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村的变形记(西范庄村变形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通讯员 孙俊旗

“过去俺村连巴掌大的水泥地儿都没有,你看现在,大街小巷、大小胡同都修成了水泥路,通上了下水道,栽上了绿化树,十里八村都羡慕咱!”8月12日,尉氏县永兴镇西范庄村老党员范深义说起村里的变化,难掩自豪之情。

石子村的变形记(西范庄村变形记)(1)

西范庄村的变化,始于2008年11月,苏瑞林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当选第一天,苏瑞林就干了件“大事”:动员村里有学生的家庭,全部拿起家伙儿修路。没想到一呼百应,饱受道路泥泞之苦的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第一条平坦整洁的上学路修通。看到孩子们蹦蹦跳跳撒欢儿去上学,村民认准了苏瑞林是个干事人!

接下来的几年,修路成了西范庄村的头等大事。苏瑞林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协调资金、申请项目,村里主干道、大街小巷、大小胡同全部由“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通上了下水道,架上了路灯,群众出行难彻底解决。

路通了,绿化也不含糊。西范庄村探索“村投民管”的绿化思路,由村里出资购买绿化树,村民在房前屋后栽种、管理,收益“五五分成”。眼下,走在西范庄村,大叶女贞枝繁叶茂、柿子树果实累累,煞是好看。

苏瑞林的实干,赢得了全村党员和群众的拥护。截至目前,他已连任4届村党支部书记。

基础设施有了,集体收入咋提高?村民腰包怎么鼓?老少爷们精神面貌咋提升?苏瑞林带领村两委班子琢磨起了村里未来发展问题。

经过协调,2018年5月,褔甬服装厂在西范庄村建起了分厂,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巧媳妇就业基地。46岁的贫困户张书芳成为该厂第一批工人,现在已在这里务工2年多。“家里孩子多,还要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家门口就有了收入,生活比以前强多了。”张书芳说,她已于去年底顺利脱了贫。

石子村的变形记(西范庄村变形记)(2)

西范庄村的这个服装加工厂,不仅让70多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了业,每年8万元的租金也成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

西范庄村的土地会“生金”,让其他村很是羡慕。8月12日,记者在西范庄村山药种植基地看到,600亩山药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别小看了这些山药,我们初步估计,每亩地毛收入可以达到12000元左右。种山药用工多,光务工费用就不低于200万,我们优先安排村里的贫困户。”苏瑞林说。

几年前,苏瑞林带领村两委班子和无职党员,采取“党建 合作社 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瑞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村里包括所有贫困户在内的1100亩土地,搞起了山药、蔬菜种植,每亩土地流转金800元,在此基础上,合作社每亩地再拿出100元充实到村集体经济。

石子村的变形记(西范庄村变形记)(3)

在瑞林种植合作社车间内,25万棵有机花菜苗即将用机械进行栽植,这也是今年的第四季作物。瑞林种植合作社采取一年四熟的种植模式,小麦收割后,进行辣椒、西瓜套种,目前西瓜已经拔穰,空地上再种一季花菜。“通过套种,每亩的收入可达五六千元,去年光花菜就卖了25万多。”苏瑞林说。

石子村的变形记(西范庄村变形记)(4)

眼下,在西范庄村,服装厂租金加上合作社投入,村里有了每年19万元的集体收入;贫困户和村民在家门口有了就业机会,收入更加稳定;投资29万元建成的爱心园内,13名孤寡老人、贫困户衣食无忧、生活惬意。

今年,西范庄村捧回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沉甸甸的牌子,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西范庄村徐徐展开。

编辑:陈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