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1)

△ 2022年09月09日 《襄阳日报》

第04版:专题

一头永远冲锋的牛

——追记“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因公牺牲的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干警梅华明同志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2)

2022年1月13日晨6时许,寒气袭人。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办公楼的楼梯间突然传出紧急呼救声。几名干警闻讯赶到,只见夜间值班巡楼的区检察院干警梅华明倒在楼梯上。几名干警将梅华明紧急送医。因抢救无效,梅华明的生命定格在54岁。

办公楼内的监控摄像头还原了梅华明人生的最后轨迹。1月12日晚6时46分,梅华明加班录入完最后一宗案件材料后,直接进入108值班室。之后逐层巡查,关好电灯和门窗。13日零时48分,梅华明最后一次出现在画面中……

“老梅呀!你咋走了呀?”他的妻子王保华失声痛哭。干警们个个落泪、惋惜,说梅华明从检20年如一日,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被同事们称作“老黄牛”。

一头“老黄牛”就这样倒下了。

鉴于梅华明同志值班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实情,中共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于1月25日根据有关条例和规定,确认梅华明同志为因公牺牲,并提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复核。2月14日,襄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复核认为梅华明同志符合因公牺牲情形,向区检察院出具公函。

梅华明同志生前系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四级书记员,从检以来虽然没有担任过领导职务,但他身上有着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在部队服役17年间,他受嘉奖4次,被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转业从检20年来,他先后获评襄阳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襄阳市争当“六型”检察官(检察人员)优秀个人、襄州区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获襄州区公务员奖励2次,连年被区检察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先进工作者。

梅华明因公牺牲后,各级党委和检察机关主要领导或作出指示、批示,或看望梅华明的家属,要求做好梅华明家属的抚慰抚恤工作,对梅华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好宣传报道。

3月16日和4月11日,襄阳市委宣传部和湖北省委宣传部先后推选梅华明同志为“襄阳楷模”和“荆楚楷模”。

7月13日,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亲切看望了梅华明同志的家属,代表市委颁发追授梅华明“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向梅华明同志学习。

梅华明的几个战友参与了梅华明后事的办理全过程,发现梅华明倒下的时候穿的还是那件早已褪色的冲锋衣,称他时刻保持着冲锋状态,是一头永远冲锋的牛。

他把自己当“牛”,守永恒初心

使命在肩不移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梅华明看来,要做到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是光靠嘴说,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党叫干啥就干啥,像“老黄牛”那样任劳任怨,干就干好。这是梅华明守初心的感言摘录。

——守初心,党叫干啥就干啥,他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3)

梅华明(左一)在部队

梅华明的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在部队扣好的。1968年7月,梅华明出生于枣阳市耿集镇李湾乡古桥村。1985年10月,高中毕业在家务农的他应征入伍。从一个农村娃到一名革命军人,梅华明对此百倍珍惜,在部队一呆就是17年。

在部队,梅华明当战士2年,在师医院做卫生员1年,在师医院做副连职司务长1年,在师医院任副连职管理员1年多,在海军陆战队第一六四旅医院任副连职管理员约2年,在旅两栖侦察队任副连职管理员1年多……党叫干啥就干啥。由于工作认真、任劳任怨,他先后获嘉奖4次,荣记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基层干部,并在集团军、师、旅各类专业集训及比赛中获奖6次。

梅华明一踏入军营,就迫切期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90年3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更加明白了什么叫“真诚”“责任”“担当”。

——守初心,党叫干啥就干啥,他走好了从检第一站

2001年9月,梅华明转业到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他说:“进入检察院就是我第二次参军。”到岗后,该部门只有他和部室负责人,人手少,事情多。梅华明一切从头学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最细微的工作。纪检部门摸排领导干部住房情况时,他逐一了解信息并登记;单位搞工程建设,他被安排常驻工地实施监督,从无怨言。在此期间,梅华明还抽时间在湖北文理学院法学系完成了成人自修,取得大学本科学历。

梅华明深知,执法监督是院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能。在院党组、纪检组的支持下,他大胆探索,在全市检察机关率先推行“一案三卡”制度,要求每办理一起案件,都必须填写“办案告知卡”“廉洁自律卡”和“回访监督卡”,将办案监督关口前移。在梅华明的建议下,纪检监察部门先后建立起“主诉检察官监督办法”等10多项内部监督制度,其中多项制度至今仍在沿用。

