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

众所周知,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是你知道吗?五星红旗在最初国旗海选时,差点落选。

当时一星一杠的三号作品遥遥领先,足足获得了342票,而五星红旗只有5票。

关键时候,张治中将军说了一番话,这才让毛主席改为支持五星红旗。

之后,众人也纷纷投票给了五星红旗。五星红旗这才成为我国的国旗。

那么,张治中将军到底说了什么?毛主席听完以后又是怎样想的呢?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

图1

一、国旗选拔

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相继结束。

国民党被解放军战士打得溃不成军,解放战争的主动权被掌握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手中。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打响,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是穷途末路。

眼看着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解放军不断取胜,中共中央便决定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城,并在北平筹备新中国成立的准备工作。

新中国的成立,也代表着必须要有新的国旗。

毕竟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需要在开国大典中出现的。

所以,中央格外重视国旗的设计工作。

1949年6月2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内召开。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2)

图2

在会议中,中央领导确定了新中国成立需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并由六个专门的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

其中第六小组就主要负责拟定国旗、国徽和国歌方案。

第六小组的全体人员经过协商后,一致认为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都必须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

于是,他们决定集思广益,发动全国人民参与国旗的设计,很快就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刊登了国旗、国徽和国歌的征集启事。

关于国旗的设计,征集启事上提了以下要求:

一、具有中国特征(比如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

二、具有政权特征(比如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三、形式为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以庄严简洁为主;

四、色彩以红为主,也可以用其他配色。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3)

图3

征集启事公布以后,各地的人民都踊跃参与国旗的设计。

相关部门共收到了1920件国旗稿件,图案2992幅。

这些国旗投稿不仅来自全国各地,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大家都踊跃地描绘出了自己心中的国旗。

朱德总司令也参与了国旗的设计。

他的设计作品是复字第15号,作品以红色为基调,左上角附加小片蓝色,蓝色上有一枚红色五角星。

但是朱老总作品的得票数并不高。

因为他设计的旗帜图案布局,和中华民国的国旗还是有些相像的。

经过对参赛作品的筛选后,第六小组决定留下一些初稿通过的作品。

那就是旗面2/3为红色,1/3为白、黄、蓝各色,再加以红色或黄色的五角星的作品。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4)

图4

在经过精心的挑选后,共有38种设计方案脱颖而出,其中的大热门有三个:复字一号、复字三号和复字四号。

复制一号的设计是红旗上方有一颗大五角星;

复字三号的设计是左上角有一个五角星,旗帜中间有一黄色的杠;

复制四号的设计是红色旗帜上,上部1/3是黄色,左上角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

其中复字三号的得票数最高,多达342人投票!

而我们现在的五星红旗原型设计——复字三十二号,却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得票数为5票!

那么,复字二十二号到后面是怎么“逆袭”,成功被选为国旗的呢?

二、逆袭而上的复字三十二号

就在复字三十二号即将被淘汰的时候,张治中将军说了一番话,成功扭转了局面!

按照当时的投票数,复字三号是应该当选的。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5)

图5

大家都认为复字三号的寓意很好,底色大红色,象征着中国的革命。

旗帜偏上一点的金黄色横杠,象征着中国的母亲河黄河。

而横杠上左边的大红色五角星则象征着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

复字三号的构图庄严简洁又美观,寓意又好,得到广大与会代表的认可。

就连毛主席也是很赞同这个方案的。

但就在拍板定论前,原国民党将领张治中将军,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他认为,红色代表着国家和革命,那中间的这一横杠不就成了分裂国家、分裂革命吗?

而且用一条横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很容易联想到孙悟空的金箍棒。

其实,也有不少人和张治中将军一样,对复字三号持有反对的态度。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6)

图6

张治中将军虽然曾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却也是一个真正心怀百姓,爱好和平的人。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和很多国民党爱国人士一样,加入到了革命队伍当中。

而和很多国民党起义将领不同的是,张治中在国民党的时候,就长期和共产党保持着友好的态度。

在双方谈判的时候,他都会尽力周旋,让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进行和平谈判。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张治中将军的贡献,他是一位真正的和平将军。

毛主席夸赞他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周总理也评价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共产党有多认可张治中将军,从讨论国旗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来。

当时参与国旗讨论会的,大多都是共产党人,和一些民主人士,再加上一些海外华侨,国民党起义军将领是没资格参加的。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7)

图7

而张治中这个国民党将领,就是个例外。

张治中将军提出反对意见以后,毛主席也对这个问题开始注重起来。

毛主席认为,国民党起义军将领没有参与讨论国旗的设计。

如果他们参与了,会不会也支持张治中呢?

