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外卖对同行有什么影响(顺丰嘿客线上平台)

写在前面的话:本来不想喷的,实在受不了王卫这么好的一盘棋突然走这么一步,我这个小创业者实在看不下去土豪这么瞎搞,忍不住说两句个人分析,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顺丰外卖对同行有什么影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顺丰外卖对同行有什么影响(顺丰嘿客线上平台)

顺丰外卖对同行有什么影响

写在前面的话:本来不想喷的,实在受不了王卫这么好的一盘棋突然走这么一步,我这个小创业者实在看不下去土豪这么瞎搞,忍不住说两句。个人分析。

好,开始喷。

昨天夜里微信群被刷屏了,说嘿客网站上线了。我大吃一惊,不知道顺丰怎么来这么一步臭棋。但是又一想,大佬们都强于顶层布局,总不至于犯这种明显错误,何况是我长期敬仰的王卫先生。于是赶快打开电脑上嘿客网站买一个东西体验一下,越看越寒心。终于我把鼠标推开,叹口气,果然是败笔。

其实在嘿客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我对嘿客还是非常看好的。当时很多人(现在恐怕也是很多人)看不懂嘿客的用意。前几天在中关村的一个小范围分享会上,刚好有现场朋友问嘿客的意图,我当时简单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嘿客是顺丰的物流布局中的重要一环。物流是靠人力的,而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了)并且越来越难于管理,王卫一定想要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来降低成本——换了谁都会这样想。另外,末梢物流(在O2O行业中经常被莫名其妙地称为“最后一公里”)的成本占据了物流全流程的很大比例,而且很难像物流其他环节那样被随着量大而摊薄,所以顺丰会从这个地方切入来降低成本——当然主要是人力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嘿客实体店的出现也就容易理解了。顺丰鼓励用户到店去送件取件,从而减少对快递员的劳动力投入。这个时候,王卫还有一个高明的地方是故意让大家看不懂模式,他也不解释,故意让大家讨论和传播,就等于基本不用花钱就给嘿客实体店做了一次大宣传,让大家都关注和留意嘿客店。这是一种低调的高调宣传方式,王卫的安静和舆论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轻松地就让每个人都一夜之间知道了嘿客是干嘛的。我甚至认为这些质疑嘿客的文章都是出自王老板的安排,不知道是不是太阴谋论了。

所以说,我相信嘿客实体店就是为了更好的做物流,即王卫要把费力不讨好的末梢物流弱化,从而优化物流成本结构。既然要用户主动到嘿客实体店里面,那么当然嘿客店要装修好一些,位置也要容易发现,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这完全就可以做线下的商品销售了。如果再配上线上,那就是完美的O2O了,而且我相信顺丰也是要做电商或者O2O的(这是物流之外又一个超级大市场,顺丰早已表现出明显的意图)。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反对刚刚上线的嘿客网站呢?嘿客网站不就是线上的环节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王卫手里有什么牌,来和电商领域的巨头竞争。是物流吗?相对于阿里可能算,但是不够绝对,因为阿里的物流环节顺丰没有绝对的控制地位,何况阿里自己也在做物流。相对于京东更不能算了,京东自身物流能力已经很强大了,PK起来顺丰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如果不是物流,那么这个牌应该是什么?

答案就是嘿客实体店。按照新闻里面的说法,嘿客将未来布局三万家店(未来是什么时候就不好说了),目前大约是两千多家店。这个线下的自营实体店网络,是东哥和首富朝思暮想的东西,否则京东和阿里也犯不着去苦哈哈地到处发展合作伙伴了。没办法,谁叫人家做物流的刚好本来就需要社区分发点呢?当然,能在一夜之间搞出来几千个好地段店面的能力,只靠投钱是不行的,靠的也是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以及前期的低调谋划。

线下实体店网络这个东西真是个好东西,说白了,相当于插在用户家门口的一颗钉子,纯电商只能羡慕的流口水了。其价值太大了,可以树立品牌形象直击用户眼球(反正天天都要看到),可以提供销售和体验地点,可以想办法吸引用户来店里面,可以搞各种活动……反正在自己的地盘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有钱,就是任性!

只是可惜,这个线下的嘿客店的价值还没有发挥出来,这个网络也不过只有两千多个终端而已,现在这个时间,顺丰不去想法提升打造嘿客店网络这个竞争优势制造壁垒,就急匆匆的去做线上电商网络,实在是不应该。这似乎是O2O,但我只能说是o2o——线上线下都不强。更何况,你刚打上别人不擅长的牌,但是立刻又放下,然后去打别人已经是骨灰玩家而你是入门小学生的牌,和京东阿里PK线上电商?我真是怀疑王卫身边被东哥马总安排内鬼天天洗脑,否则怎么会出这么一个烂招。

也可能有人问:或者是嘿客一直得到预期效果,王卫心里没底了呢?——这倒不是没有可能。我经常想,人是有基因的,什么人做什么事情。让物流人去开店卖东西确实难为顺丰了。但东西还是要卖的,而且大佬们字典里面从来就没有困难这个词。在线下这个环节,嘿客要起到好的效果,门庭若市,并为做电商或者O2O布局,我觉得现在嘿客最缺的是供货体系,尤其是适应本地的供货体系(这是O2O的思路)。相比于线上的网络,供货体系更是需要一点点打磨沉淀的,是靠时间积累出来的。嘿客有这么好的位置,只要有逐步完善的供货体系,我相信会得到消费者认可。现在消费者不去嘿客是因为不知道如果不发快递的话去干什么(千万别提烂大街的水电煤气缴费),嘿客应该找点由头吸引消费者进来。说low一点,嘿客就是引进几个菜农来卖菜卖水果也比空着房子强,至少消费者对买菜的需求和频次远远强于水电煤气缴费。当供货体系逐步增强后,线上电商的供货问题也就解决了,线上线下基本共享一个体系,线上只剩运营推广的工作了。这才是水到渠成。

其他的关于网站体验方面的我就不多吐槽了,包括对商品的评论有明显测试人员的测试性质的评论,用户在选择周边自提点时候非常困难等等。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嘿客网站这个大方向,至于网站体验好不好无关紧要。

以王卫的睿智,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从网上的新闻来说,王卫说要做B2C。这是烟幕弹要暗度陈仓,还是真实想法?亦或是王卫为了迎合资本市场的需要?——但是他去年刚融资过,现在肯定不缺钱啊。或者另外一种可能,真的被别人忽悠了?

唉,我彻底凌乱了——大佬的格局真的看不懂。

本文作者王三暖,亿欧网签约专家作者,社区O2O研究者和实践者;他的微信公号:wangsannuan;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字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声明:亿欧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亿欧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亿欧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亿欧网的追责。


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O2O行业资讯和商业分析,请您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i-yiou"或者"亿欧网",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亿欧网建立直接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