梅华明在院纪检监察部门一干就是7年。7年来,区检察院共办理了200多起自侦案件,院纪检监察部门对发案单位一一回访,询问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有无违法违纪和不文明行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有效地规范了检察官的执法行为,提高了检察机关的公信度,得到上级检察机关肯定。

——守初心,党叫干啥就干啥,他砥砺在检察第一线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4)

梅华明(右下)生前工作照

鉴于梅华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他所具备的政治原则性强等条件,襄州区检察院党组于2009年3月调梅华明到监所检察部门工作。这是检察一线的业务部门。对于一个非司法系统出身的干警来说,这是组织上对梅华明莫大的信任。面对挑战,梅华明没有迟疑,他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向实践学。在那电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他的笔记本总是记得满满当当,整个监区、每个监室、每个床号、每个被监管对象的状态等,都做到来有影、去有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梅华明没有辜负组织上的期望,没过多久就成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4年后的2013年5月,区检察院党组决定将梅华明调整到控申检察部门工作。这是检察院的窗口部门。梅华明二话不说,立马上岗。在一般人看来,控申部门所接触的来访群众的需求各不相同,工作不好做。但梅华明对群众的事很上心,总是力所能及地办好。有的不懂法、不会用法,他随机开设“小课堂”进行宣讲;有的不会写谅解书,他就当场代写;有的不识字,他逐字逐句地读给来访群众听。几年来,他为来访群众代写法律文书以及为律师、被害人、嫌疑人等案件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千余次。

2015年9月,襄州区检察院将原合并在控申部门的案件管理业务予以单设,成立了专门的案件管理中心,调梅华明到案件管理部门工作。按照常理,梅华明如果能继续留在控申部门,熟悉的工作会更得心应手,而且在控申部门的津贴也高一些,但他服从组织决定,来到当时人手最紧缺的案件管理部门。他在笔记本里写道:“酬薄酬厚,皆为百姓心血;位卑位尊,同为人民公仆。”

梅华明做案管工作虽然是新手,但他心中有标杆。有一次,区检察院组织收看全市政法系统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其中有全国模范检察官、枣阳市检察院公诉科科长乔富粤。梅华明在观后感中写道:“我最敬佩的是我们身边的乔富粤,她并非法学科班出身,而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分配到枣阳市检察院后从一名打字员做起,自学法律知识,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办案千余件零差错。她是我们检察干警学习的榜样。”

襄州区检察院平均每年接收起诉案件千余件,总量居全市前三名,加之当时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系统刚刚启用,录入工作量很大,而且平均每个案件约有10多个关键环节需要审查审核,工作要求很高,这都需要从事此项工作的干警真正沉得下心、耐得住苦、经得起煎熬。梅华明完全没有“休息”这个概念,每天上百页案卷一页一页地审查,成百上千项数据一条一条地核对,夜以继日,当日事当日清。梅华明从事案件管理工作6年多来,一步步实现由“安心案管”到“专心案管”再到“放心案管”的自我超越。

他把自己当“牛”,担重要使命

奋进路上不松劲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5)

梅华明(右一)生前工作照

在案件管理工作中尽可能从“最广处、最深层、最细微”的程度把担使命做到极致,是梅华明的奋进目标。

——他甘于担当在最紧急时刻,临难不却

2021年冬的一个周五晚上,襄州区检察院接到区换届办公室通知,有一份3000多人的名单需要在下周一前完成犯罪记录查询。紧急受命的梅华明清楚:按1分钟查询2个人的速度,3000多人至少需要1500分钟。就是说,他必须要在48小时的双休时间用25个小时来加班,才能完成任务。

梅华明没有退却。双休期间,他的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名单和电脑的蓝光中穿梭,嘴里念着待查人员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笔尖对准表格,一行一行地核对数据。他在案管大厅连续吃了3顿外卖,为的是不耽误时间;他不敢喝水,为的是少上厕所。至周日晚,他终于如期圆满完成了查询任务,确保了全区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

