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中考作文备考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备考写作指导:唤醒,你的梦想还在沉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中考作文备考写作指导)

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备考写作指导:唤醒,你的梦想还在沉睡

文 题 

  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启迪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当你用心凝想,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唤醒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请以“唤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自拟题目;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

审题思路

关于“唤醒”这个话题,每个不同灵魂都需要一枚独特的钥匙开启,话不多说,我们先开启今天的内容吧~通读完题目,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审题咯~

1.分析话题“唤醒”。

这是一篇引语式话题作文,我们先来重点解读题目给出的话题。

“唤醒”顾名思义,“叫醒”“使领悟”,“醒”说明了“唤”的程度和结果,所以我们只理解为叫醒是不够的,从材料的引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唤醒”的深层次表达是“对人们精神的点拨与呼唤”。像材料中的“擦亮”“启迪”“拨动”“点燃”都可以理解为“唤醒”。

2.把握材料主旨。

材料提示了“唤醒”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对材料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为作文的审题立意划出一定的范围和重点,确定文章的主旨。

材料的第一句话提示了“唤醒”的具体内涵:鲜花擦亮眼睛、好书启迪思想、旋律拨动心弦、鼓励点燃激情……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唤醒”。

而材料的第二句话就指明“唤醒”的意义。以鲜花、好书、旋律和鼓励为典型代表的一切美好存在,都以专属于它们的美丽方式唤醒我们心中可能曾经沉睡的灵魂,使得我们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这些事物也许让我们发现了令人心醉的美,也许让我们获得了深邃的思想,也许唤醒了我们心底尘封已久的美好回忆,也许激发我们内心深处蕴藏的无穷力量和无限勇气……总而言之,被“唤醒”之后,我们变得更加美好,变得更加愉悦,变得更加积极,这就是“唤醒”的意义。

一句话概括材料主旨,那就是:“唤醒”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唤醒”的意义在于成就更美的成长姿态和迎接更完美的自己。

3.构思写作内容。

我们这次的写作,要记叙自己被”唤醒“的经历,并且写清楚”唤醒“给自己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构思立意的时候,可以不局限于材料提到的“唤醒”体验。当我们学会关注自身的成长,会发现”唤醒“的对象也很多,例如唤醒藏匿角落的自信、唤醒赤诚的初心、唤醒真挚的感恩、唤醒某种丢掉的品质、唤醒疏于感受的心灵等等。而唤醒我们也许就是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人、事、景、物,比如,孤独时父母的叮咛和守望、失意时朋友的安抚和鼓励、追梦时前方伫立的榜样……

写成长过程中被唤醒的经历,我们可以托物言情,感受那些有唤醒能力的美好存在的力量;我们可以叙述唤醒的方式和过程,感悟成长的淬炼;我们也可以直抒胸臆,感慨和迎接一次新生的喜悦。

4.用心拟定标题。

本次题目是话题作文,只给出了“话题”,并没有规定作文标题。我们要自拟题目,需要多花点心思在题目的拟定上。关于标题,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法“为什么要唤醒”“怎样唤醒”“唤醒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直接在关键词“唤醒”前后加上或修饰或限制或补充说明的内容来拟题。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来灵活拟题,只要紧扣“唤醒”的内涵即可。

写作角度

1. 美好和爱蕴藏唤醒的能力朋友 

人生在世,能得三五知己好友,在烂漫的青春岁月里打打闹闹,在艰难的困境时刻守望相助,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老 师 

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何种模样,我们不知道我们身在何处,是老师唤醒了我们。

母 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亲密关系能够比得上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当你还是一个胎儿的时候,是母亲唤醒了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父 爱

 “父爱是温柔地印刻在血脉中的守护。”提起父亲,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样的词语呢?工作繁忙抑或是迷茫时的一句呼唤

2. 学习和读书唤醒智慧

学习,是一种能力。它不能帮助我们直接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却能令我们开阔眼界、锻炼意志。

读 书 

你是否曾经,为一本小说跌宕起伏、险象环生的情节而久久地沉醉其中,急不可耐地想知道主人公的命运;你是否曾经,在书中获得对抗生活的勇气,获得愉悦的心情,智慧的启迪。

3. 成长是唤醒自我的过程

拼 搏

看到领奖台上别人手里金灿灿的奖杯,你心中是否也有丝丝不甘

成 长 

不知经历多少岁月,我们从父母怀中牙牙学语的宝贝成长为风华正茂的青年,从老师眼中调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守护责任的栋梁

热 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在世,总会有一样东西,让你倾尽所有

梦 想 

地上是金灿灿的六便士,天空中却悬挂着一轮皎洁清冷的月亮,这一轮月亮就是梦想的化身。

素材

歌曲《开学第一课》如此唱道:“你醒来时候问候你好,升起的阳光哼着歌谣,心情像彩虹缤纷舞蹈,你我的脸上写满微笑……”

醒来是一个很美好的状态,而世间具有唤醒能力的事物也数不胜数。

春风唤醒蛰伏的万物。冰封的柳条在莺燕的声声啼啭中苏醒,正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所写的:“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太阳唤醒沉睡的人们。天际的太阳,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晨光,在惺忪的眼皮上跳跃挠痒。小巷里早点店蒸出的热气氤氲着润泽,在早起赶路的人儿心上划开一道温暖的涟漪,注入奋斗的生气。

一句激励的话语,唤醒陷入低谷的我们的勇气和信心。一朵月季花的绽放,唤醒我们对于自然的欣赏和迷醉。一段舒缓的音乐旋律,唤醒了我们对于过往青葱岁月的回忆。

虽然我们每天被生活的惯例束缚着,但一个个细碎的美好总能唤醒我们心底的真实渴望和美好情感,也只有不断地唤醒自己,我们才能实现更深的投入和更广的自由。

以下名人名言,可以在题记、开头、结尾部分引用,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你的梦想还在沉睡,为什么不把它唤醒?

