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担当精神(再现焦裕禄精神成长史)

焦裕禄担当精神(再现焦裕禄精神成长史)(1)

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 作家出版社供图

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 作家出版社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高凯)焦裕禄精神是如何炼成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以恢弘的历史场景完成了对精神大河的壮丽回溯,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生动再现了焦裕禄精神成长史。

焦裕禄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共和国刚刚摆脱饥馑困厄开始爬坡之际涌现的时代楷模。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是党和国家标识度极高的宝贵财富。在《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中,军旅作家高建国以崭新而宏阔的视角,重返历史现场披沙拣金,艺术而全面地还原和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跨世纪接续、铸造焦裕禄精神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新时代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奉上一曲荡气回肠的壮歌。

日前《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路英勇、《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以及著名评论家李炳银、何向阳、杨晓升、柳建伟、刘琼、彭学明、李朝全、李云雷、王国平、饶翔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李敬泽当日表示,焦裕禄是我们的民族史诗中的一个重要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是会被反复唤起并长久记忆的,一代一代的人,不断地去重温,去重写,也正是在这种不断地重温、重写的过程中,这个精神才不仅仅是属于历史的,它也永远是属于现在的、属于未来的。让焦裕禄信念和实践,成为引领、激励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和力量。

他认为,《大河初心——焦裕禄精神诞生的风雨历程》的作者有很丰富的非常扎实的党的领导工作经验,这对于写焦裕禄是特别重要的。

梁鸿鹰指出,这本书是一部很及时、很需要的书。这本书,不是单纯讲历史,讲国家过去的一些事情,也不是单纯塑造一个人,而是着眼开掘国家和民族迫切需要的一种精神谋篇布局。在两个100年交汇的时候,特别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发扬焦裕禄精神,这就是焦裕禄精神在当今的重要意义,也是为焦裕禄精神寻根立传的价值。

“作为报告文学,我觉得这本书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它的真实性,真实还原了历史,围绕焦裕禄,不但是这个人物,而且是这个话题、这个精神,作了忠实的还原。”他说。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主任李炳银表示,“作者对焦裕禄这种精神层面的开掘,对焦裕禄精神、思想等方面内容的一种设计,我觉得是空前的。”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这部作品获得从学界到社会认可度都很高,是跟作者下的功夫有关系的,也是最立体、最全面、最完整地展示了焦裕禄的人生轨迹。展现了焦裕禄精神诞生、传承和流变这样一段历史,是对焦裕禄精神展现得最新鲜、最独特、最精细的一部书。

“读《大河初心》这本书,对我的灵魂,对我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次洗礼式的净化。谢谢作者让我读到了三颗心,初心、良心、民心。”何向阳说。

据了解,在历时3年的采访和创作中,作家16次赶赴河南寻访、挖掘、查证,时间最长的一次超过一个月,还跑遍了焦裕禄工作生活过的大连、哈尔滨、博山等地,到中央档案馆和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尉氏县、民权县、博山区档案馆和焦裕禄纪念馆查找资料,与知情者和见证人扎根恳谈、深度沟通、据实核查,发现了一批湮没已久的重要史料,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实,廓清了若干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东西,匡正了一些以讹传讹的不实之说。

高建国当日表示,下笨功夫沙里淘金,得到的回报是丰厚的。“我在中央档案馆意外发现了邓小平1966年对宣传焦裕禄的批示,还获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编委会就宣传焦裕禄给中央的报告,以及穆青协调发稿给《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总编室主任李庄的亲笔信。这些从未披露过的珍贵材料,成为书中的亮点。”他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