——他善于担当在最要害环节,临急不误

刑事案件移送和受案审查,是案件管理工作的最要害环节,警方一移交过来,必须在法定时限内将案件审核分流到相关检察官手中。这项工作既要保证时间,更不能缺少证据。2018年的一天,襄州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移送襄州区检察院审查。梅华明在受案审查时发现缺少首次讯问视频,当即指出:“首次讯问的视频很重要,请你们尽快送过来。”警方当天就补送过来。自此,襄州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每次移送刑事案件时,都刻一个光盘,将相关视频一一收录其中,做到证据链完整。又有一次,襄州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位民警拿着20本案卷向襄州区检察院移送。梅华明从第一本审查到最后一本,不断用铅笔在案卷上小心地做着记录,标注出存在的问题,直至对方一一纠正才签收。

梅华明在案件管理工作中有一句名言:“不让一件案件带‘病’进入检察机关,不让一个带‘病’的数据进入业务报表。”他做到了。

——他精于担当在最关键步骤,临忙不乱

梅华明在他的一份档案里写道:“检察官和军官都有共同的本色:当军官必须严肃认真,执行命令一丝不苟,当检察官同样必须严肃认真,执行法律不能有丝毫马虎。”

襄州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干警郭飞说:“梅华明话不多,但做事细。2021年我们在受理一起起诉案件时,本来已经审查结束,正准备签收,梅华明从我旁边路过,扫视了一眼,发现有疑点,说案件的讯问时间有问题。我马上翻开一看,果然发现公安机关讯问的时间和犯罪嫌疑人签字的时间不一致,当即改正。为此,有人称他是‘火眼金睛’。”

说他“火眼金睛”并不过分。他在案管大厅重复着受案的来来往往,年复一年,就靠一双“火眼金睛”在海量数据中查漏纠错,把问题数据挡在门外。梅华明从接手案件管理到他倒在工作岗位,先后经办受理、分送审查逮捕类案件2700余件,审查起诉类案件1000余件,审查案卷材料8000余册,审核业务报表19000余张,无一例差错。

一法治类媒体在报道梅华明事迹时说,检察院的案件管理涉及业内4大检察、10大业务、700多项验证规则、430多种案件流程、1700多项报表项目,梅华明都烂熟于心。这一评价和认可与他在部队当管理员时组织上对他的业务技能认定如出一辙:“对几千种药品识别无误,对各种药品能做到对答如流,通晓整个仓库各种药品放置位置。”梅华明从军从检都做到极致。这就是担当!

——他勇于担当在最危险前沿,临危不惧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6)

疫情期间,梅华明坚守岗位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来袭,襄州区检察院吹响了抗疫号角。梅华明挺身而出。他是户外“劝返员”,每天驾驶着警车行驶在路上,遇到有行人立即劝返;他是夜幕下的“执勤员”,一件红马甲、一个小板凳,伴他度过了寒冬中一个又一个月升月落;他是物资“配送员”,无惧风雪,使命必达,一家不圆万家圆。

疫情期间,区检察院的办案工作始终未停。梅华明坚持“双报到”,战疫和办案两不误。他的妻子王保华说:“刚开始,大家对病毒都不了解,我担心他有感染的风险,就劝他别总是冲在前面。”梅华明说:“我是退役军人,上战场都不怕,还怕病毒?”

他把自己当“牛”,怀崇高信念

保持定力不变色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7)

梅华明(左一)生活照

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梅华明始终保持着不变色的定力,就是因为他始终怀揣崇高信念。从军,他“懂规矩、守规矩”,从检,他“纯粹、干净、坚毅”,干警们对他高度认同。

——刚正不阿,是他保持不变色的本质

梅华明刚到襄州区检察院做纪检监察工作时,院党组指派梅华明负责监督检察院的一项工程建设。梅华明准点到岗监工,对是否按比例配制混凝土、建筑材料是否合格等各个环节紧盯不放。包工头私下请他吃饭,被梅华明一口回绝:“我不可能吃你的饭。以后楼房质量如果出现问题,你我都是罪人,你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后来工程如期顺利验收,包工头对梅华明彻底服了,说他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梅华明的档案里记录着这样一件事:他在监所检察科工作时,有一在押人员三番五次地求梅华明说情,提出不正当要求,示意日后酬谢。梅华明坦诚地对他说:“你作为一名在押人员,如果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我一定会尽力相助,但涉及法律方面的事,你要相信政法机关会公正执法。”一次次入情入理的教育,打消了那个在押人员的邪念。有熟人请梅华明帮忙打听案情,他都一一拒绝。

梅华明闲暇时习惯在院内广场国旗下散步。“国旗在上,检察干警那金色的盾牌绝不能被玷污。”他信念如山!