——杨澜

适用主题:

生命的可能性,梦想,人生的方向,努力与励志

出处:

语出杨澜的《一问一世界》。

示例:

世界在不停的运转,生活的喧嚣永不停息。每一个人都紧紧跟随着各自的命运,不断战胜一切的“不可能”,是为了不迷失自我,也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生命拥有无数的可能性,要想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首先要唤醒内心的梦想。在梦想的驱使下,才会拥有前进的无尽动力。

我欲化作一阵春风,一阵吹嘘生命的春风,催促那寂寞的大木,惊破它深长的迷梦。

——徐志摩

赏析:

我躯体的自由,我思想的疾驰,让我想化作人间奔波的风——这是与我灵魂最为接近的形态。而这风须是春风,因为春风才正如我一般,能唤醒沉睡的大树,一并唤醒他栖息着的世界。风与大木的关系也是启发与被启发,拯救与被拯救的关系。由二者关系伸展开去,也可视作作者欲改变昏聩世界和幻想沉醉中的人们。用“木”而不用“树”,是因为“木”比“树”少了生机,“木”更体现出迷梦中的麻痹之感 巧妙处理意象关系,将我引入情境,沉挚抒情,让强烈的情感更有力量。

运用:

年轻人总有刺破黑暗的梦想,他们想成为灯,带来光也收获世界的注视。但有人愿成为火苗,虽如豆般微茫,但燃着太阳般的热,心中做着雷鸣般的响。他们决意烧穿沉重的盖布,让天光直射,照亮每一双眼,哪怕最终只有在焦糊的气息中湮灭。

唯有你的呼唤——或一声温婉的呵责,你那暖如一盆炭火的拥抱,才会使我深深感知,取暖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家。

——洛夫

赏析:

作者写下此诗时母亲已去世,自己在寒冷孤单中思念母亲,历经沧桑后,在回忆中,美好得以被更深刻地挖掘和感知,因此母亲的呼唤尤为动人,连呵责也无比温婉,回家比真实的温度更让人温暖,这一切感悟真挚深情,不显矫揉造作。那些动人的细节发生的当下,我们可能不会特别在意,但以回忆的方式呈现出来时,将会格外细腻深刻。我们在写人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抒情笔触,传递出令人动容的真情。

运用:

大雨滂沱,枝叶零落,雷声闷响。在被雨幕隔绝起来的孤单时刻,我默默地想到母亲,深深感到她的笑脸便是温煦朝阳,她的嗔怪竟如三月莺啼,如果这时候她破开雨幕向我走来,便带来一整个春天。

我们应撕开生活外层的布,去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一湖秋水的静谧。

——『见素』

适用主题:

讨论慢生活,感悟生活之美

出处:

语出李菁的《见素》。

示例:

我们应撕开生活外层的布,去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一湖秋水的静谧。生于滚滚红尘中,每个人都免不了沾染上世俗的东西。世俗的眼光会阻挡我们前进步伐,只有自己勇于向世俗挑战,打破世俗的偏见,不被世俗所累,用新的眼光看问题,诗意地和世界和自然相处,用心欣赏周围的一切,你才能收获新的的东西。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

——黑柳彻子

适用主题:关于呼吁人们要有善于发现美、懂得聆听和感悟纯粹的追求,学会感动学会充满激情

语出黑柳彻子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被誉为是“日本演艺界的人间国宝”。

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

——『瓦尔登湖』

适用主题:

梦想与现实、脚踏实地等。

示例:

南柯一梦终须醒,浮生若梦皆是空。若是一味沉湎在幻想之中,生命便只会在时间的裂缝中悄然流逝,只余虚无。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启示我们,只有鼓起勇气挣脱枷锁、迈出洞穴,走到照彻万物的阳光下,我们才能认识这世界的真实模样,从而拥有生命的无限可能。“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正如梭罗所说,千万个梦境也抵不上一个踏实前进的足迹,直面现实、专注奋斗,我们的美好愿景才有实现的希望。

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

教育本应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的影响与领悟,是对灵魂的唤醒,对精神的塑造。然反观现实,当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少这种“无用”性的:我们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变为生产会做题的“产品”的“车间”。而教育一旦成了流水线上的生产,那就注定偏离了它的本质。

落日开始被夜幕吞噬,奔波的脚步逐渐缓慢下来。人们在夜海沉沉睡去,于梦里打捞遗失的繁星,又在晨光微笑时拥抱新一轮美丽的醒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