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个人简介及资料(关于韩信你不知道的)

韩信个人简介及资料(关于韩信你不知道的)(1)

韩信塑像

  •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在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进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韩信作为知名历史人物,身上体现了众多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多”。我们一起盘点一下:
第一多:带兵多
  • 正所谓“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成语来自韩信和刘邦的一段对话。
  • 有一次皇帝搞团建,高祖刘邦问,“你看我可以统领多少兵马?”韩信回答:“您可以统领十万兵马。”刘邦又问韩信可以带多少兵,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啊(臣多多而益善耳)!”于是后世演变出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成语。

韩信个人简介及资料(关于韩信你不知道的)(2)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古代战争场面)

  • 虽然韩信的回答不够谦虚,但他也是有些资本的,纵观韩信的军事生涯,说是战功赫赫也毫不为过。
  • 在秦末诸强争霸的兵荒马乱中,韩信从一个被人欺侮、不被重视的浪荡游侠,一跃成为刘邦手下第一战将,统领大军荡平各路军事力量,帮助刘邦建立并稳固了政权,被后世誉为“汉初三杰”。就连刘邦当了皇帝后也曾心悦诚服地说过,“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意思就是说,率领数量庞大的兵马,做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比不上韩信。
  • 从历史上来看,韩信带兵最多的一次要数对项羽的那次“垓下之围”,指挥参战兵力达到了30万人,最终逼得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消除了刘邦的最大隐患。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还是靠谱的。
第二多:段子多
  • 韩信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段子,是现代的说法。说韩信段子多,是指韩信给后世留下了众多成语,已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胯下之辱:少年韩信生活落魄,好吃懒做,最大的爱好就是佩戴一把剑到处晃荡。这天,他照例在淮阴城里溜达,遇到了一个地痞,直接给了他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要么一剑杀了我,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去。

韩信个人简介及资料(关于韩信你不知道的)(3)

能屈能伸,方成人杰

  • 韩信凝视地痞良久不动,心里却是心如电转,最终,他做到了大丈夫能屈能伸,选择了忍耐,俯下身子从地痞两腿间爬了过去。
  • 这一忍,忍出了留名青史的战神;
  • 这一忍,帮助刘邦扫清秦末诸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王朝。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同时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领巴、蜀、汉中三地。刘邦赶赴封地之时,听取谋士张良的建议,烧毁了全部入蜀栈道,意图蒙蔽项羽,同时自保。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韩信向刘邦建议,派心腹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马大张旗鼓地前去修复栈道。而与此同时,韩信却带兵悄然通过小路攻占了陈仓,并借道最终攻克了丰饶的关中地区,为刘邦扩张领地、图谋天下打下了基础。
  • 此外,跟韩信有关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还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背水一战、能屈能伸、一饭千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三多:点子多
  • 韩信带兵打仗,所向披靡,固然有其作战勇猛的因素在里面,但也与韩信有勇有谋,善于运用计谋密不可分。作为“谋战”派的代表人物,韩信以计谋为辅助,灵活用兵,创下众多经典战例,被后世誉为“兵仙”“战神”。刚才提到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算一个,此外还有很多善用计谋的例子,此处聊举一例。
  • 四面楚歌:韩信帅汉军30万人把项羽包围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这个地方,夜幕降临,韩信让军中将士唱起了楚地的歌曲,楚地是项羽发家的根据地。歌声一起,让项羽及其将士误以为楚地已全部被汉军占领。有效瓦解了项羽军队的斗志和战斗力,迫使项羽最终选择突围,有效加速了汉军胜利的步伐。

韩信个人简介及资料(关于韩信你不知道的)(4)

战神韩信(段奕宏饰演)

  • “兵仙”战“霸王”,韩信完胜,“韩三多”名副其实。

趣味读史:以史实为依据 以趣读为准绳

关注我,带您在趣味阅读中回顾历史、收获启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