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

济南市长清区境内,齐长城遗迹保存还是比较好的。在长清境内,齐长城有主线和复线之分,主线基本是沿着境内泰山余脉,自孝里大峰山,过双泉、马山、万德长城村处进入泰山境内,而复线进本与在肥城、泰安交界处向东到将军山附近。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1)

说起长清的马山,在当地名气还是非常大的,马山位于长清区马山镇政府驻地西侧,为泰山余脉,最高处海拔512.3米。马山神奇之处在于山虽不高,但山势陡峭,悬崖耸立,山顶不仅是齐长城遗迹(春秋时期),亦有始于唐代的古建筑,更为奇特之处在于这里有被大世界吉尼斯命名的世界最大植物型标语——“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2)

马山的名字在《左转》中就有记载,名曰格马山或隔马山,因山的形状像一匹卧马故名之。马山属于泰山余脉,周边峰峦层叠,但唯马山得天独厚,山势陡峭,苍松茂密,又自春秋时期在山顶就有人在此活动,山凭借其险要的地形,自然也成了当时齐长城的筑基之地,天然屏障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3)

马山呈南北走向,从东西两侧均可登山,马山东面山脚下就是马山镇政府驻地郭庄村和马东村,登山一般从马东村,道路虽然狭窄,但可以行车,经过万亩桃园,即可到达半山腰处的停车场。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4)

马山西是神秀谷中药材基地,每当初春季节,山脚下万亩桃花盛开,桃花深处的马山更是峻秀清奇;山的另一侧深秋季节又是色彩斑斓,硕果累累,自有一番别样的风味。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5)

山下看山,其中最耀眼的当属位于马山东侧,半个山体上用青松造型的绿色“毛主席万岁”标语。这个标语在当地还有个传说,1976年,也就是唐山大地震那年,山上突然落下一块石头,把“主”字的点给压没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6)

沿着石阶登山,数十分钟即可登顶,马山最美的风光都在险峰了。马山顶有两道山门,一道是从西侧登山的门,一道是从东侧登山的门。因为整座山两侧都是数十米的悬崖,山顶陡峭狭窄,犹如一道锋利的刀刃,因此两个山门仅仅相隔几米远的距离。山门登山的台阶几近垂直,因而又有小十八盘之称。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7)

山虽陡峭,但山顶平坦,自春秋时期,这里就有了“马山圣母殿”,其后唐宋元明清历代又增建了灵官庙、丰施侯庙、天王殿、钟楼、后土殿、碧霞元君殿等,现在这些建筑或遗迹犹存,多为石头砌磊,历代碑刻数通,各殿内有塑像,但应是近现代又补塑。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8)

沿着山脊行走,两侧均为垂直壁立的悬崖,稍稍靠近即战战兢兢,山下是层层梯田,景色蔚然,如果天气晴好,北可望五峰山,东南见泰山主峰。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9)

春秋战国时期马山地位很重要,马山境内有30多公里齐长城遗迹,自古山中的传说和故事也非常多,尤其是它与泰山、五峰山并称“三姊妹”的传说,这是说马山圣母和碧霞元君、五峰元君为三姐妹,为了争老大,各有斗法,最后碧霞元君技高一筹。所以,又说如今山中的车辙峰、鬼谷洞等就是斗法留下来的。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10)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11)

后来马山就成了的道教圣地,其中丰施侯庙据碑文记载,为唐朝薛仁贵东征时,被一老妇所救,结果登山朝拜马山圣母时,发现其塑像与老妇貌似,就禀告了唐太宗,于是赦封为丰施侯,重修殿堂,再塑金身。这就是丰施侯的由来。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12)

即使到了现在,当地居民对马山圣母时崇拜异常,每年三月有朝拜圣母的庙会,是当地最热闹的日子。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13)

马山虽然不高,而且藏在大山深处,但马山的景色中“丰施候庙”、“五泉十洞”、“四十八景”等名气一点不少,尤其是自春秋时期就名声在外,又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遗迹点上,最为关键的是,这样奇特山,人文景点多的风景名胜,它是免费的。

齐长城详细走向(齐长城到了济南马山)(14)

如果在桃花盛开的日子,再游马山,别有一番风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