受死食,虎鱼很不幸属于后者,笔者甚至听有的鱼友说他的印尼虎如果咬到的饲料鱼不会扭动,直接吐掉不吃。但死食带来的优点却是百利而无一害:

1.死食干净卫生(注:面包虫、大麦虫虽是活虫,但由于其不会像鱼一样游动,因此归入死食行列),可以最大限度上减少病菌、寄生虫等困扰,从而杜绝暴毙的可能;

2.由于死食是从水面缓缓落下,因此虎鱼会始终注意主人的一举一动,并因此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同时虎鱼希望主人注意到自己,不会采用黑色保护自己,久而久之,虎鱼无论白天黑夜始终黄黑分明不会变色;

3.死食相对活饲料鱼的成本极低,如面包虫、大麦虫等甚至还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越喂越多;

4.死食可以更为方便的为鱼添加营养(例如给面包虫的饲料中添加墨鱼骨等增加钙质),并且可以使用巧妙方法促进鱼快速生长。

有的鱼友会问,如何使虎吃死食?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4)

乌鳢也是一种伏击型、喜欢躲藏的鱼,但幼体也可驯养

在此笔者写一个早年野采的经历,早年间笔者非常热衷饲养雷龙,从漂亮的七彩雷龙、蓝宝石七彩雷龙、印第安雷龙到国产的珍珠赤雷龙、彩虹雷龙等都有所涉猎,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但凡长有触角的雷龙都容易训食(如七彩海象、侏儒黑鱼、黄金眼镜蛇雷龙等),没有触角的雷龙则都难以训食(如训铅笔雷龙吃面包虫、训乌鳢吃死食等);直到后来某次野采才打破了这个印象,野采到了1厘米左右、黄色的大头蝌蚪一样的鱼,仔细看才发现是乌鳢的幼鱼,在经过短暂饲养后,笔者发现小乌鳢的表现与其他容易训食的雷龙完全一样,肯吃冻血虫、面包虫,甚至干饲料,而且互动非常好,不像从菜市场找回来的5厘米的乌鳢那样胆小畏缩。遗憾的是该鱼长到8厘米左右时从缸盖的缝中跳出去死掉了,没有观察到更多的生长发展。

所以,给鱼训食,要从小训起。大鱼虽不容易死,但由于耐饿的能力强,且有了一定的“世界观”,因此难以训养;而“很傻很天真”的幼鱼虽体制较弱,但训起来却容易的多,而且幼鱼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强,可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像把一个幼儿送往水土习惯语言完全不同的地区,和把一个成年人送往水土习惯语言完全不同的地区,虽然成年人更容易存活,但是成长的幼儿则会完全适应环境,比成年人活的更如鱼得水。

笔者建议选购印尼虎时,应当挑选2厘米左右的印尼虎,其纹路已可清晰分辨,且可吃下的食物容易获得,并且价格较低。如果购买的印尼虎苗会时不时的变黑也无需担心,经过驯养后虎鱼几乎会彻底忘掉变黑的本能。

驯养步骤:

1.如非本地购买虎苗,请尽量选择同省的鱼店,且使用高速快递,因为印尼虎属于高氧鱼,耽搁日久极易发生意外死亡;

2.请务必配备隔离盒,隔离盒的尺寸不需要很大,以使虎鱼可以注意力更加专注,同时没有别的鱼抢走虎鱼的食物。每个隔离盒中只养1条虎鱼,如果多养则可能造成大小欺压并且使虎鱼的注意力有所转移,隔离盒中可放1个小花盆或小沉木作为躲避处,防止大鱼惊吓(实际上放不放都可以,笔者自己缸中就同时放了2个隔离盒平行对比,其中只有1个放了小花盆,在活跃的大狗头每日不断的恐吓下,2只虎苗都成长的非常健康活泼),关于隔离盒的挑选和注意事项未来会写;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5)

黑壳虾是驯养虎苗的良好饲料

3.过水之后,前2天不要喂食,之后以活黑壳虾或小个体的大眼贼虾、长臂虾开口(黑壳虾较易购买,且成活率高),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虾不要太大,和虎的嘴大小差不多即可。黑壳虾无需去剑,大眼贼虾和长臂虾则尽量去剑(实际上笔者早年自养的虎,用野采的小长臂虾当饲料时几乎从来没有去剑);

4.在虎苗习惯捕捉活虾后,喂食时将虾先在捞网里空放一会,使虾丧失活力,然后放入缸中,使虎苗习惯关注从上方缓缓落下的食物,并尝试喂死虾或切碎的虾肉,此时已成功了50%,至少虎苗可以长期以冻虾为主食,杜绝了暴毙风险;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6)

虾皮的外形和气味非常适合作为过渡食物

5.虎苗肯吃死虾后,可尝试将虾皮泡水泡软后扔下以过渡,虾皮的外形颜色与蜕皮面包虫颇为相似,非常适合作为过渡食物。在此期间暂时停喂活虾或冻虾,坚持以虾皮为食物数日;

6.将刚蜕壳的白色面包虫捏死,与虾皮一起泡水(虾皮的腥味非常重,完全可以掩盖住面包虫本身的味道),然后将面包虫扔在此前喂食的地方,如果虎不吃就拣出来,并且当天不喂食,第2天再喂;

7.在虎苗肯吃“虾味面包虫”后,开始喂直接捏死的面包虫,一般来说在虎接受“虾味面包虫”的2-3天后就可以直接接受普通的捏死的面包虫,此时可以说已成功了100%,但还可以继续锦上添花;

印尼虎鱼多长时间可以长12公分(如何驯养出黄黑分明)(7)

直接喂活的蜕皮面包虫、大麦虫(不蜕皮的面包虫虽也可以喂,但蜕皮虫更容易消化),部分虎对活虫的接受会比较慢,笔者目前的2只虎苗,其中1只在短短2天后就开始直接吃漂在水面的活虫,另1只则过了半个月仍需笔者将面包虫捏死才肯吃。但在此之后,虎鱼的驯养即可宣告大功告成,无论是虫类、虾皮、冻虾、冻鱼都乐于接受,且体色永远黄黑分明,不会变色。如果想看虎鱼捕食活鱼,也完全可以使用活鱼饲喂,因为经过驯养后的虎鱼已将死食彻底列入了“菜单”,即使吃过活鱼,也对虾皮、面包虫等照单全收,而且经过驯养的虎鱼不再躲在角落里伏击,而是主动进攻追击,更有观赏价值。在虎每天都盯着主人后,就可以伺机喂食少量切成小块的鸡肉丝等,经过驯养的虎一旦咬住,一般都会吞下去,从而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笔者早年养过一只品相极佳的虎苗,经过“鸡肉养法”,在1年左右就从2厘米生长至16厘米,原打算带到鱼市换取更多的幼鱼;不幸的是当时笔者手欠,把某次野采来的泥鳅喂给了同缸的大肺鱼(这条肺鱼也是从小吃死食长大的,没吃过活鱼,因此可以和其他鱼长期和谐混养),导致肺鱼尝到了鱼味,将虎咬死。

驯养的方法归结起来就是“循序渐进的改变印尼虎的习性”,步骤实际上可以多种多样,就像《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法一样,重要的是其中的原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