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

【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

谭青山

美国俄亥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

22教授评“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形成了吗?”系列第22篇

编者按

赵全胜 【海外看世界】主编:

大西洋彼岸炮火连天,“嘉宾”云集;太平洋这边频频亮剑,不断升温。人们不禁要问:“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真的形成了吗?”为此我们邀请了在美国、中国大陆、日本、新加坡、和台港澳地区的22位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力求找出一个既符合实际又富有前瞻性的解读: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北约新一轮的扩营(瑞典和芬兰),并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参加北约峰会,共同发表针对中俄的声明; 再加上 G7、Quad,AUKUS,五眼联盟, IPEF,不一而足。

•以中俄为首的阵营——多种表现形式:中俄背靠背,上合组织,金砖五国(伊朗和阿根廷也申请加入),RCEP,以及朝鲜助阵。

•中间地带国家——东盟(明确不选边),印度(左右逢源,同属两大阵营);其他地区(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岛国)是否已经成为两大阵营之间的战场?

•今后前景——表现形式:贸易战、冷战、代理人战争,还是联合国投票?中美之间将会进一步脱钩还是会出现峰回路转的G2前景?

参与本次快评的学者及所在单位:

冯玉军 复旦大学

石之瑜 台湾大学

赵宏伟 日本法政大学

吴白乙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

薛力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庚欣 香港凤凰卫视

冯维江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

王建伟 澳门大学

单伟 新加坡国立大学

李和 美国莫瑞麦克学院

殷燕军 日本关东学院大学

刘卫东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董向荣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李枏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

张望 日本早稻田大学

沈丁立 复旦大学

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

李海默 复旦大学

周方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淑英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

金应忠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

谭青山 美国俄亥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

【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

谭青山

美国俄亥俄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

22教授评“世界格局中的两大阵营形成了吗?”系列第22篇

当今世界,欧洲炮火狼烟,欧美对阵俄罗斯;亚洲剑拔弩张,印太围堵大中华。各类战略家,纵横家,评论家,外交家对今日世界格局几乎都做出同一结论,尽管用词不同,无非是:新冷战体系,东西方对决,两大阵营,二极世界,等等。这种二元划分体现了以欧美为一方,中俄为另一方,佐以各自的加盟国,以实力为基础,将当今世界体系分成了两大对立势力,主宰着全球事务的发展。

胡锡进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毫无疑问,随着世界反恐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之后,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美中两个大国各自的内政,外交利益和目标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发生变化,两个大国的基本矛盾也开始产生剧烈的摩擦。而美中两个大国的竞争与对立,又进一步外延,影响到世界其它各国,围绕着美中两国,开始了不同的选边站队,使世界似乎呈现出两极化局势,从而导致今天的两个阵营的讨论。

客观地说,两极化世界尚未完全形成,但两大松散的阵营已初见端倪。除了以上所说的美中竞争,对立,应该看到,东西方公众民意与情绪也日呈敌对之势。不管是皮尤,还是世界舆论调查,都显示西方民众对中国有一种普遍的负面看法。而中国的民众也日益对西方打压中国感到不满。公众情绪的对立,也加强了双方舆论的攻击,很多新闻消息已超出了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多了负面,攻击性和危言耸听的评论,进一步加深了普通民众对东西方社会,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误解与偏见。

胡锡进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2)

