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1)

接下来几期文章,咱们聊聊我们的姓名。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2)

百家姓

姓名里包含了我们祖先的职业、迁徙的路线、历史的变化等等等等,比如说:姓巫的朋友,先祖是为皇家负责医疗、祭祀或者观天事务的官员;姓史、或者太史的朋友,祖上是为朝廷记载历史的官员;而姓张的朋友,祖上则是一名擅长射箭的高手。凡此种种,我们把百家姓里的名字拿出来,掰开啦,揉碎啦,从甲骨文的角度,看看每个姓氏的祖先,最初都是做什么的。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3)

咱们要聊具体的姓名,或者叫姓氏之前呀,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这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姓、什么叫名;什么叫氏、什么叫字。搞清楚这些问题,咱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我们姓氏、名字的由来。


  • 什么叫姓?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4)

母系社会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了,所以中国最早的一批姓度是和女字旁相关的字,比如说姬、姜、姒、嬴、妘(音同“云”)、妫(音同“归”)、姚、姞(音同“吉”)。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5)

炎黄结盟

传说黄帝住在姬水河边,所以他们这一支以姬为姓;炎帝住在姜水河边,他们这一支就以姜为姓。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姓。黄帝有二十五个孩子,其中有十来个孩子拥有自己的姓。它们分别是:姬、酉、祁、己、滕、任、荀、箴、僖、姞、儇(音同“轩”)、依等十二个姓。

在祝融之后,又产生了己、董、彭、秃、妘、曹、芈等八个姓,他们合称祝融八姓。

  • 什么叫氏?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6)

氏是姓的分支,相当于大家族的概念。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以己为姓,而这个己姓里,又分出了苏、顾、温、董、豢龙等氏族名称。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所以表明贵族身份的氏,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7)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 什么叫名?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8)

“名”字,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

我们从甲骨文的角度,能很好的诠释这个字。夕字和月字,代表的含义相近,都是指代月亮。立叔之前说过,古人不会创造两个完全一样的汉字,这里的夕和月的主要分别就是时间上的不同,夕字指代的是太阳刚落、月亮初升的时候。衍生的词语有夕照、夕阳、夕月、夕景等。这个时候月色已经开始变暗了,口在这里的意思是说话、发出声音。结合在一起,名的意思就是,在一个光线暗的地方,互相看不到对方,其中一个人问:“谁呀”,另一个人说:“我是张某某。”这个自称的张某某,张就是氏,某某就是名。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9)

名是父母或长辈起的,随之礼教的发展,名由自称变成了一种只能由长辈称呼的名称。那么自称用什么呢,这就引出我们下一个话题。

  • 什么叫字?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10)

“字”,也叫“表字”,有表就有里,而与表字相对应的,就是名了,他们互为表里。字是自己起的或者由德高望重的人赐字,用于与同辈互相称呼。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11)

字,是一个人的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赵云,字子龙。出自《易经》:龙从云、虎从风;孙权,字仲谋。“仲”是因为孙权在家排行“老二,”谋与权相对;再比如:蒋中正,字介石,也是来自《易经·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本身中的意思就是易经里得中位、中庸的意思,正可以看做阴爻居阴位,阳爻居阳位,这里六二阴爻居阴位,得正。

所以我们要是穿越到古代的话,只能叫他们的表字,不能直接上来就喊:“李白、曹操、刘备”,显得咱们穿越过去的人多没文化似的。

  • 什么叫号?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12)

号也是自己起的,是自己对自身价值观的感悟或用以标志自己,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从这些号里,亦或儒家、亦或道家、亦或佛家……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看待世界的态度。

  • 什么叫谥号?

在号里,有一类特殊的号,叫做谥号。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依照逝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他们或褒奖或贬评的文字,这种做法始于西周。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

谥号根据逝者生平的作为,大概分成四种:“上谥”、“下谥”、“平谥”、“私谥”。

上谥,就是表扬性的谥号:“孝庄文皇后”就是死后,康熙为她上的谥号。表示她恭孝端庄的一生。所以我们在看《康熙王朝》时,布木布泰自称“孝庄”,知道这个小知识点后,再看这句台词,真有点让人毛骨悚然呢!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13)

上谥还有很多种:文、武、景、烈、昭、穆、仁、安、比、成、纯、慈、聪、达、定、道等。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周文王、汉武帝、秦穆公、宋仁宗、汉昭烈帝、辽景宗”。

下谥,就是批评类的谥号,比如说:“刺、荡、丁、干、荒、惑、厉、灵、炀(音同羊)、幽等”,其中代表人物有:“周幽王、隋炀帝、汉灵帝”。

“平谥”包含了两层含义,一种表示同情,另一种表示平庸无能,碌碌无为。比如说:“哀、冲、闵、愍、伤、隐、俭、思等”,其中代表人物有:“明愍王、汉哀帝、唐哀帝、唐闵帝、明思帝”

最后一个是私谥,这是社会上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皇帝或者亲戚为他议定的谥号,比如说司马光、范仲淹和曾国藩的谥号都是“文正”,这可是文人领域里最高的荣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文昭”、狄仁杰是“文慧”。

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多,重名、撞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光立叔身边,陈晨就有五个、张伟就有三个,咱们痴人说梦地提提建议,要是重新建立姓名字号的系统,会不会让每个人更立体,重名率也会随着下降呢?

下一期,咱们正式开始聊姓名,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你最想了解的姓是哪个?

最好听的姓氏和名子 姓氏名(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