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共享单车违停收费(逆行罚款违停)

【整治违规行驶】电动自行车逆行,罚款

厦门共享单车违停收费(逆行罚款违停)(1)

交警对违规的电动车驾驶人进行处罚。(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昨日下午,厦门市公安局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湖里区五缘湾道开展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在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同时,将违法行为人通报所属企业督促进行安全教育。

快送小哥逆行被罚 情况将通报至企业

记者现场看到,不到10分钟时间,有3辆快送行业电动自行车在该路段逆向行驶,被民警拦下,进行处罚教育。“该路段靠近湾悦城,快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为了‘赶路’送餐,常有逆行、闯红灯、违法占用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行为,十分危险。”湖里交警大队金山中队民警倪晓明告诉记者,此次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重点打击此类交通违法行为。

“您驾驶电动自行车在五缘湾道逆向行驶,依法处罚款20元。”逆行的外卖员小陈被交警拦下,交警依法对其进行违法处罚。小陈从湖里万达送餐前往五缘湾的小区,他起初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交警对其进行安全宣导后,他才恍然大悟。

在交警对违法驾驶人依法进行处罚后,现场的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违法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信息和违法情况进行抄录。“我们此次主要是配合交警执法,把相关情况通报给所属快送企业平台及行业部门,督促企业平台加强对该违法人员的教育管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陈雪松告诉记者。

得知自己的违法行为将会被反映到公司,快送骑手小张告诉记者,他也许会被企业通知进行安全培训。

多部门加强联动 整治快送行业乱象

昨日开展联合执法的五缘湾道,是岛内31条严管路段之一。4月11日,由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通告》中已公布31条严管路段,但严管路段上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还有不少。

为进一步加强治理力度,自4月21日起,四部门进一步加强联动,展开了联合上路执法专项行动。以岛内31条严管路段、岛外建成区及电动自行车违法乱象突出区域为重点,针对电动自行车的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联合查处。联合执法行动期间,交警部门将联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送餐企业管理人员上路,对电动自行车快送行业乱象进行严格管理。

目前,全市交警部门根据统一部署,每日早、晚高峰时段,在全市70个重点路口设卡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上午、下午的交通流平峰时段,从每个中队抽调精干警力各组成1个执法队,全市共计近200名警力,同步在各中队辖区路段进行流动执法;夜间则保留每个大队2个执法队,在大队辖区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流动执法。

(文/厦门日报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 娇轩)


【整治违规停放】霸占人行道自行车道,扣车

厦门共享单车违停收费(逆行罚款违停)(2)

执法人员向市民宣传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相关规定。(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昨日,由城管部门牵头,公安交警、市场监管部门和各街道组成市容整治联合执法队再次出击,对莲前东、西路沿线公交车站周边,禾山路与仙岳路交叉路口、枋湖北二路等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严管路段进行整治。记者跟随一路进行走访。

电动自行车乱停放 路过市民无路可走

昨日上午9时,联合执法队来到莲前东路洪文BRT站点附近。此时,早高峰刚过,BRT站点下的自行车道上,挤停着不少电动自行车。骑着共享单车路过的市民几乎“无路可走”,被迫放慢车速。“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这里,不仅看上去乱糟糟,还堵住了公共通道,我们经过时只好走到沿街店面的台阶上,很不方便。”一名市民抱怨道。

“前期,我们已经通过张贴告示牌、发放宣传单、微信群告知等方式,对市民、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家进行提醒,请大家了解《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通告》相关内容,规范停放电动车。”思明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以来,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不断加大力度,开展电动自行车联合整治行动,宣传劝导和严格执法“两手抓”,严查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占道经营、车辆违规停放行为。

清楚查看现场情况后,执法人员对违规停放的66辆电动自行车进行暂扣、清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每辆罚款50元。

十几分钟后,人行横道上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被清理干净,道路变得宽阔整洁。

门店外还有“自留地”?最高将处罚2000元

随后,执法人员还重点对前埔BRT路段、前埔东路等三个路段区域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占用人行通道、跨店经营等乱象进行集中纠治。

在前埔东路一家电动自行车车销售店,执法人员发现店主将几辆电动自行车摆放在门口公共区域、占用了人行通道。“老板,这属于违法跨店经营。违规占道经营中,如超出门窗和外墙设摊经营,最高每次将处罚2000元!我们帮您一起搬进去,再跟您讲讲具体法规。”由于是首次违法,执法人员当场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店主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要求其改正。“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整治查处力度,全面遏制电动车销售门店占道经营、违规停放等行为,尽全力解决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问题,营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执法人员说。

昨日上午的这组行动,思明区城管局共暂扣违规乱停放电动自行车66辆,纠正电动自行车销售点、维修点4处,开具简易处罚文书8份,发放宣传单上百份。

近日,市区两级城管部门不断加大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力度,仅昨日,全市城管系统共出动人员948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317份,劝导纠治电动自行车销售、修理门店跨店经营244家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135起,其中占道经营行为15起罚款金额2200元,违法停放行为96起罚款金额5495元,暂扣电动自行车450辆。

(文/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王宝文 蔡波)


【整治违规销售】电池型号不符 头盔来路不明 三家门店被查

近日,厦门公安、市场监管、城市执法、消防等部门展开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违法销售超标电动自行车等行为进行整治。执法人员现场查处了一家涉嫌销售电池型号与电动自行车不符的商铺,在两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查扣十余个涉嫌“三无产品”的安全头盔。

在仙岳路一家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商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发现一辆在售的电动自行车装载的电池型号与电动自行车产品合格证标注的不符。店主承认与该辆电动自行车匹配的电池卖给了其他人,为了应付检查,装上了其他型号的电池,执法人员现场依法查处。

此外,执法人员发现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内摆放的多款头盔都存在合格证标签异常,“有的合格证标签未按规定标明产品标准编号,还有的标签竟然把‘合格证’印成了‘全格证’。”执法人员指出,商家现场也无法提供这些头盔的进货来源。另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部分安全头盔涉嫌“三无产品”。“头盔即使作为赠品,也要符合规定,不得是‘三无产品’。”执法人员现场开具执法笔录,查扣了十余个头盔,并对涉事经营户进行立案调查。

提醒:合格头盔怎么挑?

消费者在购买头盔时,第一,应购买有附合格证、商标、厂名、生产日期、规格、型号、标准代号、名称,标志齐全,印刷整齐,外观整洁,信誉高的产品;第二,要检查佩戴装置的强度,按说明书要求正确佩戴后,不应出现系带滑脱、撕裂、撕断、连接件脱落及搭扣松脱、断裂现象;第三,购买头盔要留存好小票,如果发现有“三无”头盔或其他问题时,可以通过12315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官丽婕 赖君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