——防微杜渐,是他保持不变色的常态

前几年,襄州区黄集镇彭王村一村民在外地打工时不慎摔断了腿。包工头不愿意赔钱,雇主也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位村民和梅华明的战友张志海相识,便打电话向他求助。张志海想到了在区检察院工作的战友梅华明。弄清情况后,梅华明爽快地“揽”下这桩活,帮助村民依法维权。在梅华明的努力下,包工头一次性赔偿了1万元钱。那位村民为了感谢梅华明,拎了几只土鸡送来,被梅华明拒之门外。梅华明在工作中当“老黄牛”,但牛也是有牛脾气的,遇到行贿送礼,他就一个字——拒!毫不留情面。

——俭以养德,是他保持不变色的抗体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8)

梅华明生前用过的磨掉皮的座椅

梅华明粗茶淡饭,不抽烟,不喝酒。他家的住房还是他转业时购买的“二手房”,没有装修过——铁皮大门油漆脱落生锈,地板砖多处裂损,微波炉锈迹斑斑。但室内一尘不染,物品摆放井然有序。这都是梅华明收拾的。他妻子的腰不好,胃也有毛病,梅华明包揽了大部分家务。

10多年前,区检察院机关组织了一次义务献血。献血后,大家都在喝牛奶、吃面包,补充能量。这时,一位同事无意间看到梅华明悄悄地把面包和牛奶装进了兜里,就对他说:“老梅,你献那么多血,赶紧喝点牛奶补充一下吧!”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想把牛奶带回去给姑娘喝。家里条件差,平时很少给姑娘买牛奶。”这件事让那位同事心里很不是滋味。

梅华明工资不高,爱人没有工作;儿子治病、升学,女儿结婚、买房,都需要花钱;他母亲2013年去世后,70多岁的父亲名义上跟着他弟弟生活,但他弟弟、弟媳长年在外打工,家中的老父亲实际上多是梅华明照顾。

梅华明的女儿梅子井今年25岁。去年11月,梅子井男朋友的家里提出结婚,让她请父亲出来吃顿饭。梅子井哭着说:“我爸爸本来答应了,说等他忙完了那一阵就见面,可没想到,他还没有看到未来女婿的样子就走了。”今年5月,梅子井结婚了。她说:“我爸爸爱喝茶,可他从来没舍得买过一两好茶叶。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梅华明因公牺牲后,他的十几个老战友赶来送他一程,见他身上穿的还是那件冲锋衣,早已褪了色。一位战友流着眼泪说:“这件衣服是7年前我和他一起在商场买的,我的那件早就没有穿了,而他的这件还穿在身上。”

入殓时,家里实在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最终,给他穿的是他生前最挚爱的那身检察蓝制服。梅华明家里没啥钱,办理他后事的一部分支出还是亲戚和战友们垫付的。

他把自己当“牛”,倾一生奉献

壮志未酬不言归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9)

梅华明的工作笔记

“一线从检平凡岗位献忠诚,一生奉献舍生忘死铸检魂!”这是一位干警在演讲时向梅华明的敬挽,也是对他一生忠诚、一生奉献的写照。

——他把人生定在“忠诚于党,立命为民”的坐标上

梅华明从检20年来一直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最细微的工作,没有担任过领导职务,窗口一线就是他的阵地。这些年,他的战友不只一次提醒他:要向领导争取一下待遇。梅华明总是一脸坦然:“咱们还有那么多战友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呢,我这样已经很知足了!”他在笔记本里写下这样的话:“多一些公心,少一些私利;多一些诚心,少一些虚意;多一些细心,少一些浮躁。”这是他的“正衣镜”。

梅华明转业时是副连职干部,按政策有提升的空间,可他深藏在心,没有向任何人提起,以至别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战士。他其实一直在当战士,没有奢望。干警们称他“不求高光耀眼,只愿默默俯身,去成就光亮,承载光芒。”

