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读懂报告

Vol. 01

本期关键词:国际传播

2022年5月,《2021年中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发布,报告全面展示了国内外英语阅读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创新性地展示了读写结合和拼读教学两个细分领域的理论发展和教学案例。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内容,深入理解国内外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前沿与热点话题,拓展相关研究的阅读,编写组特推出“读懂报告”系列,供读者进行延伸阅读

在《2021年中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发展研究报告》第一部分“阅读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第一章“阅读教育年度热评”结合2021年教育新政和热点话题,摘录了外语教育、阅读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开阔视野,提供借鉴。这一章梳理了4个关键词——国际传播、“双减”、教育生态、信息技术时代的学习与阅读

本期“读懂报告”将围绕“国际传播”进行拓展解读,为中小学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思路。

Part 1

为什么要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作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新课标中提出一级、二级、三级的文化意识学段目标分别包括“具有国家认同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初步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具有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等。

在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程目标,又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

Part 2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武银强、武和平(2022)提出,教师可以从文化的“眼”“心”“脑”“身”四个方面着手,来全面实现英语课程的文化育人价值:用“文化之眼”发现文化育人盲区;用“文化之心”回应文化育人需求;用“文化之脑”分析文化育人价值;用“文化之身”体验文化育人过程

王燕(2015)提出在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第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广泛地进行课后阅读;还可以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故事大意,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批判性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多个侧面去理解材料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第二,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将多种形式融入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如句式练习,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翻译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句子。在分析句子结构的同时,启发学生探究中西语言形式的不同,文化的不同;在解读语言意义的同时,适度引进中华传统文化。

第三,在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将优秀经典传统文化的故事转换为可供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实践的资源,以英语课本剧的形式,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细节的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天的daily report 环节,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一些内容,如中国传统的谚语、成语或是特色小吃,旅游景点的介绍或是古诗名篇的诵读。

Part 3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初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课例

倪文娟、张子璇(2022)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Module 10 Spring Festival为例,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本单元聚焦春节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按照主题内容要求,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中“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

在授课前,教师进行了学情调查,设计了包含4道题的调查问卷

1. 提起“春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 你是否有做小记者的经历?

3. 你认为记者的现场报道应该用什么时态?

4. 你觉得在小组活动中,为了保证成果质量,每个组员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及学习者分析,本单元的理解目标确定如下。

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应该能够:

● 通过小组合作从学习资源中总结中国年俗活动;

●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期介绍中国年俗文化的新闻播报稿;

● 在完成单元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用量表等工具科学地对他人的成果进行评价;

● 在寻找、辨别、分享年俗文化的过程中,热爱并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的表现性任务是“年俗文化知多少——Where is th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ed?”,具体如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值中国春节期间,学生作为学校电视台小记者,从不同方面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年俗文化,使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撰写新闻稿并进行现场播报。全班共分成六个记者团队,聚焦春节期间的 Preparations、Activities和Traditional Food三个方面,在寻找、分享和传播年俗文化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激发文化认同感。

本单元的学习体验将在六个课时中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1)第1课时

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后,向学生展示单元表现性任务“以学校电视台小记者的身份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春节”,学生据此确定学习内容,成立记者团队,每个团队5—6人。每组有三个播报方向(Preparations、Activities和Traditional Food),同时要做好团队分工(可分为Group leader、Reporter、Editor、Photographer、Stylist等角色),明确成员职责。

(2)第2课时

每个记者团队使用教师提供的资源一起学习、讨论现在进行时的用法。自主学习与交流分享相结合,确保所有组员都掌握现在进行时的使用规则。教师邀请两个团队分享现在进行时的学习结果。

(3)第3课时

教师首先反馈现在进行时测试结果,帮助学生纠正误解。接着各记者团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中查找与新闻播报相关的年俗活动,整理成资源单。学习资源除包含教材 Module 10 Spring Festival Unit 1和Unit 2中的两个文本外,还补充了拓展阅读资源,进一步引导学生达到本单元预期的理解目标。然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写出新闻稿初稿

(4)第4课时

教师提供新闻稿评价量表,每个团队将本组的新闻稿初稿与另一个团队进行组间信息交流。然后回到原小组,再次分享和讨论,形成新闻稿第二稿。

(5)第5课时

课前每个记者团队邀请自己认识的英语水平较好的人,如教师、家长、朋友等评价新闻稿第二稿,并提出修改建议。上课时,小组汇集修改建议,完成新闻稿第三稿。接着进行组内模拟播报,讨论确定现场播报细节,包括服装、站姿、动作、表情、语气,时长等。学生在课下需完成现场播报需要使用的PPT,为下一节课做现场播报做好准备。本节课使用学习日志作为评估工具,对所学进行反思。

(6)第6课时

各记者团队进行现场播报。听其他组的播报时,学生根据新闻播报评估细则量表,选出冠军小组。课后,学生要总结反思自己的收获和有待提高的地方,整理形成性材料,制作形成性评价电子档案袋并交给教师。

本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明确了预期结果和评估证据,随后才聚焦教与学体验的各项细节,一切为了达到“热爱、传承和宣传中国年俗文化”的理解目标而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建构深度理解、内化知识技能、实现迁移应用

Part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素材推荐

以下是一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读物,教师可以结合主教材的单元主题选用,进行主教材与绘本融合的单元整体教学。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

参考文献:

倪文娟, 张子璇. 基于逆向设计的初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以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Spring Festival为例[J]. 英语学习, 2022(06): 42-46.

王燕. 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J].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8): 59-63.

武银强, 武和平. 以文化人——文化教学的课标理念与课堂实践[J]. 英语学习, 2022(3): 4-12.

- End -

本文作者:CERA 张轶鋆 | 来源:播种阅读

research@chinareading.org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

关注英语阅读教育行业最新发展

聚焦读写、拼读教学重点领域

结合一线实际教学案例

助力教师实现课程育人价值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英语课(读懂报告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