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1)

6月盛夏,走进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白泥塘社区龙潭山易地扶贫搬迁点,道路两旁一块块用篱笆围起的小菜园里,种满了白菜、豆子、辣椒、姜葱等蔬菜。搬迁户胡云秀正忙着打理小菜园,“村上划给我们一家一分菜地,种出来的蔬菜够全家吃了,一年可省下买菜钱1000多元到2000元。”胡云秀高兴地说。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2)

搬迁户在管理小菜园

龙潭山安置点共有搬迁农户225户91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9户808人,于2017年底全部入住。搬迁群众来自10个村民小组,他们原来居住在耕地破碎、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冷凉高寒山区。搬迁之后,由于没有菜地,搬迁户吃自种菜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3)

一户一分小菜园

在安置点,房前屋后尚有闲置的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群众摆放杂物、临时搭建建筑时有发生。经村“两委”商定,由龙潭山安置点党支部牵头按照住宅区域划分新设置4个村民小组,并利用各小组内的34亩零星闲置土地,按每宗66平方米(一分)规划菜园225宗到户,由各户种植蔬菜,做到搬迁户全覆盖。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4)

一户一分小菜园

“龙潭山易地扶贫搬迁点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作为‘菜园式’绿化提升人居环境,解决乱堆乱放问题,使农户有地种有菜吃。”腊勐镇白泥塘社区副主任杨金庄介绍。

傈僳族阿哒咪一家有6口人,原来居住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瘠山区,2015年纳入建档立卡户,2018年底整户脱贫。午饭前,阿哒咪一家又到自家的小菜园收菜,老人拔拔草,拾黄菜叶喂猪,女儿也跟着到菜地上玩耍。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5)

阿哒咪家小菜园

“下山后就近务工也方便了,小孩上小学几分钟就到学校了,自从有了小菜园后,一部分蔬菜就不用买了,多余的还可以卖一些,不太好的菜还可以喂猪。”阿哒咪高兴地说。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6)

搬迁户阿哒咪

小菜园不但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吃菜问题,还留住了搬迁群众的乡愁。77岁的邱转归在大山上生活了一辈子,和村里的大多数老人一样,有很深的故土情结,随着搬迁点的建成和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现在可以养牛养猪种菜,她渐渐喜欢上了新家。她说:“种出来的蔬菜,你送我吃一点,我送他吃一些,以前在老家那种感觉又回来了,吃着自己种的菜更有味道。”

保山一线两园(保山龙陵一分小菜园)(7)

邱转归每天都要到菜园看看。(以上图片2020年6月摄于龙陵县腊勐镇白泥塘社区龙潭山安置点)

小菜园,暖心园,贴心园。龙潭山安置点小菜园的建设,既解决了搬迁群众的”菜篮子“问题,又提升了人居环境,节省了他们的家庭经济支出,留住了乡愁,巩固了脱贫成果。(邓新强、熊大孝、李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