——他把情结放在“弘扬法治,依法办事”的天平上

梅华明的一位战友在谷城县开了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被当地一机械公司拖欠210万元货款,数次催要无果。2019年的一天,他的这位战友打听到该公司将用汽车装载2吨价值6万元的发动机零部件运送到襄阳,便提前守在襄阳北高速路出口,拦住货车。对方报警。警察闻讯前往处置。恰在这当口,梅华明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事,立刻联系上那位战友,说:“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但是你要通过法律维权。你怎么能干出这种违法的事情呢?”那位战友原本没有想麻烦梅华明,没想到梅华明会主动联系自己,并提出了依法维权的建议,既感动又羞愧,回去后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不久,他要回了部分货款。

这些年,得到梅华明帮助的人不少,但梅华明的底线是依法办事。他要做的就是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根植到人们的脑海里,体现在日常行为中。这就是正能量。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10)

梅华明获得的荣誉、奖状

——他把爱心印在“人母吾母,他困吾困”的道义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人性本善、社会大爱的美好形态。梅华明就是这样做的。

2015年冬的一天夜里,区检察院干警王文化出差办事时接到电话,被告知母亲突发冠心病。王文化立即联系好救护车,并向同住一个家属院的梅华明打电话求助。此时正值深夜,已经睡下的梅华明二话不说,穿上衣服就往王文化家里跑,和医护人员一起把王的母亲从七楼抬下来送往医院。王文化回来提出请老梅吃顿饭。梅华明婉拒说:“你妈跟我妈有啥不一样?这事我咋不该帮?”

2022年1月14日下午,在梅华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区检察院干警孟志成收到战友余锐转来的2.2万元钱,委托他钱归原主。原来,战友余锐退伍后跑长途货运,这两年经营困难,向梅华明借钱。梅华明分几次凑了2万多元给了他。当余锐得知梅华明走了,悲痛不已,因在外地无法到场,便转账委托孟志成,请他把这笔钱转交给梅华明的妻子。像这样的事很多很多。他的战友陈光仁经营室内垂钓不景气,向梅华明借了1万元;战友王新静家人住院,向梅华明开口,恰遇梅华明的儿子正准备做手术,但老梅还是借给他6000元钱。别人的母亲就是自己的母亲,他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这就是梅华明的为人。

“待友待亲,爱如春雨千般善;于民于党,人与梅花一样清。”这是梅华明因公牺牲后于今年4月获评“荆楚楷模”的评语。梅华明的家国情怀,铸就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犹如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22年1月13日早上,梅华明同志倒在工作岗位后,襄阳市检察机关在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报告至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月14日,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守安批示:要做好家属抚慰抚恤等工作,按照相关政策尽全力帮助解决梅华明同志家庭存在的困难,对其先进事迹做好宣传报道。

1月16日,襄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梁莉、襄州区区委书记刘明锋前往看望慰问了梅华明的家属。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11)

王守安检察长(右三)专程到襄阳慰问梅华明家属

1月25日,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守安,襄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勇看望慰问了梅华明的家属。王守安称梅华明同志是全市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是基层检察干警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2月25日和2月19日,中共襄阳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和襄阳市襄州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分别作出《关于向梅华明同志学习的决定》。

5月19日,省政协副主席、时任襄阳市委书记马旭明看望慰问了梅华明的家属。

6月29日,襄阳市委政法委追授梅华明同志“全市优秀政法干警”荣誉称号,同时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向梅华明同志学习的通知》,并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梅华明同志事迹宣讲会,市县两级2100余人参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中共襄阳市委追授梅华明同志“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只牛的能力(一头永远冲锋的牛)(12)

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右一)看望梅华明家属

7月13日,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看望了梅华明同志的家属,代表市委颁发追授梅华明同志的“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证书。王祺扬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梅华明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质;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恪尽职守、善作善成的奋进姿态;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一时间,襄州沸腾了,襄阳沸腾了。江水涛涛,风雷滚滚。一个向梅华明同志学习的热潮在全市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个层次迅速兴起。大家在学习中强烈地感到梅华明同志身上始终蕴含着一种伟大精神。这种精神积淀着梅华明同志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一切先进模范人物的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同时也代表着全市检察系统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有四个层面的内涵——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立命为民,甘于奉献;追求极致,善作善成;清正廉洁,保持本色。

梅华明倒在了自己心爱的检察工作岗位上,将自己最后的一丝光和热献给了检察事业。

但在襄阳市检察系统广大干警看来,梅华明并没有倒下,他壮志未酬,他永远冲锋在基层检察工作的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