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岁的老人其实算是喜丧(为何有的老人去世说是)

【村长晓佳一】记录乡村生活,书写“三农”问题,解读社会焦点!谢谢关注!

农村礼节传承

在我们年幼的时候很多事情不理解,可以说是少不更事。特别是在农村的一些风俗礼节,没有教科书参考,有的只是耳濡目染,依照大人的行为而去做,就这样一辈辈言行身教,很多习俗也有些变味,或者是变得不伦不类,有些照猫画虎的感觉。

多少岁的老人其实算是喜丧(为何有的老人去世说是)(1)

农村的丧礼一般最为神秘,同时也是礼数最多且最复杂的礼节,毕竟丧礼是我国古代四大礼制之一,所赋予的意义更是有所不同,而对于死亡人们大多又都是忌讳的,因而其中的礼数只能通过一次次的亲身经历才能学会。

而且在丧礼上还有很多讲究,有些老人去世后家人大摆宴席,鼓乐齐鸣,就如同办喜事一般,而这样的丧礼被人们称为“喜丧”,在这样的葬礼上除了子孙的少许的哭声外更多的是宾客欢声笑语。

在我们平常人看来,人家都过世了,还要大摆宴席如同庆祝一般,丧礼上嘻嘻哈哈的未免太不尊重死者,然而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那么,什么是“喜丧”呢?

在古代来说,根据《清稗类钞》“丧祭类”记载:“喜丧”,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多少岁的老人其实算是喜丧(为何有的老人去世说是)(2)

意思是去世的老人要福寿双全即为“喜丧”,主要是指全福、全寿、全终。

第一、要满足家族人丁兴旺,子孙平平安安,老人晚年幸福无忧,即是全福。

第二、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岁耄耋老人,九十岁鲐背之年,在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能够被称为全寿。

第三、修善果、得善终,这是老人们最为在意的,即是要自然老去、无疾而终,不受病痛折磨,对于老人和其子女来说都没有遗憾,也就是全终。

在以前,人们认为要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算是“喜丧”,子女就不用太悲哀,亲朋好友也为之高兴,减轻了老人去世的悲伤。所以这样的老人去世后,大摆宴席,鼓乐队齐奏,甚至鞭炮齐鸣,丧礼更像是一场婚礼。

多少岁的老人其实算是喜丧(为何有的老人去世说是)(3)

而到了现在,或者说放到了不同地方,“喜丧”的条件都在改变。有些四世同堂的老人去世能够算作“喜丧”、有的只要三世同堂,也就是有孙子了,那么对祖先有了交代,完成了任务也算作喜丧;在有些地方,只要超过80岁,无论是不是子孙满堂也叫做喜丧。

这些都是根据时代变迁做出的改变,但是主要的意思就是一个,对于老人的去世我们都无力改变,那么以“喜丧”来安慰生者,不要过度的沉浸在悲伤之中。

而丧礼的举办同样如此,聚齐亲朋好友,通过仪式感、礼节缅怀先人的同时更多的还是要安慰活着的人,同时也起到了教育的意义和孝道的传承。

后语

近些年来,随着外出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乡村的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老龄化增高之下,农村去世的老人也是越来越多。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不少老人去世后子女都没有在身边,很多老人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

多少岁的老人其实算是喜丧(为何有的老人去世说是)(4)

这样的过世怎么看也不该是“喜丧”,然而很多丧事依然欢声笑语,造成了农村“丧事不哭”的怪象。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多地追寻金钱、效率,丧礼仅仅成了一种形势乃至借机收礼的工具,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缺失。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忠孝廉耻勇,这些文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慢慢缺失,而浮躁之气成了主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