这群国民党起义军将领,也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如果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那么快解放,新中国也不可能那么快成立。

既然国旗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是新中国的标志,那国民党将领的意见也必须重视。

而且,全中国还没彻底解放,蒋介石只是带领残兵败将退到了台湾地区。

如果这条黄色的杠能代表黄河,那有些人是不是也会 认为这条杠能代表台湾海峡?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8)

图8

白崇喜那群人本来就贼心不死,一直希望能和共产党划江而治。

如果国旗上有这条杠,他们会不会恶意解读?

就在毛主席再三考虑的时候,参与讨论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认为这样的设计确实有些不太合适。

这位华侨领袖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人士,一生都在致力于民族统一,对于他的意见,毛主席自然也是很重视的。

基于种种考虑,复字三号作品,便逐渐被忽略了。

既然复字三号作品不能用,那就必须从其他作品中选出让人满意的设计。

同时,参加会议的人,也对于应不应该在国旗设计上添加中国特征,而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为了开拓思路,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其实没必要非要在国旗上添加中国特征,比如横杠代表黄河。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9)

图9 苏联国旗

苏联和很多欧美国家的国旗上,也没有该国的特征,国家的特征完全可以在国徽上表现出来。

毛主席的话确实给大家带来了启发,一旁的艺术家田汉就拿出了一张设计图稿,向毛主席推荐。

而这幅设计图稿,正是复字三十二号。

复字三十二号是由曾联松设计的,他从小就酷爱书画,虽然后面从事财务工作,但对书画的热爱未曾减少。

当他看到《人民日报》刊登出的征集启事时,就十分兴奋地设计了国旗作品。

他心想,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那就用一个大五角星代替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五个小五角星代替中国各个阶级的广大人民。

作品的寓意是广大人民紧紧围绕着党,团结战斗,走向胜利。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0)

图10

而且,将五角星都设计成金黄色,体现着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将五角星都放置于旗面左上方,可以让整体视觉更为开阔,看起来就像是星光照耀着大地。

毛主席在看到这幅作品后,立马给予了称赞,认为这是一幅不错的作品。

不过,最初曾联松设计的作品,大的五星红旗中还画有镰刀和斧头,这让毛主席皱起了眉头。

田汉见状,马上就对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镰刀斧头的图案可以拿掉,这样不仅不影响整体效果,反而更加简洁。”

毛主席听了以后,很认同他的话。

于是在1949年9月25日晚上,距离开国大典只剩5天的时候,毛主席召集了各位代表,商讨国旗定稿的问题。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1)

图11

三、选定的五星红旗

在此次会议上,毛主席拿出了复字三十二号作品,并出了自己的想法,最终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同。

毛主席认为,三十二号作品强调的就是团结。

而中国共产党最重视的就是团结,新中国的成立也是依靠人民群众和共产党以及国民党起义军团结取胜的。

所以这个意义非常重要。

而且新中国成立以后,更要重视团结问题,要团结好各个阶级,一起合力把新中国建设好。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都是需要团结起来的,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续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毛主席拿着复字三十二号作品,对大家说:

“这个图案代表了全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都要大团结。”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2)

图12

听了毛主席的话,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都表示赞成复字三十二号国旗图案。

就这样,最初仅有五票的三十二号作品,成功完成了“逆袭”!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顺利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有632名。

经过代表们举手表决,复字三十二号国旗图案获得了所有代表的支持,正式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会议上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红地五红旗,象征着中国人民大团结。

三十二号作品开始确实被称为红地五星旗,只是28日时,才在《人民日报》上改为“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响起,五星红旗也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3)

图13

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从此印在了人们的心中!

四、五星红旗设计者与红星红旗

五星红旗正式确定为国旗后,其设计者曾联松,也收到了相应的奖励。

1950年,曾联松正在工作,突然收到了一个文件:

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已被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分别交邮局和人民银行寄上,作为你对国家贡献的酬谢,并致深切的敬意。

当时的500万元是旧币,折算成新币有500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真正让曾联松高兴的,并不是这笔酬金,而是他的设计被采纳了!

对于他来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是莫大的荣耀!

1950年国庆时,曾联松作为国旗设计者,还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4)

图14 曾联松

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时,他又再次应邀去北京参加了庆祝活动。

看着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感慨地说道:

“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战士浴血奋战的伟大成果,而我仅仅用设计国旗表达一点心意,国家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

作为一个爱国人士,曾联松在退休以后,还拒绝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当时有人劝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开一个曾联松旗帜商店,生意肯定红火。

但是他认为,这样牟利会些亵渎他对新中国的爱,也是对无数革命烈士的不敬。

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在上海病逝,享年82岁。

他在病逝前,曾留下了一句名言:要画心中的国旗,最重要的是你心里有没有对国家的那份情感。

这句话,也是他对国家的爱的真实写照。

1976年3次降旗(49年选国旗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5)

图15

不管什么时候,五星红旗都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不容亵渎的。

正如诗人艾青所写的:

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我们守卫它,它是我们的尊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