2022年6月30日,皮尤数据中心发布美国社会对华态度图表

图片来源:皮尤数据中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夸大性描绘当今世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性质、特点及其作用。与战后冷战时期的二极世界相比,今日的两大阵营是有几大关键的不同点。首先,今日两大阵营不是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不存在当年共产主义输出,西方面临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所谓的西欧东欧化,美洲古巴化,以及亚洲越南化。通常意识形态对立,即使美苏两国不直接开战,带来的是代理人战争,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其次,与冷战时两极世界不同,今日世界的力量分布的节点,尚未达到黑洞之质量而能把周围各国吸引到各自的势力范围里来,或迫使其它国家像冷战时期那样来站队。美中两国还未能形成世界体系中的两级,来左右和影响其它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国家行为。再次,今日世界经济体系和冷战时期的两大经济体系大相径庭。全球化经济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分工日益细化,全球生产,消费供应链,按经济规律分布全球。全球贸易,尽管不平衡,甚至不公平,也还在将世界资源,生产和消费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换。尽管俄乌战争爆发后,有人试想建立另外一个货币交易,付款体系。但历史证明,一个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是需要长久,合理,有效率,低成本的演变过程,还要加上一定的运气。当年苏联搞得经互会,夭折寿短,就是例证。

那么,为什么有当今世界的两大阵营之说呢?应该看到今日以美中为首的两大阵营,还是有些特点可以说说。其一,今日美中之争,不是像当年的军备竞赛。当年,美苏展开的是以原子弹数量为基础的军力较量。而如今美中两国是全面的经济领跑之争,经济发展已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这将牵涉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货币交易,支付手段,技术垄断,市场准入,贸易规则,能源开发,人才吸引,供应链,生产效率,产业政策,风险管控等等。从经济长远发展来看,科技发展,将是经济能否领先的关键,而科技能否发展,又取决于国际人才的流向。而国际人才的流向,又与国家科技和产业政策,以及国家的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胡锡进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当今世界,由于没有“极控”,因而产生出一个极大的中间地带,在这个中间地带的国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国家利益,选择与美中两个大国结盟,合作,也可再美中两国之间任意游走,就像当今东南亚诸国,脚踏美中两只船。也就是说,其他国家既可以在政治,外交上向美国靠拢,也同时要坐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争取左右逢源,利益最大化。这在冷战时期是不可能的。此外,缺乏极控,也使得两个大国在争取盟国上,很难做到要各国成为坚定的盟友,为其全球战略服务。虽然说今日世界已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结盟,合作体,地区组织,但比起冷战时期的两大阵营,今日亚太,欧洲的各类组织略显松散,缺乏可控性,和全球行动能力。

其三,当今两大阵营,似乎有一个关键的分歧点,那就是东西方价值之争。所谓价值观,一般指的是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东方价值强调的是集体观念,社会秩序,个人自由付出集体利益。政府应该是个好政府,政府也应该是个全能政府。而西方价值的天平一直是向个人权利倾斜,强调的是个人权利不受过多的政府限制,政府应该是个有限政府。虽然东方价值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因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谈到新加坡经验时引起了短暂的争论,但近些年,中国大谈的制度优势,似乎引起了美国的隐忧,从而使美国加强了其外交政策中对西方价值观的推行。可以看到,在这两大阵营中,东西方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不同,而且正在外交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胡锡进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今日世界之格局)(4)

中国国旗与俄罗斯国旗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四,当今普遍认为的中俄结盟,也是有其问题。尽管中国在俄乌战争中,明显表现出支持俄罗斯的倾向,与欧美较劲,但两国关系尚未达到像美欧那种军事同盟关系,甚至连准军事同盟关系也谈不上。当今中俄关系,更多的是建立在即时利益互补以及个人关系的基础之上。而从长远来看,中俄关系能维持在一般睦邻友好关系就很不错了。试想,俄罗斯从不是东方亚洲的一部分,其与欧洲的历史交往和纠葛,可圈可点,在历史,文化上是西方的连体。俄罗斯回归西方,或被西方再接纳,是日出日落铁定了的。今日普京的俄罗斯,是回不去西方了。但后普京的俄罗斯呢?如果届时俄罗斯产生不了一个类似普京的强人,俄罗斯仅存的一点点多元机制,就有可能将俄罗斯变成一个亲西方国家。到那时,再谈中俄联盟,无上限亲密关系,恐怕就是奢谈了!

本文由海外看世界平家首发,文字仅代表作者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