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辛巴是坐拥9800万粉丝的大网红,当之无愧的快手一哥,一场带货直播下来,销售额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可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一直到2020年,我在身边都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辛巴的粉丝。当然,这和我的职业有关,作为一名前程序员,我的生活被死死地锁定在城市的某个行业圈,和三教九流的接触十分有限。

有人和我说,辛巴的粉丝数是有水分的。我觉得即使是有水分也不会太大,真实数量过千万还是没有问题的。我在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信息管理,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你看,无论是辛巴直播间里的用户活跃度,还是他那一场场货真价实的带货销售额,都很难“兑水”。

那么,辛巴的粉丝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呢?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1)

2021年,我先后数次去长白山附近的县、镇、村出差,无意中发现了答案。是的,快手在北方 “下沉市场”中占据的用户比重实在是太大了。有一个做证券经纪人的同学说,他看过一份关于快手的相关报告(与股票、财务报表有关的周边数据),说其日常的用户打赏大多来自于河北、内蒙、东北等北方省份的“下沉市场”,这个说法似乎是站得住脚的。

但这并不代表快手的绝大多数用户都是在乡镇、县城中生活的人,事实上快手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中的用户并不少,只不过是比较分散而已。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2)

今年夏天,因为业务关系(我参与了几个东北特产行业的项目),我先后在一段时间里接触了几个“城中村小区”。这才发现,其实在省会城市里的快手用户也是不少的,其实就是城郊回迁户、农业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等为主。总体上,这个人群受教育程度不高,从事的工作大多属于体力输出型行业和服务型行业。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显示,2010年时,户籍意义上的“乡村人口”达到了9.35亿人,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民进城打工人数的不断增长,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就下降到7.71亿人,但这只是户籍意义上的农业人口,事实上仍然常年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已经远低于这个数字。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的《中国农民规模问题的不同判断、认知误区与治理优化》中的数据看,截止2020年,保守估计仍有超过2.5亿的“农业转移人口”面临着“市民化难题”,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高效的“农转非手续”能解决得了的事情。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3)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人群中当然会有辛巴、二驴子、白小白、方丈等网红的粉丝,但其比例肯定是很有限的。不过好在这个用户的基数是足够大的,所以赚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强调扩大内需、拉动内需的时代背景之下,拥有庞大粉丝数量的网红们应运而生,算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

可能有人会说,什么弄潮儿,不就是割韭菜吗?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4)

恕小编直言,韭菜本身就是镰刀的一部分啊,要知道,这些网红是割不到韭菜之外的植物的,比如我这种土豆、地瓜。你天天去围观镰刀,早晚也就会变成韭菜,围观镰刀的韭菜变多了,自然也就到了收割的时候,说白了就是愿打愿挨。

百度百大作者、财经领域创作者鹤老师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说割韭菜是必须要有生物链的,假如你在草原上看到很多狼,那就意味着这片草原上的羊群开始泛滥了,所以才能养活庞大的狼群。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产品,正是因为韭菜的短视和急功近利(贪便宜),才诞生了适合他们的镰刀。你是骨子里的拜金主义,我就带你看豪车名表,你崇拜权力,我就告诉你我认识某某大人物。如果你的认知能力提升了,那些镰刀就无用武之地了。如果你还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那些迎合你情绪的内容,就要有被收割的觉悟。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5)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小编你这东拉西扯的,人家割人家的,关你屁事啊,你是不是嫉妒了?

别急,请容老夫慢慢道来。

刚才,我去一个小店买东西,店主正在看快手直播,正在读大学的儿子走过来说“爸我觉得这类直播内容不好,都是割韭菜的,没有任何营养”。

老板以前和我聊过天,他也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出身,这时有点小尴尬,和我说你看我这儿子是不是嫌弃我没文化啊。我说不,大哥,他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你想,你如果被割韭菜了,那他是不是也有损失呢?

老板乐了,说那倒也是。说你也知道,我是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哪知道什么叫韭菜啊。我说您这不是“拼”出来了吗,您没有做到的事情,儿子就做到了,他这一辈人知道了什么是韭菜就够了。

回到家后,忽然心里发痒,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具体说来,就是辛巴两句火爆网络的话让我有了不得不说的冲动。

辛巴:你特么“丧良心”。

辛巴:我是农民的儿子。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6)

这番话看上去是大义凛然,为农民鸣不平,但其实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我从来不认为直播带货这种形式会对国家经济形成多么大的助力,你在直播间一场下来卖个几百万、上千万的营业额,最终获利者除了你们这些网红,就是那几个供货商,当然喽,还能养活一些工作人员和快递员,但也就仅限于此了。可是,这一场几百万、几千万的营业额如果发生在线下,那又会“养活”多少人呢?要知道,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促销员、服务人员、送货的人员等等等等,这就意味着无数个工作岗位啊。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7)

说到这小编必须要强调一个事实,其实在中国这种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度里,强调谁是农民或者农民的儿女实在是一件很没有意思的事,肯定是不存在任何带有歧视感情色彩的。相关机构曾经做过一个“快手2021年度30大网红”的榜单,有知情人分析,其中绝大多数入选者都是农民的儿子,且真实学历不超过高中。

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这些口头上的“农民的儿子”又是怎样“回报”农民的?除了引诱他们刷礼物,买你们的货,你们可曾给关注你们的农民兄弟们输出过什么有营养的精神价值?

到底谁才是在“丧良心”?

前几天辛巴公开炮轰小董老师,此事绝非是蹭热度,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他也不缺这个热度。小编倒是觉得,这番慷慨激昂的表达,其实就是一种表演,说白了,就是讨好和迎合“家人们”的心理需求罢了。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8)

事实上很多“韭菜”的钱包已经被掏空了,除了打赏,还买了无数非“刚需性”的“便宜”商品,可以预见的是,觉醒的“韭菜”会越来越多。

眼下的“叫卖型带货直播模式”已经逐渐过时,无数“优质播主”开始进入直播带货行业,为用户们提供“优质内容型直播”。具体说来,就是主播在直播间中用文化输出和审美科普的形式于观众间形成信任,最终达到一种长期的复购关系。而董宇辉正是这类新型主播中的代表人物!

董宇辉在一场直播活动中提示助理关闭直播间的打赏功能。他坦言,现场有几十万人在线,其中未成年人少说也有一万人,如果有人刷了礼物,就会有人在公屏评论“哇,大哥怎么牛怎么厉害”。我担心这会给屏幕前的孩子们造成一种影响,他会认为只要他拿出钱刷礼物,也会有人叫他大哥。这会给孩子们树立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请大家理解一下。

当“传统主播”们的旧有直播形式逐渐对老用户们形成审美疲劳,各大平台和厂家们必然会更新对直播内容的要求。

“洗牌”的日子还会远吗?

辛巴和家人合影(辛巴的家人们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9)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各种直播见怪不怪,就必然开始用更挑剔的眼光来对待这种已经不新鲜的“娱乐形式”,包括那些“家人们”也是如此。大家随之而来的新需求就必然是更优质的直播内容和更高级的精神需求,比如成长。

留给“辛巴们”的好日子,似乎是不多了。

当然,如果有人说人家早就把钱赚足了,即使明天就失业,也足够富足的过一辈子,这也是成立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