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1)

《罗马史纲》第三单元学习 - 帝国时代

今日主题: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

丨知识要点:

1、罗马帝国“最后的罗马人”

斯提利科,父亲是蛮族,汪达尔人,母亲是罗马人。这个蛮族身份,给他一生都惹来了无数的麻烦。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2)

斯提利科浮雕(右)

斯提利科23岁时,被狄奥多西大帝提拔为禁卫军统领,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大帝驾崩之前,把两位皇子托付给他。

狄奥多西确实很有文治武功,配得上大帝的称号,但从他这两个儿子开始,罗马皇帝彻底变成了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

前面几节我们知道,自从戴克里先之后,皇权膨胀。皇帝如果不能依靠军队获得权力,就要用身边可信的人编织权力网络。如此一来,罗马帝国的顶层就变质了。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3)

斯提利科与阿拉里克讲和

虽然斯提利科承担起了四处防守的重任,但因为是蛮族的身份,自私自利的元老们总怀疑他的忠诚度,导致他办事就特别不顺利。

2、斯提利科的末日

斯提利科虽然在战场上还是很能打,但他的困境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元老院使坏,再一方面就是没兵了,回想一下,罗马连年战争,罗马已经没有能当兵的自由农了。很长一段时间,士兵都是从高卢和巴尔干出,核心区意大利已经没有士兵了。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4)

4-5世纪的罗马军队 已经完全成为一支大杂烩

要解燃眉之急,怎么办呢?没有自由农,还有奴隶啊。斯提利科就下了狠招,征召奴隶加入军队,参军的奴隶马上获得自由身。这下子兵源是有了,但意大利的大农场主们可恨死他了,他们当然也就在元老院不断地给他惹麻烦。

在一次检阅军队的时候,斯提利科被从小带大的兄弟陷害致死。

公元410年,罗马城陷落,史称“罗马浩劫”,奥古斯丁写出了《上帝之城》之后,西罗马帝国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公元476年,末代皇帝被蛮族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

丨学习心得

斯提利科,罗马帝国最后的余晖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5)

罗马帝国走到这一步,已经千疮百孔,任何一个方面出事都可能成为那最后一棵稻草。帝国崩溃前的剧情让人唏嘘,统治阶层昏庸腐败,对于外族即不信任,自己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扭转乾坤的人物,执政方面毫无能力可言。下层社会混乱,帝国赖以获取税收和兵员的基础已经垮掉,中间留着几个了不起的名将名相,却同时受着上下各方的夹板气,纵有斯提利科这样的英才也难耐失信之殇。

罗马帝国自从戴里克先改革,搞专制皇权之后,帝国的顶层就开始变质了,皇帝最怕的事,不是外族寇边,而是内部形成地方山头,尤其是掌握军权的武将山头,导致尾大不掉,甚至自立为皇,互信的基础已经缺失,所以任命文官武将,放任后妃和宦官弄权,一定要形成牵制,防止一人独大。臣子能力过高,功劳太大,而主君无力驾驭,缺乏远见,大概率就会出现君主猜忌,一旦旁人挑唆,就会出现自毁长城的现象。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6)

在帝国命悬一线的时候,能力、视野、权力和责任,已经严重错配,皇帝和将军之间的猜忌是常态,不让任何势力占据绝对优势,这是皇帝们深信不疑的领导艺术。多少名将的悲剧,均是肇始于这种政治平衡术,斯提利科只是其中之一。这其中透着帝国的衰退和决策层的无奈。但在大趋势已经基本确定的格局下,任何所谓的小趋势都是软弱无力的。

罗马文明以武立国,又因其海纳百川的莫大气度开创了煌煌文明,这是一种天生的自信,也有共和平衡的智慧。到凯撒止,罗马帝国以制度胜,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还能不断创新,表现出了强韧的纠错能力。到东西罗马分治,可以说罗马帝国又因人性败,让人唏嘘。

罗马文明史值得任何超大规模共同体借鉴。不管政治形态如何变化,但帝国的内核其实都在。帝国一词在我们的语境里有强权,霸权的含义,从罗马的历史来看,“帝国”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有包容,平衡,妥协和创新的因子。

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彻底灭亡)(7)

西罗马帝国虽然消亡了,但它的文字、文学、文化、法律仍然深远的影响了西方乃至现代世界。拉丁文依旧是西欧的通用文字,罗马人的浩繁典籍给了中世纪人们无穷的养料,进入近代,各国纷纷以拉丁字母拼写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学,时至今日,各国语言中仍在大量使用原拉丁文中的词汇

而基督教在罗马灭亡后更加发展壮大,反过来同化了众多的蛮族,某种程度上在精神文化上扩大了西方文明的范围,奠定了西方文明以基督信仰为基质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