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厉害的秘诀(理学大师娄谅途中点拨)

公元1488年,17岁的王阳明奉父命前往江西南昌成亲,成亲之后王阳明在岳父家生活了一年多。在这期间,他闲来无事就苦练书法。直到第二年的冬天,得知祖父王伦病重的消息,王阳明携夫人朱氏离开南昌,回老家浙江余姚奔丧。路过上饶的时候,听说理学大师娄谅在此讲学,王阳明立即登岸直奔娄谅而去,68岁的娄谅与18岁王阳明相遇了。当既兴奋又迷茫的王阳明垂手站在娄谅面前,脱口而出的还是那个让他困惑了很久的问题“怎么做才能成为圣人?”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次相见就是理学大师娄谅的一句简单回答,直接影响了王阳明的人生方向。

王阳明最厉害的秘诀(理学大师娄谅途中点拨)(1)

娄谅就是有大师风范,王阳明那时候虽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艺青年,娄谅还真是亲自接见他啊,跟他聊了很久。然后王阳明就请教怎么样才可以成为圣人,娄谅用很确定的语气告诉他叫:“圣人必可学而至”。现在,这句话非常有名,意思就是圣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来成就的。王阳明一听高兴坏了,我就是一个很努力学习的人啊,我要为万世开太平,我每天都在研读兵法。这是不是就是成圣之路?娄谅太厉害,有一句话就点醒了王阳明,王阳明带着媳妇回家之后,立刻变得不苟言笑起来,一头扎进理学里头研读体悟。光读书不行啊,娄谅已经明确说了,关键方法是要“格物致知”,朱熹也强调格物致知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王阳明到最后意识到,此路不通,必须另辟蹊径。他那时意识到,需要找一个舞台,开始复习功课,考取功名。

王阳明最厉害的秘诀(理学大师娄谅途中点拨)(2)

公元1499年,这一年是迎来了大明王朝历史上两个天才级的考生。一个是艺术史上的天才唐寅唐伯虎,一个就是哲学史上的天才王阳明。公元1500年,29岁的王阳明考取功名后,任刑部云南司主事。第二年,他又奉命到江北地区,会同地方官一同审查重犯。这期间,他仔细审阅卷宗,四处走访证人,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可以说这些工作心理一方面让王阳明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决断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另一方面却让他再接触了官场的黑暗和司法的腐败之后,内心开始变得迷茫起来。

王阳明最厉害的秘诀(理学大师娄谅途中点拨)(3)

公元1502年王阳明上书明孝宗回乡养病,在这样的黑暗的现实官场现实面前,王阳明没有办法见到阳光,然后掉头去寻找他内心的光明。掉头往哪儿寻找呢?他听说九华山啊有一个很神奇的道士叫蔡蓬头,然后知道这个人道行很深,他就去找他。这个道士叫蔡蓬头,平常就疯疯癫癫的,蓬头垢面,别人都不大太拿他当回事,唯独王阳明对他很尊重。王阳明请教蔡蓬头,开口只说了两个字:“上位。”结果蔡蓬头回复还是俩字:“上位。”

王阳明最厉害的秘诀(理学大师娄谅途中点拨)(4)

公元1504年不得理家根本的王阳明重回北京城。不久,被任命兵部主事。第二年,明孝宗朱祐樘因病去世,年仅15岁的明武宗朱厚照继位。公元1506年,王阳明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磨难。当时明武帝朱厚照刚刚即位不久,又加之其昏庸、荒淫、不理政事,致使大太监刘瑾专权朝政日非,这年冬天只是一个小小六品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为仗义执言上书明武宗,矛头直指刘瑾,结果被投入诏狱,廷杖四十,贬谪贵州龙场。

王阳明最厉害的秘诀(理学大师娄谅途中点拨)(5)

公元1508年春天,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的贵州,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旺。在通往龙场驿的崎岖山路,见一位面容清瘦、两眼却炯炯有神的书生正缓缓前行。王阳明就是这样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抵达贵州龙场,出任龙场驿驿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